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清朝末年,由於清廷長期以來的閉關鎖國,狂妄自大,不願接受新生事物,導致大清沒有搭上工業革命的列車,步步落後。恰逢當時世界各國紛紛飛速發展,瘋狂擴張,生產落後,但是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眾多廉價勞動力的中國,就成為列強競相追捕的獵物。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強鄰環伺,內憂外患,在這樣的情況下,清廷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當時大清孱弱,根本沒有話語權,所以邊界的界定也並不清楚。如此,後來便給了列強更多的機會,在中國尋釁滋事,在邊界殖民掠奪。就這樣,構成了中印反擊戰的背景。

長期以來,印度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在當時,印度劃分了“麥克馬洪線”,並且在我國邊界地區不斷挑釁,甚至發動武裝侵略。後來,印度不再是英國屬國,但是挑釁的行為依然沒有停止。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中國政府忍無可忍,終於在1962年的6月,決定發動反擊。中印反擊戰就此正式打響,英勇的解放軍戰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奔向戰場,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要說到的王琪。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打響。也正是那一年,王琪出生在陝西乾縣。在家鄉,王琪讀完了小學與中學,並且在23歲那年開始了軍旅生涯。當時,他在部隊繼續學習,專業是測繪工程。戰爭打響時,他積極奔赴戰場,執行測繪任務。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作為一名人民解放軍,保衛祖國邊界,維護祖國尊嚴是分內之事,王琪一直認真工作,不出半點岔子。可是,1963年1月的一天,工作之餘的王琪外出散步,在異國他鄉,他並不熟悉地形。越走越遠,越來越迷茫,王琪找不到回去的路,他心裡開始發慌了。接著,他找了幾天幾夜,還是沒有找到部隊駐紮的地方。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當時他內心十分惶恐,這種驚慌與在戰場上是不同的。在戰場上,作為一名解放軍可以看淡生死,但是在異國他鄉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隊伍,那種無助是抑制不了的。王琪又累又餓,但是他不敢停下腳步。當他走過一條公路時,發現了一輛紅十字會的車輛。

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來遵守國際紅十字會的各項要求,遵守人道主義。因此,在看到這輛外部張貼著大大的紅十字的車輛的時候,王琪是十分開心的。他以為自己就此得救了,卻不知道,厄運才剛剛開始。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王琪向這輛車奮力招手,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結果,車上下來的人問明瞭王琪的情況之後,不但沒有將他送回中國解放軍駐紮的地方,反而是將他扣押起來,直接送給了印度軍方。在印度軍方,王琪被冠上了“入侵”印度領土的罪名,並且被判處了7年的有期徒刑。

王琪感到灰暗無邊,在這7年裡,王琪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和殘忍的折磨。牢獄生活讓他痛不欲生,尤其是當時中印關係緊張,他中國人的身份更是令他在獄中受到異常的折磨。一直到1969年,王琪終於從監獄中走了出來。可是,正是因為思鄉之情才支撐著活下來的他,原以為自己會被允許回到祖國,卻不想是被送到了一個印度的偏遠小山村中。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為了生存下來,他只好打工,自己養活自己。但是因為他身份特殊,根本沒有人願意僱傭他。更令人生氣的是,那些當地人不僅不給他吃的喝的,還想辦法折磨他。王琪孤身一人,只能為了生存下去忍辱生活。他在一家麵粉廠找到了工作,所有人都對他冷嘲熱諷,唯有一位叫做Sushila的印度女子,對他十分照顧。

王琪給家裡人寫了很多信,但是印度方面對於寄出國的信件一直管控制十分嚴格,所以儘管他寄出去很多,5年內他還是沒能收到一封回信。1975年,王琪與Sushila結婚了,兩人在婚後還有了4個孩子,為了生活方便,王琪還學會了印度當地語言,生活習慣也變得與印度人完全一樣。

中印反擊戰老兵54年無法回國,在印度娶妻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儘管如此,王琪也沒有放棄過回到祖國的想法。經過多年的努力,一直到2002年,王琪終於跟母親通了電話。知道了王琪的事情之後,中國大使館也在盡力為他奔走,並且為他拿到了10年期限的護照。

2017年,王琪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可是,在印度生活了太久的王琪早已經不會說家鄉話了。他甚至不會使用筷子吃飯了,因為長久以來,他吃的都是手抓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