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2月5日晚,《中國詩詞大會》2017年度第八場比賽在央視開播,4名選手中有一位從醫20年的女醫生吸引了場內外不少觀眾的注意,她就是來自我市濱海縣濱淮鎮中心衛生院的牛麗珍。她在第七場比賽上從百人團中突圍成功,從“幕後”走到了前臺。儘管被一道“毒題”難住而失利,但她積極樂觀的態度得到了大家的讚許。昨天,鹽城晚報記者走近這位堅守在基層的女醫生,瞭解到她背後更為精彩的故事。

通過三次測試,拿到入場券

39歲的牛麗珍是一名普通的醫生,由於衛生院人手緊張,她一個人兼著三份工作。一年365天,幾乎有360天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走進B超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多本厚厚的書籍,包括《唐詩宋詞元曲》《中國通史》《中國古典文學》等,其中一本筆記上還有她摘抄的多首古詩詞,字跡清秀漂亮。

“閒暇時,我喜歡用書本來充實自己,特別喜歡古詩詞。”牛麗珍說,她的手機上下載了“詩詞中國”APP,微信上也關注了“詩詞中國”公眾號,午休和晚上回家後,喜歡通過手機做一些答詩詞的遊戲,鍛鍊得時間長了,每次看《中國詩詞大會》後覺得答題者總是那麼的帥,於是也想著能去央視體驗一下。

設定了這個目標後,去年11月,牛麗珍通過APP報了名。之後不久就接到了央視工作人員電話,並且連續三次通過了央視的測試,去年12月1日,拿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入場券。

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牛麗珍平時摘抄的古詩詞。

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牛麗珍平時摘抄的古詩詞。

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牛麗珍平時摘抄的古詩詞。

受父親影響,喜歡上古詩詞

牛麗珍說,她喜歡古詩詞,受到父親的影響比較大一些。

71歲的老父親雖說當年只是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但他畢業於鹽城中學,平時就喜歡文學。在牛麗珍的眼裡,父親“腹有詩書氣自華”,她小時候每到過年,村民們總愛找她的父親寫對聯,而父親也來者不拒。父親寫完總會給牛麗珍以及其他三個兄弟姐妹講平仄押韻,講個中意思。這樣,牛麗珍慢慢地對春聯以及古詩詞“有了意思”。

那時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很貧乏,但每看到書,牛麗珍都如飢似渴,她對很多古典名著非常喜愛。《紅樓夢》就是她最愛的書籍之一,因為裡面有太多太多的精妙詩詞吸引了她。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還喜歡做一些摘抄。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

在科室裡、單位宿舍裡以及家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堆放著的書籍,只有一有空,她都會捧著書本汲取營養。“讀書讀古詩詞給我帶來快樂,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認識。”牛麗珍說。

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平時讀的書。

20年紮根基層,為參賽首次休年假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走上《中國詩詞大會》2017年度第八場比賽的現場,牛麗珍吟出了這句詩後向觀眾朋友介紹了自己。她說自己是濱海縣濱淮鎮的一名普通醫生,從醫已經有20年,儘管平時工作很忙,但讀詩學詩一直沒有停止過。

牛麗珍能去參加比賽很不容易。

20年工作中,她在B超室的崗位上呆了15年,有十二三年只有她一個人幹這個工作。而且她乾的不止這一個,心電圖檢查等也屬於她的工作任務。這麼多年,除了春節能休息兩天,其它的時間不是在B超室就是在村裡檢查。

牛麗珍家住在縣城,每天早上六點多鐘就得出發往濱淮衛生院,路上開車還得花去40多分鐘,中午從不回去。在鎮衛生院每天特別忙碌,平均每天要接待30人次的人員檢查。“她沒有叫過一聲苦,從來沒跟領導提要求。”濱淮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薛雷告訴鹽城晚報記者,今年春節牛麗珍也只休息了兩天,對她來說加班是正常的事情。

為了參加詩詞大會,她第一次提出休年假,院長張兵、副院長薛雷力挺,特意協調正紅衛生院的兩名醫生輪流到濱淮衛生院來替她值班。回憶起這點,牛麗珍就感到特別感動和溫暖。

鹽城濱海女醫生牛麗珍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工作中的牛麗珍(左)。

儲備詩詞七百首,卻未能好好備戰

牛麗珍請了半個月的假,在央視錄播基地,她參加了十場錄製。欄目組要求,每位百人團的選手必須要錄滿十場。在第七場裡,儲備了七百多首古詩詞的牛麗珍迅速完成答題,突圍成功,獲得上臺展示的機會。

牛麗珍的丈夫在另外一個鎮衛生院工作,兩口子都是忙得腳不點地,兩人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已經上高二的兒子。去年二月,89歲的公公突然身體有恙。牛麗珍報名後也曾擔心,自己是否有時間能去北京參加比賽。好在丈夫和父親都很理解並支持她,說“機會難得,應該去鍛鍊鍛鍊”。

其實在報名後不久,牛麗珍的公公就去世了。在此前,公公只要中午在醫院掛水,都是由她抽空去陪著,而陪伴之餘,牛麗珍的手裡總是捧著書。工作和公公的病,讓她分心不少,幾乎沒有多少時間去備戰,她就憑著平時積累的量來應對比賽。

《中國詩詞大會》工作人員曾問牛麗珍的詩詞量有多少,她謙虛地說“大約七百首”,她認為自己與一些真正的“詩詞達人”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還需要自己努力。

回到工作軌道,繼續忙碌生活

在北京錄製節目期間,牛麗珍認識了許多同樣喜愛詩詞的好朋友,她也虛心地向這些“老師”們請教。在登臺亮相時,牛麗珍介紹了自己的工作,說在工作之餘喜歡看讀詩詞,主持人董卿感嘆牛麗珍真不容易,在那樣的工作節奏下,仍然不忘讀詩學詩,並且還能從百人團中殺出來。

儘管牛麗珍止步於五言詩“微雨燕雙飛”,但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認為屬於“毒題”,認為她應該還是有實力的。而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在點評時說:“她答對多少詩不重要,她的生活本身就是很有詩意的生活。牛麗珍雖然沒有答上“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但我覺得她是在實踐‘落花人獨立’這樣的一種精神境界。

回到醫院,牛麗珍又開始了她的忙碌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