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一、大將王寅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尚書-王寅

王寅,《水滸傳》的人物,方臘麾下大將,文武雙全,官拜南國尚書,慣使一條鋼槍,神出鬼沒,歙州大戰時,設計殺掉梁山的聖水將軍單廷圭、神火將軍魏定國,歙州城破之時,王寅殺出重圍,連殺李雲、石勇,後被孫立、黃信、鄒淵、鄒潤、林沖聯手殺死。

王寅,頗通文墨,精通謀略,方臘加封做了文職,官爵是兵部尚書,管領兵權之事。王寅原本是歙州山裡石匠出身,慣使一條鋼槍,這條槍神出鬼沒,萬夫莫擋。坐下有寶馬良駒名喚轉山飛,這匹寶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因為位高職重,王寅在戰場上拼殺的機會並不多,在歙州大戰,他敗中求勝,設計坑殺掉了梁山的聖水將軍單廷圭、神火將軍魏定國。城破之時,他單槍匹馬往外突圍,槍起馬到,馬踩擋道的李雲;石勇截住廝殺,數回合之內就枉送了性命。王寅又奮勇力敵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將,並無懼怯。直至又加上豹子頭林沖,五人合力才將王尚書亂戳殺死。由此可見王尚書武功之高堪稱方臘帳下之翹楚也。

摘自原著:卻說王尚書正走之間,撞著李雲,截住廝殺。王尚書便挺槍向前,李雲卻是步鬥。那王尚書槍起馬到,早把李雲踏倒。石勇見衝翻了李雲,便衝突向前,急來救時,王尚書把條槍神出鬼沒,石勇如何抵當得住?王尚書戰了數合,得便處把石勇一槍,結果了性命,當死。城裡卻早趕出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將,截住王尚書廝殺。那王寅奮勇力敵四將,並無懼怯。不想又撞出林沖趕到,這個又是個會廝殺的,那王寅便有三頭六臂,也敵不過五將。眾人齊上,亂戳殺王寅,可憐南國尚書將,今日方知志莫伸。

二、國師鄧元覺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國師-鄧元覺

鄧元覺,明清小說《水滸傳》中方臘麾下頭領,江南方臘國國師,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帥之一,歙州僧人,名號寶光如來,法名元覺。使一條50多斤渾鐵禪杖。鄧元覺武功精湛,曾與魯智深大戰50多回合不分勝負。在睦州被花榮一箭射中面門落馬後被梁山軍殺死。

鄧元覺首登場於“寧海軍宋江弔孝,湧金門張順歸神”一回(百二十回本第114回,百回本第94回,其他版本回目順序各異),宋江率梁山好漢前往江南征討方臘,攻下蘇州、秀州,準備攻打杭州。從秀州降將段愷口中得知杭州寧海軍軍力部署:方臘大太子方天定鎮守,共有7萬餘人馬,有四大元帥和二十四位將軍共二十八位戰將。鄧元覺就是其中一位元帥。

梁山大軍分三路進攻杭州,方天定派護國元帥司行方率薛斗南、黃愛、徐白、米泉支援德清州;鎮國元帥歷天潤率歷天佑、張儉、張韜、姚義支援獨松關;南離元帥石寶率張道原、趙毅、冷恭、王仁、溫克讓、吳值、廉明、鳳儀與宋江主力部隊作戰;鄧元覺則鎮守杭州。宋江兵鋒直指臨平山,秦明、花榮斬殺王仁、鳳儀。宋江部隊過皋亭山,駐紮東新橋,派水陸三路人馬進攻杭州,但懷疑南軍有詐,沒有貿然進攻,派關勝、花榮、徐寧、郝思文輪番出哨。徐、郝遭遇埋伏陣亡。張順從湧金門潛入杭州失敗,陣亡。宋江在西陵橋祭奠張順,派部隊埋伏左右,南軍中計慘敗。宋部進攻東門,鄧元覺與魯智深交戰50回合不分勝負。方天定說:“只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鬥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便宜與寶光和尚。”石寶說:“小將也看呆了,不曾見過這對敵手。”宋部進攻北門,石寶率軍抵擋。武松恐魯智深有失,挺兩柄戒刀支援魯智深,鄧元覺見對方兩個人打自己一個人就退下了。方天定手下貝應夔迎戰武松,被武松輕易斬殺。此後數日,宋江與盧俊義會和,共同攻打杭州,未能成功。索超、鄧飛、劉唐、鮑旭陣亡,廉明被鮑旭斬殺。解珍解寶發現方軍糧船,在當地村民配合下宋江派凌振、李勇等人混進隊伍,裡應外合。杭州破城,方天定被附體了張順魂魄的張橫殺死。鄧元覺、石寶等人逃至富陽縣,睦州的右丞相祖士遠派白欽、景德率1萬人支援。

宋軍久攻烏龍嶺不下,阮小二、孟康、段景住、解珍、解寶陣亡。鄧元覺前往清溪洞朝見方臘請求增兵,被拒。宋軍尋訪百姓找到小路,直插睦州。鄧元覺主張救援,石寶拒絕,鄧元覺獨自率領五千人救援。宋江繞到嶺後,沒有先打睦州,而是先攻打烏龍嶺,鄧軍與其相遇。秦明與鄧元覺交戰,詐敗,眾軍潰散,鄧元覺來捉宋江,花榮埋伏在一邊,等鄧元覺靠近,覷得親切,朝著面門一箭射中鄧元覺,鄧元覺落馬後被梁山軍殺死。

摘自原著:且說宋江軍馬攻打東門,正將朱仝等,原撥五千馬步軍兵,從湯鎮路上村中,奔到菜市門外,攻取東門。那時東路沿江都是人家村居道店,賽過城中茫茫蕩蕩田園地段。當時來到城邊,把軍馬排開。魯智深首先出陣,步行搦戰,提著鐵禪杖,直來城下大罵:“蠻撮鳥們出來!和你廝殺!”那城上見是個和尚挑戰,慌忙報入太子宮中來。當有寶光國師鄧元覺,聽的是個和尚勒戰,便起身奏太子道:“小僧聞梁山泊有這個和尚,名為魯智深,慣使一條鐵禪杖。請殿下去東門城上,看小僧和他步鬥幾合。”方天定見說大喜,傳令旨,遂引八員猛將,同元帥石寶,都來菜市門城上看國師迎敵。

當下方天定和石寶在敵樓上坐定,八員戰將簇擁在兩邊,看寶光國師戰時,那寶光和尚怎生結束?但見:穿一領烈天猩紅直裰,緊一條虎筋打就圓絛,掛一串七寶瓔珞數珠,著一雙九環鹿皮僧鞋,襯裡是香線金獸掩心,伏手使錚光渾鐵禪杖。

當時開城門,放吊橋,那寶光國師鄧元覺,引五百刀手步軍,飛奔出來。魯智深見了道:“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廝出來!灑家教那廝乞俺一百禪杖。”也不打話,輪起禪杖便奔將來。寶光國師也使禪杖來迎。兩個一齊都使禪杖相併。但見:

嫋嫋垂楊影裡,茸茸芳草郊原。兩條銀蟒飛騰,一對玉龍戲躍。魯智深忿怒,全無清淨之心。鄧元覺生嗔,豈有慈悲之念。這個何曾尊佛道,只於月黑殺人。那個不曾看經文,惟要風高放火。這個向靈山會上,惱如來懶坐蓮臺。那個去善法堂前,勒揭諦使回金杵。一個盡世不修梁武懺,一個平生那識祖師禪。

這魯智深和寶光國師鬥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天定在敵樓上看了,與石寶道:“只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鬥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兒便宜與寶光和尚。”石寶答道:“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

三、南離大將軍石寶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南離大將軍-石寶

石寶,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方臘麾下四大元帥之一,福州人氏,被稱為“南離大將軍”。使一口劈風刀和一顆流星錘,接連擊殺前來征討的梁山軍隊的索超、鄧飛、燕順、鮑旭、馬麟五員將領,還擊敗小溫侯呂方,多次和關勝交手。後烏龍嶺兵敗,石寶怕被俘受辱,於是自刎身亡。

石寶出場於《水滸傳》的“寧海軍宋江弔孝,湧金門張順歸神”一回(百二十回本第114回,百回本第94回,眾簡本回目順序各不同),書中講到被宋朝招安的梁山大軍到江南征討方臘,打下蘇州之後,往秀州進發,秀州守將段愷投降,宋江問起段愷關於仍在方臘軍手中的杭州的情況,段愷便說杭州由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守把,部下有七萬餘軍馬、二十四員戰將、四個元帥。其中一個元帥,便是福州人石寶,慣使一個流星錘和一把名為“劈風刀”的寶刀。

方天定召集眾將,在行宮議事。原來方天定手下有二十八員將領,其中石寶、鄧元覺、厲天閏、司行方四個為元帥,石寶就是元帥之一。方臘又給這四人加封大將軍稱號,石寶的稱號是“南離大將軍”。

迎戰大軍:

杭州是方臘政權的屏障,方天定說,梁山大軍分三路進攻杭州,南軍也應兵分三路迎戰,於是分派厲天閏、司行方去獨松關、德清縣救應,石寶則引八員首將,總軍出郭迎敵大隊人馬。

宋江帶兵已到杭州城附近的臨平山,石寶手下將領王仁、鳳儀迎擊梁山將領秦明、花榮、朱仝、徐寧、黃信、孫立,被擊敗,二將陣亡。石寶帶兵退回城去。

第二天,宋江又兵分三路,夾攻杭州,但因懷疑南軍有計,不敢貿然進攻,徐寧、郝思文在出哨過程中身亡。張順從西湖湧金門潛入城中失敗,被射下箭弩亂石打死。

宋江在湖邊祭奠張順,暗中又派諸將埋伏。南軍果然來捉宋江,卻正中其計,被埋伏的梁山眾將打得慘敗。宋江攻打杭州東門,鄧元覺出城對戰魯智深,石寶此時便與方天定在城上觀戰。方天定對魯智深的武藝大為讚賞,石寶也表示“看得呆了”。 武松恐魯智深有失,挺兩柄戒刀支援魯智深,鄧元覺見對方兩個人打自己一個人就退下了。方天定手下貝應夔迎戰武松,武松輕易斬殺貝應夔繼而接魯智深回來。

這時,飛馬報告北關門又有軍到城下,石寶慌忙起身離開。

鏖戰杭州

石寶帶著流星錘、劈風刀上馬到北關門出戰。與關勝鬥到二十餘合,石寶回馬便走,關勝認為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又怕他用計,就不追趕。

盧俊義與宋江已合軍一處,一同夾攻杭州城。石寶出城來戰,與他對陣的是索超,猛戰了不到十合,石寶詐敗,回馬便走,索超追趕,石寶突然用流星錘將他打下馬去。

梁山軍中鄧飛來救索超,又被石寶一刀砍成兩段。

吳用認為城中有石寶這樣的猛將,只能智取,不能力敵,於是定了計,引石寶出城,趁機攻城。宋江依計而行,關勝在城外鬥石寶,鬥不到十合就退。梁山大軍聽見凌振號炮,就一齊攻城,結果不僅不成,還導致劉唐陣亡。

宋江等人都十分焦急,李逵、鮑旭、項充、李袞要去捉石寶報仇。石寶帶將領吳值、廉明出城迎戰,李逵衝上前砍斷石寶馬腳,石寶迅速跳下馬,到馬軍群裡躲起來。鮑旭斬了廉明,又衝進城門裡,結果被伏在城門裡的石寶一刀砍做兩段。

解珍、解寶發現南軍糧船,在當地村民配合下宋江派凌振等人混進隊伍,裡應外合。杭州破城,方天定被附體了張順魂魄的張橫殺死。

不屈頑抗

杭州被攻下之後,石寶等人退守富陽縣,睦州的右丞相祖士遠派白欽、景德率1萬人支援。宋江帶兵攻打富陽縣,石寶五十合打敗呂方,郭盛、朱仝又接連來夾攻,石寶抵擋不住,又退到桐廬縣。接著桐廬縣被梁山人馬攻打,石寶又與鄧元覺等上烏龍嶺防守。

阮小二、孟康在水戰中陣亡。

解珍、解寶上烏龍嶺欲防火結果失敗並被南軍殺死。宋江要取回在烏龍嶺陣亡的解珍、解寶的屍首,正中了石寶計策,伏兵包圍了宋江軍馬,卻又被花榮、呂方、李逵、魯智深、武松等殺散,石寶退回嶺上。

鄧元覺到清溪縣請方臘派救兵,被拒絕,只得到睦州的少量軍馬。石寶無奈,只能堅守烏龍嶺關隘。梁山軍隊通過當地老漢引路,偷偷過了烏龍嶺。眾將恐睦州有失,要去救應,石寶拒絕,稱既然方臘不派援軍來,他也不去救應,只堅守此處關隘。鄧元覺只能自己帶人去救應,結果被花榮射殺。

後來宋江帶兵攻下了睦州,石寶仍在烏龍嶺堅守並頑抗,期間梁山將領馬麟被南將白欽一標槍標下馬,石寶一刀將馬麟砍成兩段,梁山將領燕順也被石寶用流星錘殺死。石寶得勝後,打算與白欽帶兵進攻睦州。

人物結局:宋江怕石寶來攻,就派關勝等將帶兵殺向烏龍嶺。同時童貫手下王稟等的大隊宋軍也攻上了烏龍嶺。石寶見已經沒有去路,怕被捉了受辱,於是用劈風刀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四、護國大將軍司行方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護國大將軍-司行方

司行方,小說《水滸傳》中江南方臘國杭州四個元帥之一,護國大將軍,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的部下。

當接受招安的梁山人馬進攻德清縣時,他奉命去抵抗,並在激戰中將梁山將領雷橫斬於馬下。後來兵敗,被追逐到在水裡淹死。

他在德清縣南門外,三十回合就斬掉了梁山水泊步兵統領裡的步軍頭領插翅虎雷橫(宋江看呼延灼部內,不見了雷橫、龔旺二人。呼延灼訴說:“雷橫在德清縣南門外,和司行方交鋒,鬥到三十合(百回本是20回合),被司行方砍下馬去。”),司行方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了。可不久便因為兵敗墜水而亡,沒有來得及展示更多的本領(“三軍路上,到得奉口,正迎著司行方敗殘軍兵回來。盧俊義接著,大殺一陣,司行方墜水而死,其餘各自逃散去了”)。

五、南國第一名將方傑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南國第一名將-方傑

方傑,《水滸傳》的人物,方臘之侄,手持一枝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被方臘稱作南國第一名將。曾在杜微飛刀的幫助下,陣斬梁山猛將霹靂火秦明,後連鬥關勝、花榮,李應、朱仝也上陣夾攻,撥馬回陣時,又受到臥底柴進和燕青的攻擊,下馬逃命時被柴進一槍刺中繼而燕青趕上一刀殺死。

方臘的侄子,常用的兵器是一枝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號稱南國第一名將 。他年紀後生,精神一撮,一枝戟使得精熟,與秦明連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在助手杜微飛刀的幫助下,一戟將霹靂火秦明聳下馬去,使秦明死於非命。在最後一戰中,方傑戰關勝不過十數合,宋江又遣花榮出陣,雙戰方傑。方傑力敵二將的夾攻,雖然毫不害怕和難見輸贏,但是隻能招架和躲閃。李應、朱仝又驟馬出陣,併力追殺。見四將來夾攻,方傑這才撥轉馬頭回去。卻被臥底的柴進截住了退路,方傑下馬逃命,讓柴進一槍戳中,燕青趕上一刀結果了性命。

人物戰績,摘自原著:

戰秦明

南軍陣上,方傑橫戟出馬,杜微步行在後。那杜微橫身掛甲,背藏飛刀五把,手中仗口七星寶劍,跟在後面。 兩將出到陣前。宋江陣上霹靂火秦明,首先出馬,手舞狼牙大棍,直取方傑。那方傑年紀後生,精神一撮,那枝戟使得精熟,和秦明連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傑見秦明手段高強,也放出自己平生學識,不容半點空閒。兩個正鬥到分際,秦明也把出本事來,不放方傑些空處。卻不提防杜微那廝,在馬後見方傑戰秦明不下,從馬後閃將出來,掣起飛刀,望秦明臉上早飛將來。秦明急躲飛刀時,卻被方傑一方天戟聳下馬去,死於非命。可憐霹靂火,滅地竟無聲。方傑一戟戳死了秦明,卻不敢追過對陣,宋兵小將急把撓鉤搭得屍首過來。宋軍見說折了秦明,盡皆失色。雖有杜微飛刀相助,但若無真才實學,怎能力敵梁山五虎將之一的秦明並殺之?且年紀輕輕,武藝已如此高超,著實厲害。

戰四員虎將

且說皇侄方傑爭先縱馬搦戰。宋江陣上,關勝出馬,舞起青龍刀,來與方傑對敵。兩將交馬,一往一來,一翻一復,戰不過十數合,宋江又遣花榮出陣,共戰方傑。方傑見二將來夾攻,全無懼怯,力敵二將。又戰數合,雖然難見輸贏,也只辦得遮攔躲避。宋江隊裡,再差李應、朱仝驟馬出陣,併力追殺。方傑見四將來夾攻,方才撥回馬頭,望本陣中便走。

六、鎮國大將軍厲天閏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鎮國大將軍-厲天閏

小說《水滸傳》中方臘麾下頭領,江南方臘國四大元帥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鄧元覺、石寶、司行方。),杭州的守將,來鎮壓方臘起義的宋軍進攻獨松關時率軍支援,殺死周通和張清,擊敗左臂受傷的董平,獨松關失陷時被宋軍主帥盧俊義殺死。

人物經歷:任鎮國大將軍,四大元帥之一。接連殺死周通和張清,厲天閏在兵潰之時,與盧俊義大戰三十回合,心態失衡,被盧俊義挑於馬下。鎮國大將軍厲天閏,初次出場為弟報仇突襲梁山軍,一刀斬掉周通;李忠帶傷走了。十個回合殺敗左手負傷的雙槍將董平。厲天閏最出彩的是藉著松樹的掩護,一槍搠倒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的沒羽箭張清。厲天閏在兵潰之時,與盧俊義大戰三十回合,被盧俊義挑於馬下。

故事摘錄:關上走下厲天閏、張韜來交戰。董平要捉厲天閏,步行使槍,厲天閏也使長槍來迎,與董平鬥了十合。董平心裡只要殺,爭奈左手使槍不應,只得退步。厲天閏趕下關來,張清便挺槍去搠厲天閏。厲天閏卻閃去松樹背後,張清手中那條槍,卻搠在松樹上。急要拔時,搠牢了,拽不脫,被厲天閏還一槍來,腹上正著,戳倒在地。董平見搠倒張清,急使雙槍去戰時,不提防張韜卻在背後攔腰一刀,把董平剁做兩段。

七、小養由基龐萬春

《水滸傳》方臘手下的那些超級戰將

小養由基-龐萬春

龐萬春,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江南方臘部下的大將,由於善用弓箭,綽號“小養由基”(電視劇中為“九天飛龍”)。在與梁山軍交戰時,龐萬春帶兵把守昱嶺關,曾親自或由其部下射死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歐鵬七人。最後劫寨失敗,被湯隆活捉後被殺,一生就此結束。

人物背景:

龐萬春出場於《水滸傳》第一百一十八回(百回本為九十八回,眾文簡事繁本回目各不同)“盧俊義大戰昱嶺關,宋公明智取清溪洞”。書中介紹他是“江南方臘國中第一個會射弓箭的”,綽號“小養由基”。養由基乃是春秋時期楚國的神射手。龐萬春帶了兩個副將,雷炯和計稷,部下五千人馬,把守昱嶺關。

箭射史進:

梁山人馬以宋朝軍隊的身份,征討方臘,戰事已經進行過半,杭州已被攻陷,宋江與盧俊義決定分兵,分別攻取睦州、歙州,盧俊義抓鬮抓得歙州。於是盧俊義部領正偏將校共計二十九員,隨行軍兵三萬人馬,啟程前往歙州。而攻取歙州之前,要先拿下昱嶺關。

盧俊義軍隊到達昱嶺關前,命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六人騎馬出哨,並帶領三千步軍。眾將來到關下,一個對方士兵都沒有發現,史進感到疑惑,便與諸將商議,話沒說完,就看見關上豎著一面彩繡白旗,龐萬春就站在旗下。這是龐萬春第一次正式在書中露面。

龐萬春看見史進等人,就大笑著罵他們,說梁山眾人是“掯勒”宋朝招安誥命的“草寇”,又聲稱要與花榮比箭。話未說完,先射了一箭下來,正中史進,將他攧下馬去,其餘五將一齊急忙把史進“救得上馬”。

射殺五將:

五將把史進救上馬退回,又聽見山上一聲鑼響,原來是龐萬春事先在松林中佈置好的弓箭手,一齊放箭,五將這時便顧不得史進,各自逃命去了,轉過山嘴,正遇上對面兩邊山坡上的龐萬春副將雷炯、計稷及他們的部下,兩邊的弩箭雨點般射下來,那五人加上史進全部被射死(史進應在中龐萬春那一箭時已陣亡),而三千步卒只剩下百餘人逃出。

失昱嶺關:

遭受如此挫敗,盧俊義只能聽從朱武建議,派時遷去探路。時遷在山中遇到一名老和尚,得到其指點,知道了通向龐萬春寨後的小路。盧俊義因此可以帶兵放火開路,林沖、呼延灼等藉著時遷在關上放火、放炮驚嚇對方的機會,搶佔了關頂,雷炯、計稷都被活捉。龐萬春自己則逃走。昱嶺關因此失守。

射殺歐鵬:

龐萬春敗退到歙州,直至行宮,向皇叔方垕報告情況,方垕聽了大怒,尚書王寅建議讓龐萬春將功贖罪,方垕同意,便派五千兵跟龐萬春出城迎敵。

盧俊義帶兵來到歙州,龐萬春與歐鵬對戰,鬥不過五合,龐萬春敗走。歐鵬縱馬去追趕,被龐萬春背射一箭,歐鵬綽箭在手,繼續追趕,龐萬春又射出第二枝箭,將歐鵬射下了馬。城上尚書王寅、侍郎高玉見龐萬春得勝,帶兵趕殺出來,大敗宋軍。

人物結局:

宋軍後退三十里下寨。王寅、高玉與龐萬春商議劫寨。到寨前高玉發現對方可能有計,龐萬春卻認為不必擔心,於是兩人帶兵劫寨,果然中計,高玉陣亡,龐萬春逃得性命,卻被湯隆用鉤鐮槍拖倒馬腳,從而被活捉。

龐萬春最後被盧俊義部下眾將割腹剜心,祭獻歐鵬、史進等,首級被解赴張招討軍前去了。龐萬春的一生就此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