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學欺負,家長該不該出手?

馮學餘


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孩子被同學欺負了,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瞭解原因,然後幫助孩子從所經歷的事情中查找原因,以及總結教訓,避免以後類似情形的再次發生。若家長沒有了解事情的原委幫孩子出手反擊話,那是缺乏教養的一種表現,如果孩子小,被打的小孩子的家長也會感到自己的孩子委屈,就會引起兩家的家庭糾紛,如果孩子是大孩子,家長出手反擊,在當時可能幫自己的孩子解了圍,看似出了一口氣,其實,也不能保證以後在沒有家長的情況下,孩子不受欺負,這樣對孩子後續成長都是不利的,孩子從你身上學到的可能也是用拳頭說話。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如果孩子受到了欺負,作為家長都是很心疼的。家長要從小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告訴孩子:“如果孩子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對方打了你,你要先警告他,如果警告了沒有起到效果,你就可以還手,出手要有度,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要隨時應變,比如逃跑,求救,有時服軟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多交朋友,有朋友的支持保護,在群體當中才不會被欺負。”

家長幫孩子出手解決問題,不如教孩子如何自己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