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御三家的由來

御三家這是一個在霓虹傳唱度很廣的詞,如果硬要在過國內找個類似的形容詞的話,四大某某是一個不錯的選項,我們比較熟悉的御三家有以堀江由衣、水樹奈奈、田村由香裡組成的邪惡組織聲優御三家,東山大法再好還是沒有名列其中。

當然御三家不僅在三次元有邪惡組織,就連二次元也有它的歸屬地,拿神奇寶貝舉例,它的御三家就有噴火龍and其他。甚至連當代最有特色的社交文化中也曾有過能夠表現中日韓三國跨國合作的表情包御三家。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神奇寶貝初代御三家

那麼這個御三家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呢,熟悉日本歷史的人想必不會陌生,早在江戶時代初期,德川家康就將第九子德川義直封到了尾張,將第十子德川賴宣封到了紀伊,將第十一子德川賴房封到了水戶,為了和德川宗家形成區分,他們的家族就被分別稱為尾張德川家,紀伊德川家,水戶德川家。這就是御三家的由來。

他們擁有兩大特權。第一個特權更多是儀式感上的一些東西,這三個家族被允許使用德川的姓氏以及家紋。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德川家的葵紋

第二個特權則和實際利益的關聯更大,我們知道日本的皇室講究父系血脈的萬世一系,但日本天皇在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以一個研究學問(沒有權力)的形象存在,這就意味著天皇沒有那麼多精力(那麼多銀子)去充實後宮,這個現實就和萬世一系的血脈延續目標出現了背離。

不過所幸日本在鎌倉時代誕生的宮家卻起了預料之外的作用,這些由成年皇子創設的宮家或者說世襲親王被認為已經從皇族中獨立卻又保持著皇族身份,如同皇室的分家一般,算得上為皇室的繼承問題上了一道保險。同樣作為日本實際統治者家族的分家,御三家也承載著在德川宗家沒有繼承人的時候提供將軍候選人的功能。當然他們並不是唯一擁有這個功能的家族,因為還有一個御三卿的存在同樣有資格為將軍家延續血脈。

無論是御三家還是御三卿都是武家格式的體現,眾所周知,武士從平清盛開創了曇花一現的平家盛世開始到德川慶喜宣佈大政奉還,無血開城為止一共統治了日本七百多年,而隨著武家統治的延續,其政治秩序也愈發完善。也正是這樣,在鎌倉時期還有宮將軍與執權北條家的鬥爭,在室町時期還有南北朝的國家分裂問題,等到了江戶時期,就算有十個後醍醐天皇再世可能也掀不起波瀾,這其中既有各種明文法度比如說《武家諸法度》、《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等約束了公武雙方的行為原因,也有德川幕府用名義上的各得其所的手段規定了社會各階層在其統治下所處地位的原因。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源平之爭的形勢變化

如果說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在更大的範圍規定了社會大眾的行為和地位,那麼格式就是更精準的在統治階級內部對等級體系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這套名為格式的等級體系也根據日本的政治實情有公武兩套,我們在 一文中已經說過一些公家的情況,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真正的上位者武士身上,看看江戶時代武士的代表大名們的格式又有哪些故事。

首先我們要明白格式有多個維度的存在,比如說官位,比如說收入,比如說領地,收入官位不用多說就能明白,而如果按領地大小來說又會有大身國主、國主大名、城主、準國主、城主格和無城六等,

當然大名們和幕府的關係也會親疏有別,所以這也反映在了家格之上,御三家御三卿,就是我們說的將軍繼承人候選,而以御三家為基礎發散開來的分家則被稱為御家門,他們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親藩大名。至於在關原之戰前就世代效忠德川家的武士獲得封地之後就被稱作譜代大名,除此之外的大名則被統稱為外樣大名。

御三家的變遷

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家格體系中最上位的存在——御三家。大家對於御三家的成員可能非常熟悉,不過這裡有個小貼士我們要額外注意一下,最初的御三家之中其實並沒有水戶德川家的名字,佔著水戶德川家的御三家地位的其實是德川本家。相比於水戶德川家,水戶黃門的穿透力無疑更強,作為日本電視劇中的常青樹,除了是日本版的包青天以外,水戶黃門也是和源平、戰國、幕末三大時代一樣閃耀的日本歷史劇選材對象。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歷史人物水戶黃門就出身於茨城縣的水戶

而這樣一個鮮明的個體其原型其實也出自水戶德川家,德川光國因為是水戶藩的第二代藩主,而他的先後出任的官職權中納言和中納言的都有一個源自大唐的漢風名——黃門,所以德川光國也被稱為水戶黃門。民間傳說的故事就是以他63歲隱居後周遊各地,懲惡揚善的傳說而來的,畢竟直到那時他才當上權中納言有資格被稱為黃門。

而正說的德川光國可能比戲說的德川光國還要有貢獻,橫跨兩個多世紀的紀傳體史書——《大日本史》就是德川光國在1657年開始組織編寫的,而中國儒學能在日本擴大影響力也和他有分不開的關係,作為明末著名學者朱舜水的弟子,他為老師在日本的講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因為他的積極推廣,以朱舜水經世致用的學說為中心,融合了國學和神道的水戶學不僅從此形成並極大的影響了日本的歷史進程,甚至在幕末時期倡導尊王和大義的水戶學也是成為了尊王攘夷思想的理論基礎。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生命不息,鬥爭不止的幕末

更可怕的是這位事業上的成功者在私德上也閃閃發亮。作為小兒子的德川光國後來者居上被父親德川賴房選為繼承人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年齡幼於賴房兩個哥哥紀伊德川賴宣,尾張德川義直的繼承人。也正是因為這一立幼不立長的不尋常決定讓德川光國一直覺得是自己搶了長兄德川賴重的藩主之位,所以為了補償兄長,他特地將兄長的兒子德川綱條立為嗣子,並在63歲時親自扶持兄長的血脈登上了水戶藩藩主的位子。

這樣能力和品質兼備的特點,或許和水戶德川家是不同於御三家的存在有些關係。因為唯有水戶德川家才能夠成為將軍“後見人”,也就是將軍沒有處理政務時的監護人,將軍執政能力在線時的監督者。他既要負責彈劾將軍的失職又要肩負起協調江戶和京都關係的責任,而如果將軍繼承人缺失,要搬出御三家的備胎們時,最後決斷出誰能有幸從備胎混成主角的不是其他,正是水戶德川家的當主。

是不是發現水戶德川家這種超然於外的地位有點隱隱然壓過了將軍宗家,我小時候你做張居正指指點點,我長大了你是魏徵還要指指點點,我萬一不幸絕了後,你不可憐我就算了還要做霍光繼續指指點點,你說這將軍還咋做呢,要不你水戶德川家來做好了。

所以將軍宗家就面臨了一個所有統治者要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集權,權力過重的水戶德川就是集權道路上的第二道問題,別問第一道問題是啥,大御所和將軍並行的武家二元體制帶來的問題自從家光以後就隨著大御所的消失而消散了。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堺雅人飾演的德川家光

那麼如何解決水戶藩的問題呢,關鍵詞是一生一降。所謂的升指的是抬高德川宗家也就是將軍家的地位,御三家雖然號稱家格最高,但同為最高的家族除了宗家以外還有兩個分家,這顯然不利於維護將軍家獨大的地位,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軍不斷拔高宗家的地位,最後也就脫離了御三家的範疇,將軍因此成了武格式式體系中獨一無二的源氏長者。

但是這樣一來原來的御三家不就少了一個成員,恰恰這個時候漸漸被去影響力的水戶德川家在實降的外衣下需要名義上的提升,因此水戶德川家被增補進了御三家。

不過有別於老資格的兩位大哥,他們所能獲得的極官也就是最高官位還是有區別的。

多元素影響下的武家格式

日本的官吏級別從正一位到少初位下一共有九等三十級,從一位到三位均設正從兩級比如正一位,從一位,而從四位到八位則在正從兩級的基礎上繼續細分上下,比如正四位上,正四位下,而作為末等的初位也如四到八位一般,在大少初位的基礎上另分上下。

在這套體系裡,初位更像是有掛著官員認證的吏員,地位最為低下,而從八位往上到正六位雖然被普遍當做朝廷的官僚,但依然是無權面君。這個面君的權力直到你做到了四位、五位的官才能依靠通傳獲得。被允許登殿面君的低級別官員被稱為許升殿,獲得了升殿資格的官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殿上人,就像黃門的是中納言的唐風名字,升殿這個詞也是出自唐朝。

《新唐書·禮樂志九》:“應升殿者詣東、西階,至解劍席,脫舃,解劍,升。”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而我們一般所說的日本公卿其實並不是指所有公家而是特指公卿中所有三位以上以及部分四位的官員,著名的攝政關白就在其中。

公卿和殿上人因為能夠登堂所以就被統稱為堂上,而與之相對大量沒有升殿資格的官員就被安上了地下的名字。

明白了日本的官制體系,我們再來看看御三家內部能出任的極官區別,老資格的尾張德川家和紀伊德川家他們都有當上從二位大納言的資格,而新加入的水戶德川家則要次一級,只有出任從三位中納言的機會,所以縱使水戶黃門是江戶前期有名的文化人,到死也只是中納言的職位,他正一位的太政大臣頭銜也是兩百多年後的明治時代追贈的。

至於將軍,一般都是一位或者二位官,比如德川家康、德川秀忠都先後出任過從一位的太政大臣,其他人再不濟也是從二位的內大臣,相比於室町幕府的有幾位前輩到死都只是從五位上的左馬頭,這種官位上的差距其實也是日本武家政治體制越來越完善的表現。

而官位的區分也是德川宗家約束各家的一個手段,影響力更大的水戶德川家也就因此在御三家中被壓了一頭,這就是政治中權和位互相制衡的體現。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這種原則不僅在御三家中有所體現,在其他武士家族中更是被運用的爐火純青。御三家是德川家康所創,為的是保證將軍宗家後繼有人。而御三卿的創始人正是這個政策的產物,作為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他能夠成為武家棟樑正是因為七代將軍德川家繼早夭無嗣,從而以紀伊藩藩主的身份入主大奧。有趣的是這位將軍本來甚至並不會成為紀伊藩的藩主,因為作為四男的他上面還有三個哥哥,不想災運連連,三個兄長接連過世,德川吉宗不得已才從丹生3萬石藩主的位子上回到本家繼承了紀伊藩。

或許是有感於御三家政策的成功,也或許是因為連續兩次由於宗家絕嗣而回歸本家繼承家業的經歷,他在上位後也效法先人,讓次子德川宗武,四子徳川宗尹創立了分家。這兩家加上九代將軍德川家重當政的時候,由他的次子德川重好設立的分家,一併被稱為御三卿。

御三卿與御三家類似同樣在宗家沒有繼承人的時候有資格出任將軍,也同樣可以使用德川這個姓氏,不過為了方便辨別,根據他們在江戶的住址不同又被分別稱為田安德川家、一橋德川家以及清水德川家。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正是出自水戶藩而過繼到了一橋德川家,最終繼承了德川宗家,也恰恰這個聯絡起了御三家御三卿以及本家的人終結了幕府,為了延續卻最終導致了終結,歷史總是是那麼喜歡黑色幽默。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德川慶喜

那麼既然職能類似,為何德川家康創設的被稱為御三家,而後來的八代目、九代目創設的就叫做御三卿呢?這還是因為能夠出任的極官有區別,雖然三位往上都被稱為公卿,但其實裡面也有區別,以攝關和諸大臣為代表的一二位官位是為公,而三位的就只有卿的名分了,恰恰新成立的三大備胎家族在格式體系中能當上的最多也就是從三位的官,所以自然獲得了御三卿的稱呼。

這裡我們尤其要提一個特殊的存在,它既不是親藩大名,也不是譜代大名,甚至於它在一開始還是最有可能壓制德川家康的勢力,它就是領有102.5萬石的加賀前田家,做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的後裔,加賀藩不僅在江戶時代成為了最大的外樣大名,還被賜予了松平這個德川家舊的苗字,甚至藩主都獲得了御三卿才有的待遇,能夠出任從三位的參議加賀守。

四位的中將這個室町幕府將軍們經常出任的職務此時成為了一些領地沒有佔滿日本古令制國下一國之地,實際石高產出卻要比一個小國還要多的大名以及佔據多國的大名們的專屬。這些大名被稱為大身國主,這裡面就有作為御家門的兩大松平家族,幕末新撰組的大老闆會津松平氏就是其中之一,也有強力的外樣大名比如薩摩島津家、仙台伊達家,他們都是六十萬石往上的強藩。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日本令制國的劃分

再往下名列四位少將職務大多是幕府中石高數在數十萬石的大名,而最重要的譜代大也以國主大名的名號開始出現在這個序列裡,領頭的就是德川眾多譜代大名中的首席井伊氏,他們在國主大名中超然的地位也有一部分來自於官職,因為他們的掃部頭也像前田家的加賀守一樣是家族獨佔的官職。當然在譜代以外,外樣大名中也有家族被認為是國主大名,比如後來倒幕的急先鋒長州毛利氏就在其中。

當然更多的譜代大名出現在四位參議的職位上面,他們的石高往往要高於十萬石,但一般也會低於國主大名,至於十萬石以下下的其他大名一般來說一輩子能指望的也就是五位官了。

武家格式體系下的原則和功能

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則哪一個層次德川幕府都秉持了兩大原則,第一通過親藩和譜代的存在壓制外樣大名,比如高高在上的御三家和御三卿他們有繼承宗家的權利,而從御三家分出來的分家,越前松平家和會津松平家則有實力和責任負責拱衛宗家,也正是制度和武力上的雙重保障幫助德川政權延續了兩百六十多年。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幕府直轄領地、親藩譜代大名領地和外樣大名領地的劃分

緊跟在後面的大身國主、國主大名、城主也是如此,比如說大身國主中有兩大松平家壓制島津氏、伊達氏,國主大名中有首席譜代井伊制衡長州的毛利家、備中的池田家,會津松平家甚至直到德川慶喜選擇放棄之後還繼續堅持著維護幕府統治的責任。當然在後面的所有序列中幕府也安插了與那些外樣大名相匹配的譜代大名比如說本多家、酒井家作為對手。

而幕府堅持的第二個原則就是權重者位低,權輕者位高。譜代大名往往是幕政的主角,但就算是譜代首席井伊家地不過安中30萬石,官不過四位參議,而廣大的譜代大名更是遠低於這個標準,要知道譜代大名人均領知高為4.7萬石,而外樣大名則人均持有9.6萬石,可見譜代權輕而位重的事實,而很多外樣大名就算統領多國也沒有干預幕府政策的權力。

在上面所說的兩個原則支撐下,這套令武士各安其位的格式體系幫助了德川幕府一直有效控制著日本的統治階級,進而實現了對整個日本的統治,當然這套體系也不是萬能的,只要社會矛盾激化,社會財富大規模遷移就會讓有些人可以憑藉財力或者能力實現階層的跨越,突破一直以來的格式體系,幕末的風雲人物木戶孝允、勝海舟、坂本龍馬甚至再往前點的幕府財政改革家田沼意次都是在特殊時代矛盾背景下的成功例子。

水戶黃門是將軍監護人?御三家最開始包括將軍?武家格式究竟是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