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炸彈狂魔


哈佛炸彈狂魔


1978 年 5 月 25 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特里·馬克警官毫無防備地拆開了一個包裹。“砰”的一聲,包裹爆炸了,特里警官的左手被炸傷。裝著這顆炸彈的包裹原本是該校材料工程學教授巴克利·克里斯特收到的一個郵局退件。雖然“發件人”一欄明明白白寫著巴克利教授的名字。

可教授清楚地記得,自己並沒寄過這樣的包裹。收件地址是芝加哥伊利諾斯大學,“收件人”卻“查無此人”。他感到事出蹊蹺,立即聯繫了校警。於是,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警方對這枚簡陋的炸彈進行了檢查,並沒有獲得什麼有用的線索,案件最終被斷定為本校學生的惡作劇。誰也沒想到,一場持久的連環爆炸計劃才剛剛開始。

1979 年 5 月 9 日,慘劇再次發生。又一名美國西北大學的教授收到炸彈包裹,這次被炸傷的是一名拆包裹的學生。

半年後,一顆炸彈又被安置在美國航空公司 444 號航班上。這是一架從芝加哥飛往華盛頓的波音 727 飛機。飛機剛爬升至三萬米高空,行李艙突然傳來一聲悶響,緊接著釋放出一些煙霧。飛機緊急迫降,幸運的是,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由於炸燬客機屬於聯邦犯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開始介入調查。飛機降落後,FBI 特工立刻進入艙內檢查,發現了熟悉的郵包炸彈。若不是炸彈的定時器出了故障,整個飛機將被全部炸燬。

1985 年,炸彈客頻繁出手,爆炸引發的傷亡慘重。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生約翰·豪澤因此失去了四根手指,一隻眼睛失明。一名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間歇性失聰,其助手全身佈滿彈片傷。加州電腦商店的老闆休·斯克頓成為第一個遇難者。

1978 年至 1995 年間,炸彈客一共製造了 16 次爆炸,炸死 3 人,炸傷 23 人。

航空爆炸案發生後,美國成立了包括聯邦調查局(FBI)、菸酒槍械管理局(ATF)和美國郵政檢查局(PIS)在內的特別工作小組,由聯邦調查局牽頭,共計 500 名特遣隊專職人員,下決心要迅速找出恐怖分子。由於這個亡命之徒的主要目標是大學和飛機,FBI 還給他造了個名字叫unabomber (大學和航空炸彈客),“un”代表大學,“a”代表航空。

這個炸彈狂人名叫西奧多·約翰·卡欽斯基,波蘭人後裔,小學時智商測試高達 167 分,上學期間經常跳級,16 歲就以全額獎學金被哈佛大學錄取。讀書期間,卡欽斯基智商遠超各路學霸,全程開掛活成了一個標準的“別人家孩子”。

然而,這樣一個天才少年也有軟肋。據他的媽媽回憶,卡欽斯基從小性格內向害羞,不太適應社交場合。因為口吃,童年的卡欽斯基常常遭到同學的嘲笑和欺負,這也讓他越來越逃避與人接觸,而與大自然更加親近。高中時期,他對高等數學、生物興趣濃厚,還是學校軍樂隊的長號手。

大學同學評價他天資聰穎,友好而有風度,性格孤僻。憑藉驚人的天賦,卡欽斯基僅用三個月就攻下密歇根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課題是他導師花了十年都沒能解出的難題。他的博士論文《邊界函數》,還獲得了薩姆納·邁爾斯獎。一位密歇根大學教授感慨地說,卡欽斯基的博士論文拿出去,全美國有十個人能看懂就不錯了。

25 歲的卡欽斯基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最年輕的助理教授。他的導師說:“卡欽斯基是一個不尋常的人。他不僅聰明,還比其他人更專注於工作,而且有發現數學真理的動力。然而,僅僅兩年後,卡欽斯基就毫無徵兆地辭職了。

卡欽斯基的暴力誘因,可能來自於他人生中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美國曼克萊斯特大學哲學系教授艾爾斯頓·蔡斯在其暢銷書《哈佛和郵包炸彈恐怖分子:一個美國恐怖分子所受的教育》中指出,卡欽斯基之所以成為恐怖分子,走上罪惡之路,跟他的一段經歷分不開。在大學二年級時,卡欽斯基參與了一項心理學實驗項目。這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亨利·默裡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援助下主持的一個“精神控制”的心理實驗項目。它主要測試在極端壓力下人的心理反應,企圖建立一套從心理上摧毀蘇聯間諜政治信仰的訊問方法。在沒有被告知任何實驗目的的情況下,卡欽斯基成為了被試對象之一。

這一天,卡欽斯基按照要求來到實驗現場,卡欽斯基被要求詳細描寫下自己的個人信仰和人生抱負。隨後,他被領進了一間地下室,裡面有一盞足以使人失明的聚光燈。一名審訊人坐在中間,幾乎連黑影都看不見。訊問者粗暴地命令卡欽斯基坐下。隨後開始對卡欽斯基進行猛烈的人身攻擊,肆意羞辱他的自尊心以及他最珍視的信念,試圖瓦解他的人生信仰。聚光燈全部集中照射在卡欽斯基的臉上,使其由來自內心的聲音命令自己必須遵守一切規則。

其間,卡欽斯基的情緒、表情等生理反應都被拍攝下來,供人反覆研究。接下來,每個星期,卡欽斯基都會受到人身攻擊、謾罵和羞辱,這場心靈凌辱實驗一直持續了三年,耗費 200 個小時。

有人認為,這一經歷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導致了卡欽斯基對技術的敵意,以及對“科技破壞人類自由”的高度認同,也成為他為自己實施暴力行為合法化的內在驅動力。他將自己的理念原則凌駕於人性之上,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犧牲掉無數人的信仰甚至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