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全國婦聯副主席。曾多次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擔任《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和《中國謎語大會》點評嘉賓。

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為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讀書本來不是群體性行為,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里,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慼慼。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啟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書單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為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作為一箇中國曆史與傳統文化的探索者,我想和大家分享五本值得我們反覆閱讀的經典好書。

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第一本是《論語》。這本書對中國的影響力無出其右者。中國人的思想方法、人生追求、行為準則、政治原則乃至審美情趣都蘊含其中。筆記小說裡素有宋代宰相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這當然誇張,但是,若是說讀懂了《論語》也就讀懂了一半的中國精神,應該並不為過。尤其需要說明的是,《論語》是最容易進行沉浸式閱讀的經典。《論語》是語錄體著作,就是孔子和弟子之間言來語去的記錄,它並非宏大敘事,也絕不莫測高深,它提出的問題,都是人生真實面對的點滴困惑,它做出的回答,也都是針對一時一事老老實實的思考。這思考既發散又集中,如百鳥和鳴、百川歸海。比如“仁”這個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9次,單是作為問題,就出現了8次。有趣的是,孔子對這8次提問的解釋,每次都不一樣,“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等等。由此我們理解到,“仁”這個問題如此複雜,卻又如此具有共振力。我想,對於文化豐富性與共振力的考量不僅是我們理解中國精神的基礎,也是我們處理好現實工作的心理前提。

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第二本是《紅樓夢》。這是理解中國社會與生活的最好作品,也是理解中國人性之豐富、趣味之高雅的最好作品。對於《紅樓夢》,我願意重複兩個人的看法,第一是魯迅先生:“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另一位是周汝昌先生:“(《紅樓夢》)歸根結底,應稱之為中華之文化小說。因為這部書中充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卻表現為‘通之於人眾’的小說形式。如欲理解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義,讀古經書不如先讀《紅樓夢》。”魯迅先生講的是讀者的豐富性,周汝昌先生講的是文本的豐富性,這兩種豐富性集中於一本書,這本書的偉大也就不言自明瞭。

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第三本是《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是馮友蘭先生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時,用英文為美國的大學生寫的教材。1948年出版後,很快成為西方世界瞭解中國哲學思想的入門書。1985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又迅速風靡漢語世界。之所以如此詳細地介紹其出版過程,是因為這正是本書最具優勢的地方。中國的哲學思想,分在經、子兩部之中,典籍浩如煙海,古人往往有皓首窮經之嘆,今天的人更加難以駕馭。但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僅僅以20萬字就釐清了中國哲學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基本問題,其視野之廣闊,條理之清晰,文字之流暢令人歎為觀止。我們如今要講好中國故事,在我看來,所謂講好要有三個能力:第一、心裡有故事;第二、心裡有聽眾;第三、能夠講清楚。馮友蘭先生這本書正是這三個能力的典範,值得我們從多個角度學習。

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第四本是《鄉土中國》。費孝通先生20世紀40年代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也因此在《世紀評論》上發了14篇文章,這些文章集結起來,就成了《鄉土中國》。眾所周知,中華民族主體上是個農業民族,擁有歷史悠久的農業文明。直至今日,中國還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瞭解農業、農民和農村,才能真正瞭解中國。目前,中國正面臨著規模巨大的城市化與現代化轉型,在轉型過程中,要改變什麼,又要維繫什麼,關乎中國未來的走向、國人的幸福以及中華文明的傳承。在這個過程中,有必要重新回到這本書中,看看鄉土中國的特點與運行規則,藉以思考新農村建設與現代化建設,也思考我們自身的處境與未來。

蒙曼:值得反覆閱讀的五本經典好書

第五本是《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這本書是由瞿同祖先生所著。有史以來,人類社會發展出五大法系,分別是中華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和印度法系。一般認為,中華法系在清末已經解體,我們現行法律,是以大陸法系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但是,法律和社會密不可分,法律本身既反映也維護了當時社會的制度、結構與倫理道德。社會制度的變革可能很快,但社會結構特別是社會價值都有著強烈的傳承性。中國正在推行全面依法治國建設,而中國的法治不能全然照搬西方,必須從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出發,既考慮法治運行的自身規律,又顧及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傳統,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這本書尤其具有意義,它不是指向某一條具體的法律,而是考慮中國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與主要特徵。(長安街讀書會對此文亦有貢獻)



鏈接: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摘錄

● 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價值,比通過宗教而獲得的更高價值,甚至要純粹得多,因為後者混雜著想象和迷信。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相合的。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 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正如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也是對立的一樣。中國哲學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反命題統一成一個合命題。這並不是說,這些反命題都被取消了。它們還在那裡,但是已經被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合命題的整體。如何統一起來?這是中國哲學所求解決的問題。求解決這個問題,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 照中國的傳統,聖人的人格既是“內聖外王”的人格,那麼哲學的任務,就是使人有這種人格。所以哲學所講的就是中國哲學家所謂“內聖外王”之道。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5期《中國紀檢監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