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揚州觀音禪寺


遊揚州觀音禪寺

揚州觀音禪寺是真寺院,坐落在蜀崗觀音山上。蜀崗是橫亙在揚州北面巨大土嶺,境內峰巒起伏,湖泊密佈,河流交織,茂林修竹,是風水寶地。

還未下車就看見一片大湖泊,湖畔垂柳依依,湖水碧綠如玉,有野鴨嬉戲。湖泊北面山上,茂密的叢林中隱隱約約露出觀音禪寺的巨大建築群,黃牆,黛瓦,緊密而錯落有致,宛如一座城堡。寺院東鄰是修復的唐城遺址成象苑,西面是大明寺,那高高的棲靈塔,彷彿也成了觀音禪寺的一部分。


遊揚州觀音禪寺

走到山門,看到一堵巨大的照壁,上書:“南無觀世音菩薩”,照壁右邊有個精美的磚雕門樓,上書:“觀音山”,門口兩頭石獅子憨厚可掬。那寺院卻不見了,只是密林中影影綽綽露出幾條屋脊,幾片黛瓦,幾段黃牆。入門洞,沿著山路逶迤上行,山路鋪著小青磚,每隔一段距離又有一條橫放的石條。或許是揚州一年四季煙雨連綿的緣由,磚縫中居然長了星星點點的水草。深秋的清晨有點涼,又飄著細雨,地面溼漉漉的,遠上寒山石徑斜,小徑左邊是寺院鵝黃的圍牆,那廟宇如同影子般若有若無的在茂密的叢林中隱現,右邊是低矮石牆,石牆外是波光粼粼的湖。


遊揚州觀音禪寺


遊揚州觀音禪寺

快到山門時,樹木開始變得稀疏明朗,先看到一座高大的房子,窗戶上方鑲嵌了精美的磚雕,房子旁邊有一座兩層八角亭,古樸而典雅。

山門黃牆、黛瓦,正面是馬頭牆形狀,還真像“山”字,裡面供奉著哼哈二將,有賣香燭的櫃檯,那售貨員對遊客宛若無睹,只顧踱來踱去唸經。

過山門迎面是一堵牆,鑲嵌著“名山勝景”巨大石刻,為清朝文物。東面通往寮房(僧人生活區)的柴門緊鎖,遂西拐,山門後牆壁和迎面牆壁半空伸出一個門樓,上書:第一靈山。過門樓,左手邊是一個亭子,放著打掃庭院的工具。


遊揚州觀音禪寺

仰面看到山門外看到的那座高大的房子,房子砌在十三層石階上,十分陡峭,剛才看到的八角亭正在頭頂。

繼續前行,到達天王殿前的大平臺上,臺子正前方有一個巨大的池子,上書:梵天香海。觀音山為揚州地勢最高的地方,相傳平臺是“江淮南北,一覽可盡”的勝地。我極目遠眺,也只是看到瘦西湖和遠方林立的樓房。

天王殿是座古老的殿,頂部的屋脊上用黛瓦堆積出鏤空的圖案,門和門檻不知道用了多少年,都開始腐朽了,牆壁也斑駁陸離。進殿,迎面是巨大的佛龕,供奉著彌勒佛,佛兩邊供奉著四大天王。

過天王殿迎面是個巨大的香爐,香爐通體黝黑,觸手可及的部位卻又被撫摸得澄光發亮。香爐後是圓通寶殿,單層重簷式建築,由楹柱隔成三間,楹柱間隔扇門窗連接。或許是年代太久遠了,那門窗的油漆顏色發黑,斑駁脫落。走進大殿,有一座巨大的石龕,石龕上是蓮花寶座。觀音菩薩左腿盤膝而坐,左手自然地放左腿上。右腿卻屈膝,腳踩在蓮花寶座邊緣,右手放右膝蓋上,微笑。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觀音菩薩這樣隨意的坐像,這麼讓人親近,好驚訝。菩薩兩旁的高臺站著善財和龍女,東西靠著牆壁的神坻上各站立十六尊觀音菩薩化身,恰似孫悟空的七十二變。


遊揚州觀音禪寺

圓通寶殿的東側是珈藍殿,敬奉關羽。珈藍殿門口南側有個上鎖的木門,通往山門下看到的那個有精美窗雕的房子和八角亭子。西側有座配殿,沒有名字,穿過配殿後門是敬奉觀音菩薩的別院。天王殿、珈藍殿,圓通寶殿和這沒有名字的配殿正好成一個小院落。

觀音殿後面是座兩層的硬山式大殿,被楹柱隔成五間,楹柱間隔扇門窗連接,門窗上有很多方格。一樓是般若堂,堂內供奉達摩祖師畫像。般若堂東端有門洞,推開木門,沿曲折盤旋的木梯往南,再回身往北,再折身往西沿走廊到二樓的大悲樓,走廊盡頭放著幾張椅子,坐著一位老太太。我向她打個招呼,她熱情地招呼:“坐下來歇歇吧。”我問她:“為什麼廟裡的臨近牆壁的棟樑都大半鑲嵌在牆壁裡了?”“這是老廟,有幾百年歷史了,老廟都是這樣”她說。觀音禪寺初建於元代,大悲樓和一樓的般若堂實在是太古老了,那楹柱和門窗上的油漆都發黑,脫落,木頭髮白,好多地方都糟爛掉。二樓走廊邊緣的橫樑都變的高低不平,還有一段橫樑似乎搖搖欲墜。樓梯和大悲樓的地板用木板鋪成,因年代久遠油漆磨光發白,還有地板從中間裂為兩片,走上去吱吱響,隨著腳步一顫一顫。我說:“這寺院真好啊,很多的寺院都成了斂財的公司,你們卻不收費。”“有人想要收費,我們主持不讓,要像舊社會的寺院一樣不收費,我們廟裡多餘的供品還常常送給揚州的小廟呢。”老太太說:“我在這裡做義工。”大悲樓的最西側一間房和中間大殿一堵牆隔開,陳設簡單,是義工午休的地方。


遊揚州觀音禪寺

大悲樓是寺院最高處。憑欄望去,西面是一個院落,院落後露出半截大明寺的棲靈塔,西南面觀音別院裡的一大棵金桂開的正豔,隨風傳來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正前方是圓通寶殿的屋脊,彷彿觸手可及。遠看觀音禪寺像一個城堡,歷史上還真建過城堡。隋煬帝曾經在此建過迷樓,隋亡樓毀。南宋奸相賈似道守揚州在迷樓舊址建摘星樓,明朝改名為鑑樓。聽說鑑樓位於圓通寶殿的東側,我往東眺望,只看到一個小院落,和層層疊疊的黛瓦,屋脊,又有一堵大殿牆擋住了我的視線,又無人指點,看不出哪座是鑑樓。我想眺望寺北,徵得老太太同意,進義工休息室推窗看寺院北側,那一帶是鬱鬱蔥蔥的密林,林裡隱藏著村莊,傳來陣陣鴨、鵝、狗叫聲。老太太看我感興趣,就把義工臥室通往大悲樓的小門打開,笑著說:“可以進去看看。”我感激地道謝並走進去,空蕩蕩的大殿裡,只有我和千手觀音,屋內沒有燈光,陽光從門窗微弱的透進來,灑在殿裡,柔和而清淨,第一次一個人離菩薩這麼近,突然感到震撼和激動,內心猶如照進一束光芒。

般若堂東南側配殿,敬奉地藏王菩薩,西南側配殿敬奉觀音菩薩,三個殿和前面的圓通寶殿又成了一個院落。觀音禪寺雖然佔地面積小,卻別有洞天,樓閣後還是樓閣,院落連著院落,屋脊壓著屋脊,層層疊疊,很美。

下樓坐在般若堂前的石階上休息,喝點飲料。廟裡很少看到和尚,正好一位出家人路過,我給他打招呼,他微笑著留步。我問他:“請問是不是佛學院畢業的?”他說:“不是,我是河北農民,出家不久。”我又問:“聽說你們過午不食,為什麼?” “真正修行的人一天只吃兩頓飯。午後,是牲畜進食的時候,晚上是鬼魂進食的時候。”他指了指自己的喉嚨說:“餓鬼看到人吃飯會嗔怒,會喉嚨冒煙而痛苦。”真是我佛慈悲。

我又問他:“為什麼只剃光頭,不像電影裡那樣點幾個點呢?”他笑了,說:“沒出家之前,我也以為出家人頭上都要點戒點的,出家了才知道不是這樣。不過我只是沙彌,沒有受戒,還不是比丘(和尚),很多事也不懂。”看他很真誠地給我講解這麼多,想請他喝飲料,問:“ 你可以喝飲料嗎?”他連忙雙手合十,說:“謝謝哥。”我一愣,他也發現錯了,趕緊說:“謝謝施主。””又說:“可以喝,不過我是沙彌,不能私自收施捨,您可以放在供桌上,我們寺院統一收起來,分給大家喝。”我向沙彌道謝。

辭別沙彌,剛走幾步,碰到一位穿著破舊僧袍的大和尚,問把飲料供奉到哪裡。他說:“放在觀世音菩薩前的供桌上吧。”我就折身回去放下飲料,突然,有人伸手遞給我兩個桔子,我嚇了一跳,問:“幹嘛?”回頭一看是大和尚,他說:“給你吃,剛從供桌上拿下來的。”看我吃驚,又說:“供奉過菩薩了,可以吃的。”我感激地接過橘子。

般若堂的西隔壁是個單獨的院落,北側的大殿裡敬奉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佛東面是文殊菩薩,西面是普賢菩薩,還有眾多侍從。院落西側是兩層的香光閣,不對外開放。

香光閣北面有向下的走廊通往後院。後院宛若世外桃源,有大片的田地,看到有男男女女在種菜,大吃一驚。和他們攀談才知道,他們是附近信佛的人,有義工也有居士。後院還有一個大池塘,名天池,傳說清代乾隆皇帝曾取天池的水泡蜀崗茶。後院有廚房,還有幾間客房,居士可以免費食宿。“在這裡走走可以,不要去寮房”。 他們告誡,“寺院裡只有沙彌可以來回走動,師父都在閉門修煉,不要打攪。”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只在珈藍殿裡遇到一位反覆誦經的老僧,還有那個大和尚和沙彌。正好剛才遇到的那位沙彌過來,遠遠向我點頭微笑。


遊揚州觀音禪寺


遊揚州觀音禪寺

出後院,過敬奉毗盧遮挪佛的院子,沿圓通寶殿西側的走廊往山下方向走到西苑。西苑是個帶圍廊的花園,桂花飄香,有一方小蓮塘,塘旁有個古老的兩層八角亭,亭旁有看雲軒,裡面敬奉西方三聖,是誦經的地方。

遊玩西苑,走西邊出口下山,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我就停下來,很快跟上來一位回家的義工,她問:“你剛才和我們主持談的什麼?”“主持?”我一愣。“剛才和你談話的師傅是寺裡的主持法融法師啊。”我大吃一驚,好一位衣著簡樸、目光慈善、純淨的大師!

我去過江河南北許許多多城市,也去過這些城市裡許多多多寺院,發現很多著名寺院商業氣息太濃,宛若公司。揚州觀音禪寺卻不這樣,是佛教徒真正清修的寺院,到此不但能感觸到歲月的滄桑和厚重,更能感受到心靈的平靜和震撼!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觀音山山靈,被稱作“第一靈山”。聽揚州人說:“每年農曆六月十九,來觀音禪寺燒香隊伍有數里長。”

揚州觀音禪寺是真寺院,很值得看看。


遊揚州觀音禪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