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鍾勇180607335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多數會培養出情緒多變或者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但也不是一定會這樣,也要看爸爸是怎麼對待孩子的。

媽媽愛發脾氣,孩子可能叛逆,也可能討好

1)孩子可能與媽媽的性格類似,時常發脾氣,叛逆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父母是怎樣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

英國著名的兒童心理醫生,奧利弗·詹姆斯所著的《天生非此》一書中,提到了,孩子通過對父母言行的學習、模仿、身份認同等方式,與父母相似。

如果平時媽媽容易發脾氣,孩子也會模仿。他會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比如憤怒的時候,孩子也會通過發脾氣,或者摔東西的方式而表達出來,而且孩子越小,語言能力越弱,更多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

久而久之,愛發脾氣的媽媽很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和自己相似的孩子。

而且,孩子為了和媽媽對抗,可能會叛逆,小的時候聽話,年齡越大,越不聽話,父母則難以和孩子溝通。

2)孩子可能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當大人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值得被愛,焦慮,恐懼,缺乏安全感。導致做事情謹慎,退縮,並且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很難做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孩子會用“聽話”來討好媽媽。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長大後就是與他人的關係模式,因此,孩子也會去討好別人。比如我們看到有的人不知道拒絕別人,當即的心理活動是——拒絕別人,別人會覺得我不好,我將不被愛。這就是媽媽發脾氣時,孩子內心的想法。

爸爸脾氣溫和,孩子也可能受爸爸的影響更多

1)爸爸對孩子的關心情況

之所以說到爸爸的角色,因為一個家庭中有媽媽也有爸爸,也要看爸爸在家庭中處於什麼位置、扮演著什麼角色?

比如爸爸是不是弱勢的,一家人全要聽媽媽的,就像《都挺好》中蘇大強那樣,明玉受了委屈,爸爸也不敢說什麼。

又如爸爸對孩子的關心多不多?在媽媽發脾氣的時候,爸爸如果”接住“(關心與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孩子仍會覺得有人愛,有安全感,心理傷害小,性格不會有太大偏離。

最不好的情況就是父母二人一同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一起數落孩子,或被冷漠對待。

2)孩子對爸爸的認同

如果反觀自身,我們也會發現,家庭中即便媽媽的性格強勢,但我們可能會像爸爸,因為我們會從內心中反感媽媽的做法,認同爸爸的做法,性格會向爸爸的方面去發展。


說到底父母怎麼對待孩子,影響著孩子性格的形成。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養出的孩子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

即便爸爸能夠接住孩子,但相對於一個情緒平和的家庭而言,這樣的孩子還是會受到一些影響的,這位媽媽還是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一生都有益處。


我是夏天親子,分享兒童心理成長、親子閱讀相關,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