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二休五,80後隱居七年,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逆流而上”的人


做二休五,80後隱居七年,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逆流而上”的人

《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是我在圖書館借閱其他書籍偶遇的書。第一次放回去了,第二次借閱了,好奇現代隱居者的生活狀態。

作者大原扁理,1985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高中畢業後,因為考慮是上班還是上大學,錯過了報考大學的時間。之後擔任過工廠工人、打過零工,寫書的時候是一位看護人員。每週上兩天班,其餘時間休息。

整本書的敘述像聊天一樣,經常有口語出現——也可能是翻譯的問題。

他自認為是隱居者,對生活慾望和需求降到最低,過著自給自足,不麻煩別人的日子。他一個月的花銷降到了7萬日元(合4400人民幣左右),包括房租、水電煤、醫療費、稅金、保險費、交際費等全部費用。

當然,如此低的花銷也充分說明了單身“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

這本書和市面上所謂乾貨書大相徑庭,如果幹貨書是來充電加油的,這本書就是放電降噪

的。

值得讚賞的是即便作者本人沒有加入到主流價值觀之中,但他並不厭世,也不詆譭,他只是和“不適合”自己的一切保持距離,一個人遁入自己喜歡的節奏和家庭生活,體會溫飽快樂。


做二休五,80後隱居七年,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逆流而上”的人


1、讓自己保持健康,而不是賺了錢去看病


大原扁理一個月全部的生活費為7萬元,目前生活尚可,還偶爾去泡個溫泉,和朋友約個飯。

一旦得了重病,就不好說了,畢竟他存款不多。於是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飲食結構,注重鍛鍊。

他隱居後從吃便當改為自己動手做飯——也是為了省錢。食材選擇也頗為考究,買東西之前先看食物成分表,或者新鮮蔬菜來源和綠色等級。因此掌握了大量之前不瞭解的營養知識。

他還擅長挖掘野菜——大自然的美味常被忽略。書中記載了艾草、虎杖等野菜的料理方法。結合中醫,他自己摸索實踐了諸多傳統養生方法——簡單、好用、有效,最主要是免費。

他喜歡打掃,但不要求一塵不染。他每天下午走路一個小時之上,到附近逛逛,或是聽聽音樂之類。

他每天晚上睡覺前會泡澡,然後喝著紅茶看書或者看免費電影,做完瑜伽早早上床睡覺。據說早睡早起,作息規律讓他若干身體小問題不治自愈。

作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不比富豪差,甚至好於大多數的中產——至少他有健康意識,為自己的健康忙活著,大多數中產都在為升職加薪忙活,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


做二休五,80後隱居七年,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逆流而上”的人

2、沒有手機,遠離網絡,素生活挺好


大原扁理搬到東京的郊區,租住比市區便宜三分之一的房子。他學生時代的朋友很少往來,工作後更是沒有太多交集,僅有的幾位朋友大多從郵件或明信片聯繫他。


索性,他把手機辦理了停機。他自述,就跟身體會累積汙垢一樣,人生若是放著不管,也會囤積類似老舊廢物的東西。每隔一段時間,必須割捨不需要的事務,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

他面對各種包圍他的事物,會一遍一遍反問自己:這是必須的麼?是真的因為喜歡才留著的麼?狠狠拒絕了不喜歡的,最後留下的,就是自己真心喜愛的超樸實生活。

現如今,每個人都在努力拓寬人脈圈,更是有整理人脈圈的書籍,幫助人們間隔三個人,去達成自己的職業構想。

說到底,還是慾望推動著大家,擁有更多的財富,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但,安全感難道不是自我給予的麼?

像大原扁理,人畜無害,自得其樂。健康的身體有了減少花銷的本錢,毫無壓力給了他寬敞的心靈。他的目標是化繁為簡,迴歸質樸生活,人脈對他不但不是必需品,還成了“汙垢”,必須清理。

他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中“逆流而上”的人,提供了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也許這就是他書籍出版的價值所在。



做二休五,80後隱居七年,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逆流而上”的人

3、人生不是被給予的,而是選擇產生的

大原扁理生長在一個傳統的日本家庭,家人對他是缺少關愛的,高中畢業面對就業現實,他經歷了一段灰暗的時光。

他努力上班,還被批評。加班更是不敢吱聲,否則就是“不入流”——日本人的勤懇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有一次同事們在小酒館聚餐,每個人說祝酒詞,唯獨他“卡殼”說不出來,之後同事漸漸疏遠他,讓他越發覺得自己不入群。

之後他去環遊世界,每到一個地方打工賺錢,與人合租,接受了很多人的幫助。陌生人的溫暖讓他意識到自己能夠“獨善其身”,也是因為這許多年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並由衷地感謝。

回國後他搬離家鄉,到達了東京,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是“想做那件事”就會去做的人,完全不在乎目的或結果。

事實證明他過的挺好——至少他自己很滿意。他親身體驗了“不看電視,沒有手機,跟自己覺得不重要的人斷絕來往也無所謂,不用過度工作也可以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問他如何面對未來的不安呢?他會回答,不面對。他認為過度擔心也無用,與其焦慮“哪一天會死”,不如順其自然,做好當下能做的事。

他記錄了一日生活,輕鬆自在,毫無壓力——每天睡到自然醒,曬太陽、洗衣服,無慾無求,彷彿退休老人。

他認為人生不是被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後產生的。

暫且不去討論他的選擇是否“自私”,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大多數人隨大流,能選卻“不敢”選,始終過著自己不開心的日子。

似乎有了和大家一樣的底色自己才是合群的、入流的、安全的,但社會的通病正是大家把自己“忘了”,為了滿足別人口中的“成功”疲於奔命,和自己的內心背道而馳。

這本書極端寫實,像是一部紀錄片,也像一劑預防針,提示著我們放下諸多身份的牽絆,迴歸內心的真實需求——我們可以不委屈自己,我們可以當一個“自私”的孩子,哪怕只是片刻,多為自己多考慮一些。


碎碎念:此書建議閱讀網絡版或借閱。建議僅做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