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时隔20年再看《孝庄秘史》,依然戳动人心,不论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物形象都极其鲜活。原本大玉儿与多尔衮是一对神仙眷侣,遗憾的是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一个为爱一生,一个以大局为生,最终走向陌路。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得知多尔衮的死讯后,大玉儿默默流泪:“一个我深爱了一生,影响了我一生的男人,他都没有跟我说一声,他就死了,而我竟吝啬到不能为他流一滴眼泪。这次是真的了,任凭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也不会回来了。”


虐恋的开始——“我想等我的萨哈达,敖包相会”

大玉儿是草原上最不同寻常的女子。

她热爱蓝天白云,热情火辣,眼睛忽闪忽闪,策马扬鞭,潇洒恣意。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两人第一次相遇时,所有男人在大玉儿身后追逐,都想获得与草原明珠亲近的机会,最后玉儿从天而降,落在多尔衮的马背上。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原本两人恰似“金风玉露”,胜过人间无数。

可是此时的玉儿被预言一定会嫁给一国之君,成为国母。历史的车轮一步步往前进,大玉儿和多尔衮只能被洪流裹挟着向前进。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皇太极为了皇位,逼死多尔衮的额娘;为了皇位,他绝不允许大玉儿嫁给别人。恰逢多尔衮被人陷害、从战场传来死讯。玉儿心碎,为了护住多铎周全,为了给心上人报仇,她放下了随多尔衮去的念头,嫁给皇太极。

其实细想,究竟玉儿进宫,报仇的成分占据多少,不一定。临嫁前,姑姑哲哲来教导她,让她以大局为重,切不要连累整个科尔沁的荣光——这大概是心死后的玉儿最想做的事。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可能也是从此刻开始吧,她对多尔衮的爱就戛然而止了。她此后的人生,只有江山、大局、孩子。

多尔衮大难不死,逃生归来,没想到额娘去了,最心爱的人嫁给了仇人。

他唯有一句:“玉儿用一生殉我,我也用一生殉她。”然而多尔衮这一生,终究是错付了。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其实进宫后的玉儿,没有为多尔衮报仇。她有自己的清高,她认为后妃不能干政、她不愿意臣服皇权、她对所有事情都那样周全。“以大局为重”,从她嫁给皇太极的那一刻,这句话胜过了千万情感。

她用对皇太极的“恍惚”与“不上心”来纪念自己死去的爱情,但仅此而已。


浮沉中的遥望——“你不要去,我不忍心”

后来,玉儿想要个孩子。

她想在这冰冷的宫里留下一丝慰藉——大玉儿已经接受自己的命运,正视自己的人生。她能在多尔衮大婚当夜念书以求平静,却不能在姐姐海兰珠入宫封妃之后从容坦然。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自从有了福临,多尔衮在玉儿心中,已经相隔千万里。

这一点,洪承畴事件上足以验证:

皇太极入关,派人劝降洪承畴未果,想到了美人折腰的法子,而聪慧的大玉儿是最好的选择。


她不愿意,姑姑劝告,她也不愿意。多尔衮托人带来一句:我不忍心,你不要去

可玉儿到底还是去了——皇太极以儿子福临相要挟,为了孩子,她扮成洪承畴的爱慕者,手持浊酒款款而至,柔声细语字字诛心。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那时候的玉儿,已经不再为了多尔衮做出任何改变。

多少次多尔衮的“不舍”,还是没能拦住大玉儿的决心。起初是玉儿斩断的是所有人对福临的质疑,最后,玉儿斩断的是与多尔衮的一丝丝情谊。


渐行渐远——“短折而死,玉儿,我们这样的情分,你咒我”

后来,小皇帝福临即位。玉儿成了皇太后,而多尔衮成了摄政王。

两人独处时,玉儿还是对多尔衮嗔笑撒娇,然而那已经不再是年少时的爱了。

她的心里对多尔衮是忌惮、是防备,而多尔衮依然将玉儿视作青梅竹马。


大玉儿说:“你十四叔会护着你的。”一句话,隔绝了她与多尔衮的距离:请你护住我们儿子,我们的感情,也就到这了。

多尔衮从头至尾追求皇权,不过是为了心爱的人,起初是为了额娘弟弟的周全,后来为了心爱的女人。

尽管多尔衮对玉儿的疏离感到苦涩,依然回头桀然一笑:“我要把江山献于你的宝座之下”。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玉儿已经是庄太后了,她不再是马背上潇洒快意的玉格格,她明明知道多尔衮只想要一颗真心,却从来不作正面回应。

他以为天下这份大礼是她想要的,他在皇太极死后有数次机会自立为王,全都为了这段情,放弃了。只因当时苏茉儿送来大玉儿的荷包:“荷包没有江山重,却是我的一片真心。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玉儿已经成为一个母亲,而多尔衮依然是草原上那个少年。


是什么时候开始,多尔衮的心慢慢变凉?

大抵是他求玉儿下嫁,想为自己加上皇父摄政王的称号,而玉儿的第一反应不是成全他的一片赤诚,反倒怀疑他这样做的目的。

多尔衮憾而喟叹:“我要的只是一个女人。”

他到底没等到,就妥协了。

大玉儿不是天生的国母,却是多尔衮天生的克星。

最初她爱他,但她更爱科尔沁部族。后来她爱他,但她更想顾全整个江山。最终,她爱他,但她更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不能苛责玉儿的选择,正如我们不能苛责原本可以成为一代贤帝的多尔衮为了一段情埋葬自己的一生。


永远离别——“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不会再回来了”

两人年纪见长,越发疏离。有一次,多尔衮不顾一切地抱住她。玉儿并未感动落泪,而是震惊、不知所措。

在福临即位后的很多年,玉儿对多尔衮,始终是柔肠百转地捏住七寸,不抓也不放。她时常指责多尔衮没有良心,时刻提醒对方,曾经允诺自己保护儿子的江山。她甚至对曾经最心爱的人用了最多的算计和反击。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最后那夜,两个人同乘一匹马,多尔衮不死心:若我与福临同时遇到危险,你只怕会救他吧。

玉儿说:是的,是的,可是多尔衮,我会和你一起死。

可惜,最后多尔衮死了,福临鞭尸,她却连一声制止,一滴眼泪也没有。


多情如同多尔衮,喃喃自语:“玉儿,我爱了一辈子的玉儿,追魂索命的玉儿。该我的,我为何一样也讨不回来?”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他不认,可也只能认了。

玉儿骑马将他孤零零地丢在旷野上,恰如两人的处境一般。唯一讽刺的是那轮皎洁的月亮,依然正正好的圆着,缺的不过是两个相爱的人再也不全的沧海初心。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再后来,多尔衮身穿白袍死于战场,他微笑倒地,手握着大玉儿的荷包,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想:“我最爱的玉儿,终于可以放心了。”


结语

其实很多次,多尔衮明明可以不面临这样的结局。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皇室里大多情种,皇太极之于海兰珠,福临之于宛如,多尔衮之于大玉儿。

如果他爱得清醒一些,不奢求玉儿的真心,做一个逍遥散人,或者自立为帝、囿住玉儿,他都能活的好好的。可惜他不愿意自己心爱的女人受委屈,他更不愿意自己爱了一辈子的女人怨恨自己半分。


在无数个战场漆黑的夜里,多尔衮就那样定定地看着月亮,面前篝火浮现玉儿的面庞。玉儿是他的魂,他的药,他的力量之源,他的定海神针。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最后一别,他知道,他的心去了,他的命去了,这段感情到底是去了。


最后的笑容最释然:聪明如多尔衮,知道自己的死能让大玉儿全然释怀戒备,仅仅以“玉儿”而不是“孝庄”的初心来怀念自己。


他爱过的那个玉儿,早已经在江山与孩子中迷失,死在记忆中。

这一去,便是团聚吧。

重温《孝庄秘史》:“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你都不会回来了”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看不见你的眼睛,是否会藏着泪光”

“我没有那种力量,想忘也终不能忘,只等到漆黑夜晚,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