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手機越來越多的採用玻璃後殼而不是金屬後殼了,金屬比玻璃不更耐摔嗎?

換個ID繼續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些材料的利用方面,並不一定是向著更舒服再實惠,或者對於消費者更方便的方向發展的,有時它還會有一些成本決定了它可以代用代替的辦法。而主流產業帶的發展方面決定了這些產業的發展。比如提到的手機後殼現在越來越多使用琉璃的現像。

手機使用玻璃後殼有它有優勢的,在那裡呢?首先就是手機的信息的傳輸更優,而使用金屬,一般都要給過特殊的處理以優化信息的傳輸,這是玻璃後殼的一個優勢,另一個優勢,那就是琉璃後殼的顏色也是可以更加的靚麗的,各種漸變色的使用,更是比較低的代價來完成。而使用金屬後殼就不一樣了,它的成本和它的結果有著直接的關係,高擋機多使用金屬一體切割的方式,以達到更穩定可靠的質量,而千元機多采用壓制成形的低成本,但是玻璃材料這個問題就可以以不同的成本考慮了。

所以玻璃在一些方面會強於金屬,比如它的硬度方面,還有成本更低,這就是越來越多手機使用玻璃後殼的主要原因了。因為採用一體切割的金屬,當然成本更高,商家更樂意逐利。也就是利潤決定了它們採用什麼材料。還有一個案例就是現在的寬屏顯示器也是一樣的,實際上,這種寬屏顯示器,採且了更小的尺寸屏幕,反而賣了更高的價格,但是消費者並沒有可以挑選的餘地,因為整個產業鏈都知道那種方式更賺錢,更省料。

以上就是小編的簡單分享了,希望可以為這位朋友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議吧。大家一起來交流吐槽。

關注黑米桃,分享更多。


黑米桃


我本人只使用過一款玻璃後蓋手機,zukz2,開機倆小時就碎了後蓋。這玩意兒根本不能大意一點。後來為了保證手機完整出門,自己學會了換後蓋,並且家裡日常放5到10個後蓋。而且關鍵在於玻璃後蓋的手機減震效果很差,特容易把屏幕也摔碎。。。手機1700買得,用了一年,修手機花了800多。。。這還是備用機,作為主機的p9用到現在還是主機。。。備用機去年買了果茶,原來想當主機用的,我在山上車子壞了手機關鍵時候又沒信號。。。。。。。我回到家就默默把蘋果x放到備用機的抽屜。。。。不過蘋果手機玩遊戲真心沒得說,崩壞全特效你敢想?。。。坑坑d(ŐдŐ๑)扯遠了,總之買手機玻璃後蓋就不靠譜,因為就算你買了玻璃的,你也看不到好看在哪裡,你絕對會再買後膜,保護套的。因為摔著摔著你就慫了,就像我一樣。。。。


沒有如果300


金屬後蓋已經慢慢從主流旗艦流落到千元機,就連千元機也慢慢開始用玻璃,進去機身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光澤,再通過納米鍍層工藝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光影變換,硬度當然是玻璃更高,當然硬度越高越脆!還有就是手感上,玻璃更加圓潤光滑,玻璃不會遮擋信號,劣勢就是容易沾染指紋容易刮花,成本也更高!

金屬機身一般用在低端機上,製作工藝更簡單,成本低,導熱更好,劣勢就是硬度小,易彎曲,金屬慢慢被淘汰主要原因是玻璃看起來更大氣,如果真的要比耐摔還是金屬更好,雖然會變形但是不會碎,而且不會沾染指紋,可以裸機使用!但是手機又不是用來摔的,大多數人都會戴套貼膜,陶瓷的使用也是因為手感更好,看起來更有檔次,但是重量增加也並不耐摔!



QX科技


其實手機後蓋的材質還是又很多選擇的,不光是玻璃後殼和金屬後殼兩種,所謂的聚碳酸酯後殼也是在智能手機中常用的材質之一,至於每個廠商選擇什麼材質主要還是根據每個機型的市場定位來區分的。
金屬材質後蓋的手機其實在現在的市場中還是能經常看到的,金屬後蓋的優點就是耐用,所以你也說了,確實金屬後蓋要比玻璃後蓋耐用,甚至連現在最新的陶瓷後蓋都比不上金屬後蓋的耐用性,所以在中端手機中還是可以看見金屬後蓋。
而所謂的玻璃後蓋現在其實已經不多了,基本都是人工陶瓷的後蓋,這種後蓋有玻璃那種晶瑩剔透的觀感,而觸感上比較溫潤,耐用性上也比傳統玻璃後蓋強不少,在很多高端手機中都是使用這個材質的後蓋,就是因為陶瓷看起來比較有品質感,在這點上是金屬後蓋無法比擬的。
歸根結底還是市場定位的問題,高端手機因為品質感而犧牲掉了耐用性,而像聚碳酸酯那種完全不怕摔的材質在高端手機中已經基本徹底消失了。


菜刀876


印象中第一次見到兩面玻璃手機是 iPhone 4/4s,這款喬布斯最後的傑作,也成為蘋果最經典的機型。但是後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有可能是你說的“耐摔性”,可能是考慮到實用性,蘋果放棄了這種設計,採用金屬機身設計。

之後所有廠商幾乎都是跟 iPhone 採用類似的金屬機身的設計,並且開始抨擊玻璃手機不實用。再見到玻璃手機是錘子科技的第一款手機 Smartisan T1。這種設計延續了 iPhone 4 的設計風格,並且發揚光大,獲得了當年的 IF 金獎,可這並不能推動市場採用玻璃後蓋,反而受到一些媒體的吐槽和抹黑。

直到蘋果 iPhone 8 為了支持無線充電,再一次啟用玻璃後蓋,各大廠商又紛紛跟進,並且不管支不支持無線充電,玻璃後蓋都成了標配。各大媒體又是一頓好評如潮,把玻璃的美感誇上了天。

說到這裡,我們至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 有些廠商使用玻璃是出於設計美學考慮(玻璃的質感和美感);

2. 有些廠商是出於實用性,功能性考慮(金屬後蓋無法支持無線充電);

3. 其他的廠商都是跟風和抄襲的(沒有任何原因,只是因為蘋果做了)。

歡迎將各大廠商對號入座。


字芽數碼


我現在就在用紅米note7,藍色的玻璃後殼。

說說使用感受。

首先是視覺效果,我是超喜歡那種亮閃閃東西的悶騷型,這種玻璃後殼第一面就讓我傾心,泛著幽藍色的光澤,不同於金屬的反光感覺很漂亮。在這一點上我更喜歡玻璃後殼。

第二是重量,6.2寸屏,拿在手裡感覺很輕,原先那個6x金屬殼再拿到手裡感覺冰冰涼,沉甸甸。這對我這個手機重度使用者來說也能算上是個事兒。

再來是自己會擔心最重要的問題,玻璃殼用幾天會不會刮花,摔地上會不會碎。這事兒不好說,畢竟我不是研究材料學的。就我個人而言,這部紅米note7使用了十天左右,沒套後殼,裸機使用,屏幕貼了藍光鋼化膜(還是捨不得啊),褲兜,桌子,沙發,大理石的洗臉池,得哪兒放哪兒,至今沒有發現劃痕。在浴室衛生間由洗手池跌落一次,客廳沙發跌落兩次,書桌跌落一次(用腳墊了一下,不算直接跌落了)。沒有發現裂痕。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比起金屬殼,我這種一年換一部千元機的人肯定會選擇玻璃殼。


酸不溜丟的橙子


現在的手機都是重視外觀而不是耐摔了,畢竟人要面子,樹要皮,手機的存在就是為了外觀上的吸引!


比重

手機本來就很大塊了,塞在褲袋裡都是非常佔用空間了,要是做成金屬更加重了,跑路起來如果沒有皮帶估計褲子都要鬆垮了,估計現在誰都不想拿著一塊大鐵皮到處走了吧,玻璃相對美觀,越是寶貴人們才越會去珍惜。


屏幕最重要

手機後殼這些摔爛了都有得換,即使爛了還是能正常使用,但是屏幕摔爛那麼維修就麻煩了,相對費用也很高,即使是金屬後蓋,也沒辦法保護前面的屏幕呀!


我們現在生活使用質量也提高了不少,以前那些年代就是考慮手機怎麼防摔,大鐵皮什麼的,現在的手機就是追求漂亮,漂亮就是一切,然後就是性能,不管防不防摔,壞了就直接再買一臺!就是那麼簡單!

最後的阿爾法


怎麼說呢?現在的營銷和跟風太邪乎了!人家推個玻璃拉絲你說大塑料,人家推個凱拉夫你說大塑料,人家推個亞克力你說大塑料,人家推個金屬噴塗你說掉漆,……那好吧,現在除了入門機子,一水兒的玻璃,管你大猩猩玻璃還是類人猿玻璃,它的特性就是脆硬,它就是不能摔!現在都傻茄子了?

消費得有自己的主見,自己怎麼用手機的沒個逼數?我選了一圈就弄了個榮耀V10,為啥,自己用手機很不注意,晚上躺床上看手機經常掉地下,只好選金屬或所謂塑料的,塑料的幾乎都被擠兌到了入門機子了自己覺得用的不爽,就這麼點購機小想法就促成了買V10了,一天天的喊什麼SOC性能什麼配置,都是旗艦級別的能差多少?

看見有人說金屬的愛掉漆,你怎麼用的?用鋼絲刷嗎?掉掉地下了金屬的無非磕一個白點出來,玻璃呢?完犢子了。我就說塑料是你家那假花的材料,不是手機外殼的材料!

玻璃是有質感,光學特性註定了它能做炫,做出質感,做出藝術感,做出高貴感來,你用著適合嗎?

沒辦法,我太不入流,很悲哀的想,下次換機只能買入門機子了,因為我不需要玻璃蓋也不能用oled屏。


朔川


其實無論是金屬後殼還是玻璃後殼都不耐摔,手機只要從高處跌下或者受到重力衝擊,即使不碎也會跌花一大片。

如果從實用方面考慮的話玻璃後殼比金屬後殼有以下好處

一、信號

電磁波信號對玻璃的穿透能力比金屬更好一些,從而使手機信號更穩定。

二、質感手感

玻璃更光滑,光澤更奪目,給視覺好的體驗,手感握起來更好。

三、重量

玻璃比金屬的重量更輕。

四、耐熱

現在手機性能越來越強,對應的發熱量也大,玻璃隔熱效果更好,“曖手寶”這一詞以成過去式。


將軍數碼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三個方面去思考。


審美判斷價值角度


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舉生活中兩個的實例。

我們想想生活中女生帶的飾品中什麼是類似 金屬+玻璃 材質做的,答案最多的就是戒指和項鍊。我們再想想我們男生帶著女票(我知道看數碼板塊的大部分是男生)去首飾店購買首飾的時候。比如戒指,同樣的重量的款式,一定是鑽石+鉑金的價格 〉單鉑金戒指的價格。 那麼長期以來就會給我們一個思維定視,金屬+玻璃 飾品的價格 〉單金屬飾品的價格。 還有最重要一點,金屬+玻璃 從視覺角度的品質感遠遠大於 單一金屬。

再舉個例子。你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長相差不多,一個帶著鑽石戒指,一個帶著單一金屬材質的戒指。你會怎麼想,肯定會覺得帶著鑽石戒指的收入能力,家庭財力 〉帶著單一金屬材質的戒指的女孩!這時肯定會有小老弟跟我抬槓,萬一帶鑽戒的女孩帶的是 水晶+銀 玻璃+銀 的呢!如果是這樣,那也是你瞭解了人家之後的事啦,大街上陌生人還能給你說:不好意思,我帶的不是鑽戒,是普通玻璃 。我在這裡說的是第一感覺~~~


那麼帶著這兩個例子,我們就很好解釋 為什麼現在的手機越來越多的採用玻璃後殼而不是金屬後殼了!原因在於金屬+玻璃的給人的品質感 遠大於 單金屬材質的手機。(金屬指的是金屬中框,玻璃指的是前屏和後蓋)小編層做過實驗,把iPhone 8Plus和iPhone 7Plus拿給我媽媽、爸爸看。問他們你們覺得哪個手機更好,兩人都選擇了iPhone 8Plus。他們看來玻璃更具品質感,也更貴。

廠商採用玻璃材質的後蓋,並且頻繁在玻璃上大作文章。顯然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消費者拿出手機使用時也會因此吸引一些人的關注。


工藝加工角度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青銅器!我的印象中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青銅器,距今已有4000-5000年的歷史,這說明在有4000-5000年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金屬加工的技術。

那麼我們想想,什麼時候有的玻璃?我查資料得知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大塊玻璃的工藝。那麼玻璃的製造工藝距今也就不到400年的歷史。那麼從工藝加工角度出發,玻璃肯定更讓人覺得好。

我們在看看近幾年的手機發佈會,廠商都在吹自己的正面、背面玻璃採用的是2.5D、3D還是全3D玻璃,說白了就是在秀肌肉,秀自己的實力,那麼現在金屬機身怎麼不吹啦!?說白了誰都可以掌握的加工工藝,沒什麼好吹的。不信你回顧一下小米的發佈會,看看雷軍怎麼吹自己的手機玻璃的。


功能上的實現


玻璃後蓋的流行最早好像是從iPhone 8系列開始的,蘋果不惜提高成本來嘗試用玻璃後蓋,就是因為金屬後蓋的使用已經被市場玩壞,而且iPhone 8系列帶動了無線充電功能的普及,現在市面上所有支持無線充電功能手機都是玻璃後蓋。

我們都知道,金屬後蓋是屏蔽信號的,那麼想要保持信號良好,廠商多數會在金屬後蓋上進行開口,這樣一弄,手機就失去了一體性。

反之玻璃就不會屏蔽信號,採用玻璃材質的手機可以很好地保持手機的一體性。這是金屬後蓋永遠無法做到的!這一點也成為了玻璃後蓋手機的賣點,更加討消費者的歡心。


多彩顏色,更抓眼球


關於顏色這一塊,就沒蘋果什麼事情了,我們都知道iPhone的背面多是為一整塊顏色。沒有想國內廠商一樣,各種我們沒有聽過的顏色,比如OPPO Find X的波爾多紅、華為Mate20系列的翡冷翠、P20系列的極光色等等。這樣大家非常出奇的顏色是非常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的!從而促使購買慾!這種冷門的配色在金屬機身上卻很難得實現。


說了這麼多,不過玻璃就是玻璃,它具有天然的脆性。重摔下還是會碎!在這裡,我提醒大家,還是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的手機,一旦玻璃碎了,屬於人為損壞,廠商可是不質保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