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大纲:

1. 简介资产负债表(上)

2. 所有者权益(上)

3. 负债(下)

4. 结语(下)



一、资产负债表

进入正文之前,先放一张大家想必都很熟悉的表,资产负债表: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就像企业的一张定格照片,在制表的那一刻,把企业的可以用资金数字表述的方方面面通过表格数字进行定格。


  • 表的左边就是“资产”,用大白话说就是企业的钱去了哪里?置办了哪些家当?
  • 表的右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说的是投入企业的钱来自哪里?是从债权人取得还是从所有者处取得?


要创立一家企业,首先我们就需要募集资金,而募集资金往往只有两个渠道,一向股东筹资(所有者权益),二向银行或者向第三方借款(负债)。


​二、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科目一览: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细分后的所有者权益: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下方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即来自股东的钱。


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也可以统称为留存收益


1、实收资本(或股本):简单理解就是股东投入企业的投资款,也就是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金;对于股份公司而言,就是“股本”。一般来说,这是投入到企业的第一笔钱,也可能是每家企业第一笔会计分录使用的会计科目。

2、其他权益工具:说的是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也就是优先股和永续债的账面价值。

  • 优先股:是企业出于特定目的和原因发行的股票,而上文的“实收资本-股本”里所指为普通股。优先股股东一般来说没有投票表决权,但是对于获取公司盈利的权利优先于普通股股东。他们的收益往往会是固定的,有点类似长期债券。
  • 永续债
    :是指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票息通常较高,理论上永久存续,债券发行方只需支付利息,没有还本义务。目前国内发行永续债以央企和国企为主,民企很少。发行主体也以建筑装饰、综合、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为主。
  • 于优先股和永续债,无论究竟是债还是股,其实质都是介于普通股和债券之间的混合金融工具,发行方都应该根据财政部发《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4〕13号)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对符合金融负债条件的按金融负债处理,对符合权益工具的按权益工具处理。

金融负债指的是:

1、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必须每年付息);

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必须在清算时还本);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必须送普通股的);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必须送认股权证)。

而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剩余权益的合同。也就是说优先股发行时就明确说明公司可以不分配现金股利、不确定送普通股、不确定送认股权证,不强制分配的,作为权益工具确认。

由此可见,只要是具有强制分配的都可以认为是金融负债。所以实际应用中,优先股和永续债在企业中大多以负债形式出现。


3、资本公积:是股东投入超过股本的溢价部分。用股份公司举个例子,我国几乎所有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时面值皆为1元(目前只有紫金矿业面值0.1元,洛阳钼业面值0.2元),那如果你公司IPO上市时发行价为10元,那多出来的9元就是股本溢价,进入资本公积。这部分溢价由于不是企业利润形成,不允许分配,但可以用来转增股本,且不扣税。

  • 转增股本

我们在股票年度分红时经常能听到诸如:十转十,十转五,这就是著名财技-高送转(港股里叫拆细,就是一个烧饼切十刀还是二十刀的区别,但是饼还是那个饼),十转十的“十”便是从资本公积而来。因不涉及利润分配,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扣税,其实这也就是是账面上数字调整罢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转十”会导致你每股价格减半,股票数量翻倍,但是总额不变,收益不变。

理论上来说,高送转对投资者收益一分钱的好处都没有,但是实际应用中也会发现,当年腾讯股票从六百多元时,大家觉得太贵,但之后一拆五到一百多元时,交易大幅上涨,群众眼睛发光,自觉捡便宜的时候来了。这时反而会刺激股民大量买进,有效刺激股价上涨。

当然对于大部分韭菜来说,也有可能随之而来的结果会是股价高位后机构和大股东大面积减持,甚至还有把股价炒高后来一招股权质押,大股东直接套现跑路。所以关于高送转这类事情,我们需要辩证的来看待。事实上有些企业也看不上这类财技,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哈撒韦,目前股价已经高达每股34万美元!不过苹果公司倒是多次拆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场。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 库存股:公司持有自己的股票,一般是指企业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之后可用于股权激励高管,也可以用于转让,甚至回购后完成私有化,直至退市。下面放一个某企业三季度最新报告及去年12月回购公告,其中就提到了库存股回购。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4、其他综合收益:2015年时新增的会计科目,主要是指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最终会影响到所有者权益的内容都归于这类。实际应用中构成比较复杂,比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等等。


5、盈余公积:是指一家企业获利之后,利润里留下继续投入扩大再生产的钱。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首先需要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存在的话)。

  • 法定盈余公积:非常有特色的科目,本意是政府强制要求股东留下来扩大再生产的钱,规定是当年利润的10%,累计到注册资本的50%之后,就可以不再继续提取。
  • 任意盈余公积:是股东们自愿决定留下来的钱,是否提取,提取多少,纯属自愿,没有上下限。
  • 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上述两盈余公积为内资企业的做法,对于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来说,按净利润10%提取的计入”储备基金“科目。至于企业发展基金则类似任意盈余公积。
  • 盈余公积送红股:有利润之后,盈余公积在保证不低于注册资本25%时,也可以送股,这个就是送红股了,和资本公积的“十转十”不同,江湖人称“十送十”。与资本公积的转增股的区别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无须考虑是否有利润,且不扣税。而盈余公积必须满足上述两点-获利后,不低于25%,方可进行,并且来自盈余公积的送红股,视为利润分配行为,因需要股东支付所得税,实际应用中一般比较少。

6、未分配利润:继上文的提取盈余公积之后还剩下那就是未分配利润。它的用途由股东自行决定,比如派息,格力电器2018年年度权益实施公告就是每10股派现15元,当然这部分红利到股民账户时,已经代扣个税。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分红,不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数字调整。

下图放一下格力和平安近几年分红方案,简单解释上文出现的各分红方案:

送股(股):盈余公积送红股,十送十,需交税;

转增(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十转十,不交税;

派息(税前)(元):未分配利润派现红利,需交税。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从资金用途来说,未分配利润最自由的;盈余公积排第二,可以在弥补亏损或向股东送股;其次是资本公积,只能转成股本;最后就是注册资金了,它是一家企业的压舱石,是终末也是起始,完全不能动,抽逃注册资本就是刑事犯罪。


从资金获取顺序而言,首先一家企业得有第一笔投资款(实收资本)到位;接着或许会产生资本溢价,资本公积随之出现;当企业获利后需先弥补亏损,之后就要提取盈余公积;最后才是可以由股东自由决定用途的未分配利润。


以上这些所有者权益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基本依照各自顺序排列,各自的使用限制不同,其实这也是为了保护下文要讲到的企业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某些股东获利之后不顾及债权人权益排排坐分果果直接跑路。


欲知本文下半部分分解,我们下期再见,祝安康!




李建泽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汇 Consulting & Finance Outsourcing Project Member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中汇管理咨询,汇聚富有才华、创造力与使命感的专业团队,是坚持正直远见、专注品质、团队协作的卓越专业服务机构。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钱从哪里来?——浅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