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合,你會說自己是教師嗎?又會因為是教師而感到自豪嗎?

往後餘生只夠愛一人


在公眾場合,你會說你是教師嗎?會為自己是教師而自豪嗎?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在公眾場合,如果有人問我幹什麼職業?我會說我是教師。教師怎麼啦?幹教師不丟人,不說怎麼神聖偉大,至少是一個正當的職業,我一不偷,二不搶,為什麼不敢說。

我的父母都是教師,我的父母對我的諄諄教誨,影響了我的一生。我為我是教師而自豪,至於個別老師的不講師德,不為人師表,那與我無關。社會上很多人是尊重老師的,很多,身邊也不少。至於少數老師不為人師表,少數家長對老師有偏見。那是他們的事,“人各有志”,我管不了。

當然,我經常在公眾場合會遇到讓我非常尷尬,難堪的提問,我非常受不了。:你是幹什麼工作的?答,老師。:老師好啊,老師補課有外快。還有,你退休老師工資高哇。還有:你是中學老師還是小學老師?答,我是農村小學的老師。我馬上感到周國的氣氛突然變了,那看我的眼神,感到似乎我是農村小學老師,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讓人瞧不起。

我是農村小學老師,怎麼啦?我遵紀守法,按時上下班,認真工作,我熱愛教師工作,我愛學生,學生也尊重我。從來沒有收學生的補課費用,放入私人口袋。我的工作對得起我的良心。至於別人怎麼說,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笨笨潮爺1


公眾場所,我一般不會暴露自己教師的身份,那樣會讓我意外遭受到尊嚴上和交際上的麻煩。即使在有人清楚我教師身份的情況下,我都會盡量避免以教師的身份與別人交流。

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除了在學生或家長面前還有一定的權威和影響力以外,在其他人群或公眾場合,作為教師,不僅極少有發言資格,而且發言也極少有影響力。

在很多民眾眼裡,教師無錢無權,就是一個只會教書的"孩子王"而已!


幾年前,"三味"參加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同席15位同學中,就我與另一位同學是當老師的。我倆坐在相鄰位置,同學們談得很熱烈,可我倆感覺很孤獨:有幾位有一官半職的,他們的每一句話都能引起同學的呼應和掌聲,即使大家在談到孩子的上學問題時,我倆插了幾句,似乎沒人聽見一樣。

我只能這樣理解:不是我的說話無趣,而是我說話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如果不是同學,知根知底,我真想把"老師"🤓偽裝成一個"老闆"🤠!

三年前,我們老師有扶貧任務的,後來被取消了。記得最後一次我去"對象"家打移交時,我告訴他說:從今以後,你的事將由鄉政府一名工作人員接替。他卻對我說了一句大實話:

"好啊!畢竟政府人員說話、辦事比你們老師有份量!"

這種情況,"三味"一點不奇怪!

其實,我平時在處理家校聯管聯教問題時,就經常碰到類似家長:當家長決意與你這個老師槓上,並說出"你不就一個仔仔老師嗎?"時,我就強烈預感到,這已經不是老師所能解決得了的事了!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在公共場合我會說自已是教師,也會為自已是教師感到自豪。

記得幾年前,當時香港到福建的高鐵還沒建成。我隨福建旅遊團遊香港回福建,當時開大巴車的司機是個東北漢子,操一口東北普通話,因為路途遙遠,行程時間長,車上旅客不斷嘮嗑打發時間。期間司機不知問導遊什麼問題,導遊愣是沒聽懂,他們之間的問答似乎無法正常進行,這時,我就用稍為標準的普通話和司機交談,充當司機與導遊的翻譯。司機問我是北方哪裡人,我說我是南方人,他表示很驚訝:南方人普通話這麼好?我說因為我是老師。



還有一次去雲南旅遊,導遊帶我們去購物,哄騙加恐嚇手段都用上的導遊見我無動於衷便問:大家都買了,你怎麼不買。我告訴她:我是老師,她便不為難我了。是覺的老師沒錢還是不好騙呢?

我的學生現在有的是我的家長,有的現在成我同事。他們常說我還是當年他們的老師,不知是誇我永保青春還是說我當年長的太著急,當我表示這話我愛聽時,他們會哈哈大笑。


我是幼兒園老師,我從來沒要求學生補課(是沒必要補),所以從來沒人給我潑髒水。我的鄰居們有時會問我:你教這麼多年幼兒園咋還沒升去教小學?解釋之後他們才知道我不是不努力的人。有時會問我:你工資和小學中學老師沒得比吧?告訴他們之後,他們表示奇怪又羨慕:哇!幼兒園老師工資也和中小學老師一樣(按級別工資)?我也瞬間感到自豪。

我家周邊總有人亂扔垃圾,我有空就打掃,掃了段時間就沒人扔了。後來我聽他們說:還是老師有素質好。自豪不?

我會在公共場合說自已是老師。不知道是不是可憐我,怕傷害我,還是尊重我,反正沒有人鄙視我。我一直以當老師為自豪。


幼小老師


在公共場合,為什麼要說說自己是教師?因為別人知道你是教師,你在生活中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尷尬。

就拿本月15日的事來說吧:一張證明的麻煩事。

夜幕下,淫雨霏霏,寒風刺骨,我從單位騎電動車披雨衣防疫回來,到小區門口時己九點多了。小區保安看到我,從崗亭中探出腦袋冷冷的說:“小區規定,九點後不準進入。”我告訴他:“在這非常時期能理解的。我在單位值班,有單位證明,通融一下吧。”有單位證明可以。"閘門已打開,當他瞥一眼證明:“你是教師吧?教師不行!我要把你放進來,明天就得脫衣服走人。”電動閘門緩緩關閉,崗亭的推拉窗也關閉了。我站在夜幕下風雨中,瑟瑟發抖。小區燈光闌珊,家在眼前卻不能入。隔著玻璃我違心地稱讚他工作認真,我要向他學習。我們做教師的最好學習了,怎麼學習?認真觀摩唄,這是行業基本功。我就看著他,他卻無視我的存在。約30分鐘後,他取下口罩,悠然地點起一枝香菸,在崗亭中吞雲吐霧。我急忙拿出手機拍照:“你繼續,千萬別把口罩戴上,我給你錄下來傳到網上。”他急忙打開窗戶,把煙扔了,戴上口罩。我質問他,你有沒有同情心?!你做不了主,能不能給領導說一聲?他裝模做樣和領導聯繫,最後放我進後。我估摸著不是我的譴責起了作用,而是手機取證立下了功勞。(朋友們都是知道的,手機屏幕上有雨珠是打不開攝像機的。)

一張證明暴露了我教師身份,給我帶來這麼大的麻煩。

其實很多時候,因為職業出現不必要的事太多了,所以才有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我到現在仍不解:為什麼有證明可以,教師不可以???!!!

(圖片由今日頭條搜索而來)


天中照心


在公共場合,我同別人交談時,別人問我的職業,我再反問他:你看我是幹什麼的?他們100%的能猜中。我問他你怎麼知道的?他說:從你的言談舉止看出來的!

所以我為自己是個教師而自豪,好像”教師”還帶著標籤,長期的教育工作中自己養成了習慣:禮貌待人;溫文爾雅;不張揚,平易近人。

心善良。我的朋友都是生活不如我的農村婦女。

退休以後,迴歸家庭,看孩子看老人經常在小區裡玩,遇見很多同齡人,她們都是來之農村,樸實的性格,我們很談的來,禮尚往來,慢慢就成了朋友,她們都說:這個大姐真好,一點架子也沒有!

我六十多歲時,在家看孩子照顧病重的父母,去菜市場買菜經常遇到一位八十多歲的孤寡老人,每次我買菜時也替她把錢付上。並且給他拿著菜陪她一起走,再把她送上樓。我在想:人生熟無老?

我心善良,愛幫助別人。我的鄰居,兩口子年齡跟我差不多,都有富貴病,生活很困難。吃的穿的用的,我有的經常接濟她們。有一次我問她:聽說生活困難的有低保,你們怎麼沒有?後來我幫她寫申請,出謀劃策辦成了,她很高興,給我送了兩個豆腐渣窩窩頭,對我很感激。

後來又幫一個朋友辦成了低保。那居委會主任說:”怎麼你這個申請跟某某的是一個人的筆跡?”

我是老師,從來不會罵人吵架。

住平房時經常受人欺負!

孩子小的時候,生活很困難。住房條件不好,一個月供應半斤肉,買回來掛在沒有門的廚房裡,多次餵了鄰居家的狗!內心很心疼但是沒有吵鬧過。因為我是老師。

我的孩子,在家屬院裡待人要有禮貌,不能打架罵人,因為我是老師!

我跟朋友出門,或者一起玩,遇見她的朋友,她總會介紹說:這個大姐是老師!

在我的周圍,經常聽人說:人家是老師!這句話是對老師高度的評價!充滿了尊重!

所以我這一輩子做的最不後悔的事是:自己當了老師,培養了兩個優秀的孩子。為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人才,桃李滿天下!

我驕傲!我自豪!


語文萍


我一直在公共場合介紹自己一名教師!

十年前,青春年少,不懂人情世故,雖然也有老同事隱晦的暗示我在外面別承認自己是老師。但我想著的是,一份工作而已,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一直在各類場合大大方方介紹自己是老師。

有可能是我這人粗心大條,不會察言觀色,也有可能是大部分場合都是比我年齡大的朋友,看我年輕,加上為人比較有禮貌,所以一直沒覺得介紹自己是老師有什麼不妥。

印象中就是有女孩子在的場合的話,她們看我長得高大粗礦,會笑哈哈地問我是不是教體育的?當然,我肯定是對她們說我是語文老師。然後又在一陣哈哈聲中進入下一個話題了。

人到中年,明白了江湖險惡的道理,但我還是大大方方介紹自己是一名老師,這時我倒是覺察到不一樣的意味了,聽到我是老師一枚,有涵養的人會打個馬虎眼,應付似的說:"教書挺好的,假期比較多。"然後就把我曬在一旁了。

沒修養的人呢,直接冷臉,一嘴不屑了,全程不會跟你說一句話,敬一杯酒。

相信這是每個男教師在紅白事等各種場合都會遇到這種尷尬的事情。

有一次在朋友帶我去的一場酒局裡,有人當我和朋友的面直接說,不會跟老師們有任何聯繫。當我事後問我朋友為什麼不幫我反駁的時候,他竟然說:"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我也是這麼想的。"現在,我和這個朋友已經是形同陌路了,不會再有任何聯繫。

最近兩年,情況又有變化了,得益於國家近幾年對老師利益的重視,尤其是15年畢業的新教師,僅僅工作幾年的小白白,省財政直撥到卡的工資都接近5000元,還有縣財政撥付的每個月的住房補貼,班主任補貼,這兩項撥付的基數是佔總工資的12%,還有年終三個月獎金,每個月還有1148元的績效工資,還有公積金等。

所以現在老師這份職位又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香餑餑了。

當然,我也承認,老師一直給人的印象是節約寒酸,不好相處。這是因為之前教師隊伍中絕大部分是中師生,中師生之所以讀師範專業,大部分是家境不好,出身農村的很多,讀中師,是他們眼中吃皇糧,躍農門的好機會。

再加上之前工資低,家庭負擔重,所以很多老師只能節衣縮食,能省則省了。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讀師範類的大學生有很多是家境優越的,加上工資還過得去,所以他們畢業後進入社會,給人的感覺都是青春靚麗,消費驚人,比如,我校很多新老師工作不到一年,就已經開著小車上下班了。

這些都在無形中改變社會對教師們的印象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收入的提高才能帶動社會地位的提高。再說,老師的收入高是天經地義的,一個完善的社會體制,就應該出現教師是最高頂級的收入群體。





窗花幽禁落霞


在公共場合,我從來不說自己是教師。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即使你不說,人家卻能一眼就認出你是教師來。

不說自己是教師,是因為內心多多少少有點擔心。擔心有人在公共場合對教師冷嘲熱諷,拿教師逗樂。

記得我當年考上師範的時候,就有人說風涼話:“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兒王。”

畢業之後,也總能聽到有人說“幾個教師分吃一顆糖”之類的故事,概括起來一句話,教師窮酸、小氣。記得有次聚會,席間有位商人親戚突然問我:“你們還分吃一顆糖嗎?”弄得我無地自容。

有的人喜歡在別人面前提自己的身份,因為人家地位高,身上的資源多,人脈廣,說話有影響力,能給別人辦事。可是教師的圈子太小,除了在學生或家長面前有一定的權威和影響力以外,在一般人的眼裡,教師沒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芝麻大的事情都給人辦不了,人微言輕,很少有影響力。頂多就是一個圈在四堵牆裡只會教書的"孩子王"而已!

雖然如此,但我作為一名教師,仍然很知足。安其位,謀其事,樂其業。人是活自己的,不和別人攀比,也不在乎別人的態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看得開,想得通,活得開心,活得積極,活得努力,活得踏實,此願畢矣。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我是一名鄉村教師,在一所基點校工作了十多年,後來調到鎮上的中心校工作,其間因工作需要,又去偏遠村小支教兩年。由於一直生活在農村,長期打交道的都是農村人,他們的質樸、對老師的尊重深深的打動著我,所以在公共場合,我都能自豪地承認我是一名教師。平時出門散步,孩子們遠遠的看見我,都要舉手行禮,大聲喊著:“老師好!”路上遇到許多家長,即使沒有教他們的孩子,他們都認識我,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招呼。去菜市場買菜,我儘量避免去學生家長的攤位上買,就怕付了一斤的錢,人家又加送一斤。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已經去支教了,以前的一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想來看看我,沒有什麼東西好送的,就湊了十個雞蛋,那是她家養的一隻母雞,隔天生一個才湊起來的,這十個雞蛋真的來之不易。支教的歲月,雖然條件艱苦,但校領導的關心,家長的支持,孩子們的天真可愛,讓我覺得雖苦猶甜。我在山上,幾乎沒有買過菜,都是孩子們送來的,有時候實在太多吃不了,我就做成火鍋,與孩子們分享。所以,作為老師,我幸福,也快樂!




YNFG旖旎風光


在公共場合我不會主動說自己是老師,但從不避諱說自己當過老師,我會為曾經當過教師而自豪!幾乎所有的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曾經是一名教師!

職場的第一個十年我是在校園度過的,充滿了青春的美好回憶。由於有過從教經歷,我始終不忘初心,對教育的關注堅守至今!

當年因為不懂報志願而滑檔,父親瞞著我偷偷找關係讓我走了師專,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能當年走也可以減輕爸媽的負擔,我沒有再堅持復讀,從那時起我就懂得了選擇的重要意義。但是工作以後我就沒有斷過調出教育系統的嘗試,我是實話實說,因為我實在是不喜歡重複的工作生活模式。

我大概瀏覽了一遍所有回答,絕對是大比例的否定回答,讓我心存酸楚,為了這些教齡不菲的曾經同仁,為了頂替醫患關係成為新的頂鍋俠的中國教師們。

他們原本就是一群最普通的人,教師只是一項普通職業,為何要把他們放在聚光燈下烤?為何要賦予他們那麼多莫須有的道德枷鎖?面對高房價,全民努力掙錢,一味強調教師應當奉獻燃燒自己,這樣有失公允!我更能理解男教師的苦衷,所以我曾經建議女教師擇偶除了男教師均可,絕對沒有一丁點看不起的意思,只為那一份深深的理解,因為我就是那個傳說中的中國男教師。

現在我能從教育系統之外觀察這些變化,就像某些同仁說的,不用介紹自己是教師,說不了幾句話別人就能知道自己是老師。這個原本是天下最陽光的偉大職業,怎麼被塗抹了那麼多不和諧的黯淡色彩?他們的工作是兩頭不見天,八小時勞動法不適用於他們,社會娛樂少,社會的快速發展又忽略了提攜他們與時俱進。不斷地給他們增加額外要求,增大心理壓力,不是一個民族尊重知識尊重教育的表現。

我更清楚師範院校學生的組成,最起碼我的同學組成,多數是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為了少交學費,不少人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專業而委曲求全,等明白過來選擇有問題時,又苦於沒有多少社會關係,無力改變命運,只能無奈地接受現實,努力工作,終其一生!他們的淳樸善良,他們的敬業精神不是外界非議的那樣。

由於工作壓力巨大,工作時間限制,他們沒有過多精力去研究股市,研究房市,錯失了股市行情錯失了房市入市機會的人比比皆是,沒有分享到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時代機遇,由此而導致他們產生了新的機會不公平落差。

黨和國家這些年實實在在為提高教師待遇做了不少事實,面對高房價,說實在的,高工資都不再具備多少實際意義,更何況他們是群只有教書這項單一生存技能的人。1670多萬教師群體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急待於從社會立法社會本質上改善提升。

他們之所以成為繼醫患關係卸場之後的新生風口浪尖,是源於高房價帶來的全民焦慮,需要一個壓力釋放口。孩子教育成本的持續高漲,教育公平的不間斷爭論,最難就業季對社會的敏感神經刺激,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理念打架,影視媒體對高富帥超高年薪的魅惑鼓吹,於是乎,發洩口盯住了對我們家庭最有貢獻的人,歸咎於教師似乎成為了理所當然的選擇。我不否認諾大個千萬群體裡有不當行為,但是,就平均而言,這個群體一定是絕對是中國職業群體裡,道德最高尚、敬業精神最強、最有社會責任感、綜合素質最好的群體之一!

我呼籲家長朋友們,多理解教育我們的孩子的辛勤園丁,呼籲社會,從本質上尊重教師,尊重知識,給他們以寬鬆的教育環境和工作環境!

我同樣呼籲老師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挺直腰桿自信滿滿,身正不怕挖坑,孃家人都為咱撐腰點贊,更要活出精彩!咱們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現在的精神享受可謂是人生奢侈品,其味鮮美,他人不知。

我堅信,在中國教育取得巨大成就之際,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七十華誕之時,未來的中國教育一定會像現在的祖國一樣,健康茁壯成長,越來越和諧,越來越美好!時下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個時刻不久的將來就會到來,那時我們可以自豪地大聲說:我是老師!

我們是當今世界上最幸福的地球人,讓我們一起放聲歌唱,《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

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天呵地


無論在什麼場合,有人問我,幹什麼?絨直接說教師。從十八週歲到五土八週歲,都當教師。三十歲時考入大學,有好友勸我改行,畢業留在城市。我有自己的主張,我回老家了,還在農村教書,教語文,基本功紮實,鄉親們對我有好感。我見官不屈膝,與同志團結,與周鄉親挺好,大家都喜歡叫我趙老師,有的直接叫名字,多好啊?我驕傲,我自豪,因為,我是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