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對聯只一個仄聲可以嗎?

瑤池大仙


對聯的格式非常講究的,上聯應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應仄仄平平仄仄平。不過現代詩歌的也有不遵循格式,但上聯尾字必須是仄聲,下聯結尾平聲,這樣才形成仄起平收的效果,讀起來才朗朗上口。再又是對偶句必須對仗工整,否則離題萬里就不靠譜了,至於小編說的對聯中只一個仄聲,一副對聯六平一仄,讀起來很彆扭,這不是對聯,連散文詩都不是,所以,七字對聯只一個仄聲不行的。





大森林151252635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要看是上聯還是下聯,看這個“仄”在什麼位置。按照近體詩平仄的要求,仄收的句子“孤仄”肯定是不對的哦,範了大忌。但不能用律詩的對仗來要求楹聯的格式,我們這裡分別看下楹聯和律詩格律的基本要求

楹聯

又稱對聯,是我們漢族獨特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歷史悠久,深受廣大群眾喜歡。但對聯不能瞎對哦,我們現在對聯的依據主要是根據中國楹聯學會發布的《聯律通則》。我們看下《聯律通則》有哪些要求。

基本規則

①字句對等。②詞性對品。③結構對應。④節律對拍。⑤平仄對立。⑥形對意聯。

我們來分析下《聯律通則》基本規則的要求,看題主的問題是否有答案

①項都明白,不會有人有疑問。②項也很好理解,不過《聯律通則》對詞性有了放寬的說明,我們後面談。③也不難理解。我們看下④⑤

④節律對拍。《聯律通則》的解釋是

上下聯句的語流節奏一致。節奏的確定,可以按聲律節奏“二字而節”,節奏點在語句 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現單字佔一節;也可以按語意節奏, 即與聲律節奏有同有異,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長的 詞語,其節奏點均在最後一字。

這個類似我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上下聯的節奏點要把握好,通常來說七字聯,二四六是節奏點,這樣看來,如果上聯和下聯只要節奏點平仄對的上就應該沒有問題,題主說的“孤仄”的問題,從理論上不違反這條。但事實上就一個仄字節奏上會感覺很彆扭,缺少了節奏感,舉個例子,“春天花開雨真多”,就一個“雨”是仄,感覺上有點不對勁,如果換成“春暖花開雨真多”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呢?所以這個節奏點就是靠平仄把握的,缺少了節奏就少了韻味哦。

⑤平仄對立。《聯律通則》的解釋是

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 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3),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 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第十條我們後面說,平仄對立一般都瞭解,主要說的就是上面的節奏點的平仄。多句聯跟題主問題無關,這裡不做解釋,大家自己理解。這個對於題主的問題也不影響。

從上面看,題主的問題,七字句一個仄並不違反《聯律通則》的基本規則。

《聯律通則》第二章說的傳統對格,我也列出來大家看下

第七條 對於歷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屬對格式,例如,字法中的疊語、嵌字、銜字,音法中的借音、諧音、聯綿,詞法中的互成、交股、轉品,句法中的當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傳統修辭對格,即可視為成對, 體現對格詞語的詞性與結構的對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 要求則從寬。


第八條 用字的聲調平仄遵循漢語音韻學的成規。 判別聲調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詩韻》舊聲或現代 漢語普通話的今聲“雙軌制”,但在同一聯文中不得混 用。


第九條 使用領字、襯字,介詞、連詞、助詞、嘆詞、 擬聲詞,以及三個音節及其以上的數量詞,凡在句首、句 中允許不拘平仄,且不與相連詞語一起計節奏。


第十條 避忌問題。(1)忌合掌。(2)忌不規則重字。 (3)仄收句儘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這個對於題主的問題其實會有些參考,也就是第十條的(3)避忌,我上面舉的那個例子“春天花開雨真多”,如果這樣寫就範忌了。“春天雨多花常開”。這個犯的就是平收句忌尾三平,雖然也是七字句一個“仄”,但就不對了。

《聯律通則》裡的詞性從寬範圍以及律詩對仗要求與題主問題無關,我們另文再說吧。做下總結

結語:七字句一個“仄”可以不可以要看具體情況,除了後三個字是“尾三平”,其他的情況如果只論平仄來說是可以的。


長門文軒


對聯脫胎於律詩,講究工整對仗,朗朗上口!

七字全仄或全平,或出律 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聯。

當然,凡事無絕對,如清末一得德高望重的中醫,自擬春聯:(大概是)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有可能是歷史原因,後人抄錯!有可能是原本對子就不合律,於是這副對聯被改來改去:

①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合律

②但願世間人莫病,何妨架上藥生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合律

但是太口語化。

③但願世間無疾苦,何妨架上藥生塵

合律,詞句也優美,但這句肯定不是出自那位老中醫之手!

說了這麼多,只想表達一個意思,但凡通格律者,看到不合律的對聯和詩句,內心是複雜的!

如果句子意境高,(如上面那懸壺濟世的高品德老中醫留下的對聯) 肯定是認可的。但是認可的只是品德醫術,絕非文彩!

他在世時或聲譽正旺時,肯定不會有大聲地說這對聯有問題,不合格!

而百十年之後,定然會有人覺得不合律,詩句不句優美而加以修改! 這時估計也不會有指責他,因為他改的是對聯,無關品德!而且他做了前輩想做也能做到而偏不去做的事!

再比妨說李白的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其實也版本很多,但李白詩仙之名大盛,千古不息。也有人說這首詩已經被改過,但依舊是不合格律! 真相到底如何,只能去問李白了!

作為普通人,如果擬個不合格律的聯句,只會惹人詬病!因為份量不夠!


槓精朋友


現在這樣寫對聯是可以的,在古代是不行的。

現在我們寫對聯,只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即可。古人寫對聯要求嚴格,除了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外,還要求平仄相對,所以古代有很多絕對,原因就是很多人在平仄上無法滿足要求。比如:煙沿簷沿煙燕眼。再如王安石趕考時遇到馬小姐出對招親,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幾天沒人對上。這事放到現在馬上就有人對上,那時王安石也對不上,因為要求嚴格。王安石考場上,龍飛鳳舞文章寫得好,皇上和主考官都有意於他,然後主考官J就隨口吟出一句上聯讓王安石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沒想到王安石不假思索,隨口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使皇帝和主考官十分吃驚!他太有才了!立馬決定狀元非王安石莫屬!王安石回家又經過馬小姐家門口看馬小姐對聯,還沒人對出,遂要來紙筆裝做一揮而就對方: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驚呆眾人!王安石喜得姻緣,再加考上狀元,是雙喜臨門,於是親自剪出字典上也沒有的“囍"字張貼,流傳至今!


馬火蟻


如果是正式寫的話就不可以,一般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寫寫玩的話押韻就行


文遠閣閣主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一般來說,除了上下聯的字數相同以外,其相對應的詞性應該一致,同時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則為平聲,這些都是對聯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一個工整的對聯還要求上下聯所對應的詞句在平仄上應該相反,上聯為平聲下聯就要為仄聲,反之亦然。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副七字對聯是不會只有一個仄聲的。


o慎獨o


不可以,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風雅韻一笑中


不可以


用戶8995045819461希


我也納悶了,對聯為什麼還要平音和庂音,對聯對的不就是個意境嗎,為什麼非要弄個壓韻,有得為了弄個壓韻都把成語改了,如百花爭豔他給改成百花吐豔,還有得跟本驢唇不對馬嘴,湖編亂造,跟本不管對聯本身的意境如何,這本身就歪曲了對聯的本意,我不明白請各為高人指教。🙏🙏🙏🌹🌹🌹


張鼎印


七字對聯基本要求數字相等,詞語對應相關,相近或相反,與平仄無關,所以七字聯只有一個仄字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