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訪談錄|任全霞:在戰“疫”大課堂中成長

面對疫情,首都教育系統都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做宣傳,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為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減少疫情對學生的負面影響,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深入思考從小提升國人素質問題,千龍教育擬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錄”專欄,邀請北京市大中小學校長直面疫情,聽聽他們怎麼說。

採訪對象 門頭溝區黑山小學校長任全霞

校長訪談錄|任全霞:在戰“疫”大課堂中成長

任全霞

記者:學校在防控疫情方面有哪些舉措,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落實舉措有哪些?

任全霞:這次疫情對所有學校來說,是一次考驗與挑戰。我校秉承全人教育思想,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學生居家落實德智體美勞教育,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家校形成統一戰線。非常時期,家校協作、家校共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校以致家長一封信、致學生一封信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懂得非常時期更要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適時請家長參與到教育的活動中來,如抗擊疫情詩朗誦、親子閱讀等,讓家長身臨其境,以身示範。學校有主題、系列化向家長推送抗“疫”策略,提升家長的指導力。如此家校形成教育的統一戰線,讓家長對特殊時期的教育以最大的“賦能”,成為落實五育並舉的堅強後盾。

以生為本五育並舉。非常時期,德智體美勞的教學內容如何設計?學校制定《延學方案》,內容全學科覆蓋,主題推進:自我管理、關注時事、學習園地、健康天地、藝術修養、主題探究、德育實踐、閱讀時光等主題,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是教育,時時是學習。在落實五育並舉的過程中,更加突出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自主學習、自主成長。

師生結成共同聯盟。非常時期,教與學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師生間、生生間情感的互動需求,學習交流的思維碰撞不可或缺。學校每天11:00-11:30這個時段定為教師答疑時間,教師提供給學生幫助,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引領者。建議中高年級學生可以組成線上學習共同體,生生互相交流,共研共學,成為相互支撐的生活學習夥伴。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只能隔空發聲,或是隔屏交流,因此,學校倡議師生間、學生間多些關心問候,讓溫暖的師生關係成為落實五育並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共享開放激勵賦能。非常時期,教師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教師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反饋,各班、學校還會定期梳理學生的學習成果,編輯製作成果集,向全校發佈分享。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展示,多層次激勵。開放、展示、共享、激勵成為評價的主旋律。

特殊時期,五育並舉,無論是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師生關係、學習評價、家校協同等,都需要學校、教師們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整體系統思考,全鏈條推進。

記者:您覺得面對這次疫情危機,學校應該從何入手,抓住這次教育機會,轉“危”為“機”?

疫情危機是契機,抗疫原本是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現場,面對疫情,學校要抓住教育契機轉危為機,讓師生、家長與生活同頻共振,在疫情戰役大課堂中助力生命成長。

應勢而謀抓兩端。突然爆發的疫情,給教育提供了許多鮮活的教育素材,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將素材提取轉化為教育資源?學校應對嚴峻形勢,緊緊依靠學生心理最親密的班主任和家長,非常時期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讓班主任成為輿情干預者。抓住班主任的教育力量,及時在班級群發佈防控科普知識,轉發學校各類要求和通知。第一時間將學校聲音傳達給每個學生、家長。引導學生和家長科學應對疫情、增強自信心,傳遞正能量。

讓家長成為根動力的播種者。利用家委會骨幹力量,向廣大家長傳遞正確聲音。發動家長參與教育活動,觀《老師請回答-疫情防控特別節目》家長談感受,講愛國,講奉獻,講正義,講勇敢。發現典型,放大聲音,利用家長給孩子的一封家書,教育孩子責任與擔當。學校通過系列舉措撬動家長的力量,給孩子根動力的支持。

因勢而動育內涵。生活即教育,讓抗疫成為生動的大課堂,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榜樣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生命教育。

校長髮出動員令。《校長致學生的一封信》第一時間傳遞出在非常時期校長對學生的關心問候,傳播出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的逆行者應成為學生的榜樣,傳送出中國的擔當、中國人的大愛,讓學生們心有榜樣,知行合一。

學校發出集結令。制定《致敬先鋒有你有我》活動方案,開展教育活動,讓戰役大課堂最大限度發揮教育引領。

順勢而為展效果。宅在家裡的教育效果如何最大化?學校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展示分享,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同時互相借鑑學習,使教育效果最大化,更讓每個學生感受自己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和成就感。

疫情就是一場全民教育課,每個人都在這場教育課中接受洗禮,轉危為機是智者。學校用行動引導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