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今天参加了#疫期在家读好书#的话题,前两天读了一本书,叫《他人的力量》,开始是对书的名字吸引,读过之后才发现,它是跟我们生活和人生状态息息相关的,却常被忽略的生活真相。

感悟:人生有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状态,当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我们可能习惯性向自己找原因,向内求知,挖掘问题所在并做出调整。因为我们以前认知教会我们不由自主的这样去做,这样做有助于挖掘潜能使我们能力越来越强。书中说道这样做也会带来相应的盲区。就是当我们能力越来越强时,随之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学会并开始建立第四层人关系时,或许能解决这个盲区,并且让人生越来越幸福。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怎么走在你


我很幸运在疫情时期能读到这本书,或许也有不少伙伴们早已读过了这本书,但是我还是想通过自己的观点把它分享出来,因为它是人人身边都会发生的却不被重视的力量。

小故事:

2020春晚有个叫《风雪饺子情》的小品,内容很精彩,不做过多评判。里面主要场景是,大雪封路了,该回家的回不了家过年,道路清障人员顶风雪清障,结局是感人的……

这个故事本身不能做为理论依据,但它可以做为生活的引子来分享。比拟到生活场景中,会发现人做为群居高级动物,很难摆脱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生活里有他人力量


一、人是会被周围的人或事所影响

举例1:今天上班途中出了小意外,迟到了两分钟,这个月全全勤奖没了,有点小失落;刚好老板通知你,今天多加两小时班,能多挣点加班费,刚才的小失落平缓了大半……

举例2:某个下雨天,你忘记带伞匆忙往家赶,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汽车却溅你一身泥点,你气愤无助,这时从你背后走过的路人看到了可能撑伞捎你一程,一股小小暖流涌在心间……

这两个小例子做不成科学依据,但却是生活真实的写照。生活中,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接收到来自他人的能量。好的影响、坏的影响,深刻影响也好、粗浅影响也罢;区别是,坏的人际关系总是带来满载的负能量,而好的人际连接能为我们补充力量。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心中被忽略的真相


二、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人际关系模式中

UCOA的西格尔教授,研究了一个幸福三角形,分别是大脑、思维、人际关系。研究表明:你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将决定着你是否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它会影响你的生活,或许你不能控制他人的影响,但是它可以让你成为区分力量和精通择人以及与人相处的专家。

1、人际互动中或是给予受阻,或是接受无能(孤立状态)

也就是指在生活工作中,有这样一些人,一生当中都是他在付出的多,在给别人帮助,跟所有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是他告诉别人怎么做;周围的人跟他互动时,觉得没办法给他支持,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也不允许自己求助他人,遇到事情就尽量自己扛,自己解决,自己一个郁闷或喝闷酒等等。

这种状态的人可能会压力山大、失眠、多梦或者做恶梦等。在人际关系中是疏离的,不是不善于交际,跟别人不热闹;而是他的内心是寂寞的,很少跟人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工作表现中很努力,渴望达成高的目标,可能往往会失败。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孤独的心灵


比如:本人就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是完全没有这样意识的。从小没有兄弟姐妹,遇事无人倾诉,养成习惯什么事情自己扛的性格。我觉得求助别人太麻烦别人了,之前也有朋友说过我,对待别人很大方,对待自己很自私,什么都藏着,好面子。当时没有感觉,只到读了这本书,如梦初醒,个人一路来的经历也和书上说的状态出奇的相似,原来自己一直处于孤立的状态。

状态结果:会特别累,压力山大,得不到充电的机会,往往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对身体也不好。

主要原因:没有能够获得任何来自外部的力量,或者真正支持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不允许自己求助或者觉得求助别人是弱势表现,以及太麻烦别人了。所有事情都希望自己解决,自己能量也有枯竭,需要充电的时候。但他可能意识不到。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微笑后孤单面对日出日落


2、人际互动中被强势要求者(坏的人际关系)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大多数人可能经常遇到或处于这样模式中。就是比如一个人跟你关系很亲密,经常一起沟通交流,但是总是责怪你,总是要求你,总指出你的问题,总是过高期望你,总是用完美的标签评判你等等,让你特别不舒服。你所做的各种表现似乎都是为了让对方满意。这种关系大多数人应该很熟悉,它可能出现在恋人,父母与孩子,或者工作中有一个强势领导等,都可能出现这样状态。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完美到底有多难


例如:我们家乡的一对夫妻,男的叫琪哥,女的叫三清(为尊重他人不用全称),三清全职打牌,赢了没事,输了回家看老公横竖不顺眼,老公这里不对,那里不满意,要求这个做那个,有时还动手,琪哥已经被“强势”了十多年了,前不久琪哥终于离婚了。或许用这个事件举例不恰当,但主要说明的是这种相处状态是很不舒服的。

状态结果:你的能力,幸福,热情等都会转移或减弱,过度浪费时间担心别人眼中的你不够好,而缩小自己的自信心。

主要原因:互动连接中被过分强势要求,前提是比较亲密或者经常需要互动,并且一时逃脱不了。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生活热情多来自内心的自信


3、人际互动中“塑料姐妹花”(看似美好的连接)

这种人际互动状态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身边的人都很正能量,恭维你,一起购物,一起花钱,一起嗨等等。这种状态跟上面两种不一样,它会让你觉得很舒服,很棒。

比如:我的父亲早年就是这样状态蹉跎了半生,小时候我记忆深刻的是有好多个叔叔,每天家里都有宴席(喝酒的那种),直到我们家出了状况,之前熟悉的面孔,几乎是见不到了,父亲也开始反思并做出改变。现在我若偶尔玩笑提起,父亲笑而不语,直叮嘱我要仁义上进。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只能站在足够好的位置,美景才会真实的尽收眼底

状态结果:能让你短暂地感受到愉悦,令你沉迷但不会带来成长和进步,也叫做“虚假的连接”。

主要原因:因为有人经常恭维你,而将一切负面消息挡在外面,使你离真实的情况越来越远,而对自己发展和成长造成损害。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好似着激励的陷井


三、什么是理想的人际关系模式

前面讲的三个不同层次人际关系状态,可能也对应了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如若你也意识到那是不好人际关系模式,耐心看完,也许你会有收获。

1、第四层人际关系,真正的连接关系

我相信世界上大部分人是已经有第四层人际关系,或者正在建立第四层人际关系的。不要像我后知后觉。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双方都是毫无保留、知根知底、互相理解,并且互相扶持的。并且任何一方的真实想法、感受、信念、恐惧和需求都可以安心放心的分享。也能称为真正的连接关系。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真正的信任是关系到了


2、第四层人际关系好处

在这层人际关系中:

首先:双方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的关系,你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大小事要有主人翁意识,对方会成为你前进动力燃料和支持者,同时也尊重你的自由。

然后:双方遵循克劳德公式:自由=责任=爱,意思是你拥有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责任,也就是学会自我控制,而这都是源自于爱,爱的行事原则就是对他人有益、对自己有益,互相帮助彼此解决问题,不会以任何方式伤害他人。

其次:双方每个都在进步,信任又安全,第四层次人际关系带来的正面支持令人心安,它让人放心,你可以学习,可以失败,勇敢的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如何避免被拒绝,失败或者被指责。

最后:第四层次关系中的朋友会关心拉着你共同成长进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在一起能学到新的东西,可以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并且强化成小步骤,一步步实现。他们敦促你精益求精,但不会带来伤害。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真正的连接的力量能培育生活的绿洲


四、理想的生活状态需要第四层人际关系

1、人类需要来自他人力量的支持

2020是一个令人反思,让人觉醒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今,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有着无数的第四层次人际关系实力助力解围的感人又真实的新闻案例。回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真正连接关系。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美国的外科医生,被爆出有婚外情,事业严重受挫,妻子准备离婚。他承受不了离婚的打击,觉得自己非常失败。后来他找到了心理医生咨询,想解决这个难题。他跟心理医生表态他错了,他会改变约束自己,他会用行动重视家庭等等。后来医生告诉他,往自己身上不断加压让自己变的更多的付出肯定不行,因为他不有从外界获得任何的帮助。医生建议他不能把责任都压在自己身上,让他去寻找妻子求得她的支持,寻找组织(解决问题的互动组织,如戒烟组织等),找到婚姻咨询方面的专家帮忙。

就是生活告诉我们,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有时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的支持,都需要真正的连接关系。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疫情带来病毒,也带出了同一个地球村的力量


2、如何建立第四层次人际关系

第一:在双方的关系中,要主动求助,正确勇敢面对自身的弱点和脆弱性,并且伸手向他人和外界求助,你可以向他人提出要求,你可说出我真的需要那方面的帮助等。主动跟他人建立真正的连接。

第二:在双方互动中,都对自己和对他人保持真实和诚实,可以放心暴露自己的需求,学习,失败,进步等。

第三:这层关系必须是建立在双方彼此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生活中,信任是使用他人力量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code>在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讲述当年美国总理里根和国务卿鲍威尔的:/<code>

鲍威尔就是当年的美国国务卿,然后鲍威尔去给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汇报情况,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边,很大的一个办公室。然后鲍威尔进去就说国际上发生了什么事,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哪个地方开始乱什么的,就讲了很多非常严肃的事情。这时候里根就看着窗外说,哎,它来吃东西了,它来吃东西了。鲍威尔说什么东西来吃东西了?然后就赶紧一看,有一个松鼠蹬蹬蹬跑过来,里根他们之前在那儿放了些吃的,让那个松鼠吃。

然后鲍威尔就明白什么意思,总统的意思是,这事是你的事,这事你不应该跟我说,因为你是国务卿,你来负责处理这些国际事务。所以当鲍威尔和里根之间能够形成这种互相信任的第四层人际关系的时候,你会发现充分地授权给他,他是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的。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表现只所以光亮,只因为根真正连接有力量


五、在建立第四层人际关系中必须应该避开的禁区

人人可能都渴望在生活中能建立起自己的第四层人际关系,本书作者真的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他剖析人性和生活的本质,在生活普遍存在着阻碍第四层人际关系的禁区。被他称之为百慕大三角(以下例子取证于本书内容):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谁说的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常见现象:比如A与B产生矛盾,本应与B直接沟通,但却和C说起关于B的事情。

很明显,如果A根本没有和B交流,那么A和B之间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但这只是问题的开始,A引发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这种充满纠葛的间接(又称被动攻击)型沟通缔造的是一种三角关系,它建立了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VPR)三种角色,作者称之为人际关系的“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的关键问题在于,当A缔结这样的三角关系时,不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而是拉拢一个C站在自己的一边,不仅造成了B与C之间的分化,也无益于改善A和B之间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C听到的是A单方面的描述,很容易站在A的立场上抛出赞同A的观点,于是A的想法比以前更加坚定,也没有审视自己内心的动力了。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该听谁的,自己解决

抱着这样逃避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的话,A与C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是流于表面的虚假连接,不出多久很可能又会寻找下一个拯救者来听他抱怨自己与C之间的问题。

这种百慕大三角造成的不和睦,绝对是一个团队、公司、家庭、婚姻、友谊或其他任何人际关系系统中最具破坏力的力量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情况则不在此列。比如产生问题的双方直接沟通无效,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第三方介入的,且彼此的目的是努力寻求治愈或者解决问题,所做的事情也应是具有建设性的。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我们其实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到这里就是我分享《他人的力量》的全部内容,它对我的产生的影响很大,我现在已经改变并做出行动了,原来能有一个完全信任放心的人,能让自己心里的故事和痛苦和盘托出是一件很轻松和幸福的事情。我希望其它小伙伴可能都比我幸运,如若我们都能行动起来,可以想象生活会多美好,社会也能更和谐。

总结:生活中,他人有没有能力影响你的生活,对些你别无选择,因为他们肯定会影响你的生活;不过对于他人会带给你哪种影响,你倒是可以选择,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也能主动建立自己的第四层人际关系吧。

理想的生活状态,100%需要来自《他人的力量》

生活总是需要面朝阳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