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打響城市建設攻堅戰

武夷山:打響城市建設攻堅戰

復工中的武夷山市茶旅小鎮 (羅光耀 攝)

“只爭朝夕幹,扭住重點幹,高質高效幹……”昨日,在武夷山市召開的城市建設攻堅戰動員大會上,南平市政協副主席、武夷山市委書記江建華吹響了強勁的衝鋒號角。

近年來,武夷山市奮力譜寫新時代國際旅遊度假城市建設新篇章,致力於景區、度假區全面建設提檔升級。但與之比較,市區建設“欠賬”較多。如何補上這一短板?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按照“改造老城、完善功能、開發新城、拉開框架”的思路,舉全市之力,實施城市建設攻堅戰第一批“規劃提升、基礎設施、公共配套、景城融合、安居保障、管理升級”等六大工程52個項目。

拉開城市框架

讓道路更通暢

武夷山市城市建設攻堅戰,年前就已開始。目前,武夷大道改造工程、寧武高速北城互通項目等有序復工,熱火朝天的交通提升工程建設大戲全面上演。春寒料峭,擋不住建設者們的幹勁和熱情,他們以起步即衝刺的良好狀態,全身心投入到今年的攻堅戰中去……

兩條國道穿城而過,機場飛機在市區起降,歷史遺留的交通佈局,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武夷山市旅遊和城市建設發展。今年,武夷山市將以路網建設為重點,初步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對兩條國道進行規劃論證,向城市東部外甩改線。依託崇陽溪和西快線、東快線、武夷大道、百花路四條城市縱向交通主幹線的“一溪四線”,打造城市發展軸,形成老城區、度假區、景區、仙店園區“四區”聯動一體發展的格局。

西快線從高鐵北站站前大道沿七馬槽、戰備路,經過武夷學院通往杜壩園區到達度假區,建設雙向六車道公路,不設紅綠燈,實現高鐵北站直達度假區只需12分鐘左右的車程;東快線從高鐵北站站前大道到崇安大橋與疏港大道對接直通度假區。打造除武夷大道、百花路之外的第三、第四條南北走向的交通主幹線,進一步優化片區功能,帶動產業發展。

從便民便捷的角度考慮,武夷山市認真梳理急需拓寬、開工建設、“白改黑”等情況。加快實施武夷大道、五九路、百花路、中山路、環島西路、大王峰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全力打通次一路、站前大道等一批“斷頭路”,加快建設東快線、西快線,形成閉合的環形路網,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武夷山城市建設攻堅戰指揮部指揮長、武夷山市委副書記塗樺忠說:“城市建設是個系統工程,攻堅戰是一場苦戰,也是一場硬仗。我們要更新觀念,先謀後動,項目支撐,以工匠精神把城市打造好。”

配套城市設施

讓環境更宜居

在武夷山市民中流傳著一句話:“度假區是武夷山的‘客廳’,城區是‘臥室’。”作為國際旅遊度假城市,“客廳”已成為武夷山市的“金字招牌”,以靚麗的面貌接待無數國內外遊客。但是,作為“臥室”,交通擁堵、城市內澇、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日益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品質。

目前武夷山市汽車保有量3.5萬多輛,每年還以3000多輛的速度增長。現有的停車位與市民泊車需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車輛亂停亂放、道路擁堵。本次攻堅戰將著力完善公共交通配套,推進公共停車場及智能化建設,新建停車場11處、泊位數1590個,啟用既有停車場18處、泊位數2113個。目前,已開工建設北站高鐵橋東側停車場約40畝、二中路口停車場約6畝等,同時還在企業局附近、交警門口等處設立5個臨時車輛停放點。

“農貿市場髒亂差一直是個老頑疾。” 武夷山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陳杰表示,作為“城市大管家”,要把城市治理的“細枝末節”處理好才能有效化解群眾怨氣乃至衝突。但“軟治理”得有“硬設施”的支撐才行,為此,武夷山市將在五九北路、中心農貿市場等處建立5個自產自銷農戶和流動攤販疏導點。武夷山還將引進大型商貿綜合體及大型超市、美食城,建設城區文公路中心農貿市場,啟用北門街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東峰街、交警路口農貿市場。“將來,連賣魚的攤位都建有專門的容器,將魚鱗、魚血等統一盛放,避免地上汙水橫流,還市民一個乾淨整潔的農貿市場。”陳杰說。

武夷山還將建設裡洋大型工程棄土調劑場、餐廚廢棄場無害化處置廠、生活垃圾應急堆放場等項目;將林化廠、紙廠、製材廠等6座公廁納入今年公廁改造計劃,新建市民廣場公廁2座;進一步完善雨汙水管道系統,在道路提升改造的同時,汙水管網、燃氣管網等全部“下地潛伏”,推進市區環島排水箱涵項目建設,解決市區環島周邊城市內澇“老大難”問題。

改善城市面貌

讓百姓更幸福

武夷山景區讓海內外遊客心馳神往,但在15公里外的市區,市民卻難以找到一個可以盡情“遊山玩水”之地。為給市民騰出休閒娛樂空間,本次攻堅戰中,武夷山市將整體提升市郊的小武夷公園規劃建設水平。推進西門畈崇陽溪漫步道景觀方案設計,通過綠化、亮化項目改造提升列寧公園、武夷和園、度假區崇陽溪漫步道,建設路燈、景觀、夜景、漫步道等。

有序推進餘慶園、針織廠宿舍等老舊小區提升改造, 讓小區既“好看”又“好住”。同時啟動武夷大道、百花路、快速通道等沿線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拆除違章搭蓋建築,清除道路沿線積存的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提升道路沿線綠化水平。有序啟動南門畈、綜合農場等片區棚戶區改造,推動城市更新,讓市民成為精緻城市的真正受益者。“棚戶區改造就是讓老住戶們告別危房、舊房,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武夷山市住建局局長甘哲飛表示,城市建設就是為了人民,武夷山市將拿出城區最好的地塊,建設南門畈中心城區、綜合農場安置區項目。其中,南門畈中心城區安置房不少於1000套,綜合農場安置區不少於800套……

“整合自然歷史文化資源,改建提升一批 ‘有速度’的道路、‘有記憶’的街巷、‘能漫步’的街區,讓大家‘出門見景,推窗見綠’,實現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談及城市發展願景,武夷山市委副書記、市長謝啟龍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