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圩法庭文化隨筆——我的法庭初印象(一)

初見法庭,是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在飛機飛過的轟鳴聲中,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我望見法庭靜靜地矗立在公路旁,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法庭不大,不似我見過的其他人民法院一樣有著高高的樓梯,高高的樓梯彷彿一道屏障,生出疏離感,讓人覺得法院莊嚴肅穆並且敬畏。吳圩法庭從裡到外都透露著一股秀氣,溫和堅定。法庭雖沒有宏偉的外觀,但卻不缺少浩然正氣。

吴圩法庭文化随笔——我的法庭初印象(一)

我們到法庭的第一天並沒有投入到工作中,而是收拾整理了宿舍。在收拾宿舍期間,王副庭長絲毫沒有架子,幫我們把桌子從四樓搬到了二樓宿舍,衣服上面都沾滿了灰塵,他卻沒有在意。晚飯期間,大家都熱情地招呼我們過去吃飯,擔心我們因不熟悉環境而有不自在。晚上的時候,餘憶姐還過來幫我們檢查熱水器,小彤姐擔心我們沒有風扇會熱,告訴我們可以把她的風扇拿來用。大家都非常的熱情,表示只要有問題都可以找他們幫忙,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溫暖。法庭裡的所有人都真心實意地把我們當做這個工作團隊的一份子,也正如在庭務會上路負責人和王副庭長所說,希望我們不要把自己當成實習生,要有角色代入感,要把自己視為法庭的一份子。我們將謹記這一要求,在接下來兩個月的實習期間將自己作為法庭的一份子,為法庭儘自己的一份力。

來到法庭後,法庭幹警的平均年齡僅有20多歲,這大大出乎我意料。這樣一支年輕的隊伍,大家朝氣蓬勃,雖然年輕,但並不稚嫩。吳圩法庭從1953年成立至今已有66年。66載光陰中,吳圩法庭的轄區範圍幾經變更,過程中還經歷過停辦,但不變的是吳圩幹警真心實意為人民解決問題的初心。正如法庭二樓展覽箱中存放的那些泛黃的調解書、判決書與如今的電子調解書、判決書一樣,儘管形式變了,但這些形式所承載的都是一顆顆心繫人民,為民化解糾紛,解決問題的赤子之心。相信這個年輕又優秀的團隊,一定會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勇往直前,續寫輝煌。

吴圩法庭文化随笔——我的法庭初印象(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