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专栏:疫情期间,企业如何节约资金,降低成本


战

"一个充满危机感、又有敏感性、又无懒羊拖累的公司是一定能够生存下来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止技术上要不断创新,更要管理上不断创新。"

——任正非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活下去,而是如何把这次"危机"视为我们企业以后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背景因素,从而让企业活得更长,走得更远。疫情过后,企业不仅需要开源,更需如何节流。本文就关于如何节约支出和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予以介绍。有需要《疫情后企业运营指南》完整版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获取。

一、如何减少工资支出?

战

在应付工资部分,如果想通过延迟发放工资缓解资金压力,可以和员工进行协商,一些员工不着急用这些钱,您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个方案:如果延期领取工资,可以支付一定的利息,比如年化10%,相当于员工把工资放在公司做理财了,也是双赢。

注意事项:

a、工资日之前,事先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达成一致,避免与员工产生冲突,引发劳动纠纷。

b、签署书面协议,协议应具体、明确约定好延迟发放的期限,期间的利息,以及之后本金和利息的发放时间、发放方式。

c、做好记录,并保存好相应的书面证据,以免将来产生争议。

二、因企业经营困难,实行降薪、延迟发放工资,员工闹事怎么办?

战

您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一致,迟延发放工资或者调岗调薪。在处理时,应注意与员工事先有效沟通,达成一致,签署相应文件保存书面证据,避免与员工产生冲突,引发劳动纠纷。

与员工就降薪、迟发工资事宜协商一致后,应及时签署书面的《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延迟发放工资协议书》,约定具体条件和情形。注意约定必须明确和具体,才能合法有效,如果仅作出笼统的约定,例如仅仅写明员工同意降薪,这样的条款由于约定不明,很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据此作出的调薪决定也将面临得不到法律保护的风险。

您与员工协商确定后,应执行规章制度的管理流程,切实做好程序管理工作,把每个程序按照制度和法律规定,予以精准执行,并做好执行中的证据保全工作。

三、迫于企业经营困难,裁员引发劳动争议,如何妥善解决?

战

裁员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矛盾和纠纷,虽然企业已经做好准备,但没有哪个企业希望事态扩大,这就需要您的HR在裁员过程中进行大量沟通,消除误解和矛盾。裁员应做好经济、思想、法律上的充足准备,确保裁员能够顺利进行,达到企业增效的目标。

注意事项:

a、裁员应按照规范的法定流程进行。

要提前 30 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办法;

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最后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同时需要注意,尽管劳动法规定满足法定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但对于裁减人员的身份是有一定限制的。

患有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定员工不得进行经济性裁员,且需要优先留用与您已经建立了较长劳动关系的员工。

b、给被裁掉的人员做心理建设。

可以通过预先通知的方式,让被裁员工有一定心理准备,解释说明公司实际情况后,也欢迎员工对裁员决策提出反馈信息。与员工谈话时,言简意赅,谨慎措辞,保持平缓低调的语气,诚恳同情的心态。时刻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营造友好的气氛,对员工未来职业发展给予帮助和鼓励的态度。

同时,也应关心留下的员工,裁员会对留下的员工造成心理影响。您可以通过对留下的员工提供不同程度的培训,改变考核、奖励机制来提高员工技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c、必要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顾问,有效控制法律风险。

对于许多 HR 来说,劳动纠纷往往情况复杂,仅靠自身经验是远远不能解决的。建议日常经营过程中,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协助 HR 处理用人问题,一旦发生劳动仲裁纠纷,律师能够及时、有效组织证据,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纠纷。

四、如何进行员工管理,以降低人员变动对未来生产经营的影响?

战

a、面对疫情,企业越快制定应急方案越好,越早把企业相关安排知会员工,防控工作就越主动,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b、您企业主管用工管理和员工保障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突发事件方案时,要冷静分析当前局势,既要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又要保障公司运营效率,还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c、特殊时期,专人专岗,了解员工的工作意愿,适当调岗轮岗。

d、如果具备条件,您可以适时提出绩效工资制改革和股权激励方案,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五、劳动用工制度如何完善,以降低用人成本?

战

【招聘阶段】

灵活用工,结合您企业经营需求,组合搭配多种用工方式(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劳务派遣、非全日制工种、实习生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以最低成本调整人员岗位和规模。

但需注意各用工方式的特点和限制:

(1)非全日制用工应当签订书面协议,严格工作时间,加强用工管理,如线上用工时间记录等;

(2)劳务派遣用工时,应当对派遣单位劳动用工合规性进行审查,例如确认派遣机构的支付能力,避免工资支付的责任转移到用工企业;明确被派遣劳动者的招聘主体,确认员工与派遣的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避免直接参与招聘被派遣劳动者的过程。

【面试/试用阶段】

在面试、试用期期间,增加价值观考核的部分,降低企业经营困难时期的人才主动流失率。

【在职阶段】

培养团队的线上协作的能力和习惯,无论在什么特殊环境下都能快速响应,灵活应对。

【离职阶段】

非不得已不裁员,尽量与员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

从长远去思考这个问题,团队的建设最终还是回归到人心和凝聚力的建设。

要去打造一支具有强凝聚力、强抗风险能力的团队,并信任你的团队。

六、申请政府政策扶持和补贴。

战

2020年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

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了不少给企业的补贴政策,例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也分别发布相关的扶持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扩大以工代训补贴范围、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给予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延期缴纳税收等。

具体政策待遇可详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克时艰政策措施等通知》,亦可向我们留言获取。

随着疫情发展,我们也会持续关注本地最新的财政补贴和扶持政策,一旦有更新利好,第一时间告知您的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