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張道士給寶玉提親的姑娘是誰?賈母真的不知道嗎?

K896067043


張道士給寶玉提親一事,出現在書中第二十九回。適逢賈母領著眾姑娘奶奶們在清虛觀打醮,賈珍攙著張道士來向賈母請安。在與賈母互致問好和聊天的過程中,張道士因見寶玉越發長得像當年的榮國公,便向賈母提及想給寶玉提親一事:



“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長得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提親了。若論這小姐的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但不知老太太怎麼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老太太示下,才敢向人去說。”

細細咀嚼張道士這番話,我們會發現他所言的小姐倒像薛寶釵的樣子。“十五歲、模樣又好、聰明智慧、根基家當”等等,這些都特別符合眾人眼中的寶釵形象。第二十二回就已交代寶釵過了十五歲的生日。可書中並沒有文字描述過張道土與薛寶釵或薛姨媽有過交往的事。

那麼,張道士所言就是直指寶釵嗎?其實,張道士所說的小姐並不具體指誰。他只是依葫蘆畫瓢的說了一個這麼樣的“小姐形象”。他所依的理由來自哪裡?就來自於幕後所託的這個人――元妃。

在第二十八回中,襲人就告訴寶玉:

“昨兒貴妃打發夏太監出來,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叫在清虛觀初一至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戲獻供,叫珍大爺領著眾位爺們跪香拜佛呢。還有端午兒的節禮也賞了。”

端午將至,元妃便要賈府眾人在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還送了端午賞禮。問題就出在這賞禮上:這一次,寶釵和寶玉的賞禮是一樣的,而黛玉的卻和迎春姊妹們的一樣。從這樣的賞禮安排來看,元妃是有意撮合寶釵和寶玉,成就他們之間的金玉良緣。



既然元妃中意寶釵,就會找個中間人去說合。她所找的這個人就是張道士。因為他的身份是代表官方、代表皇權,書中是這樣交代的:

這張道士雖然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曾經先皇御口親呼為“大幻仙人”,如今現掌“道錄司”印,又是當今封為“終了真人”,現今王公藩鎮都稱他為“神仙”,所以不敢輕慢。二則他又常往兩個府裡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見的。

既然,張道士與賈府淵源頗深,他代表元妃向賈母說起寶玉該與誰成親一事,是最合適的。

張道士一形容“某個小姐”,聰明的賈母是不會不知道他說的是誰,也不會不知道是誰讓張道士來說媒的。但她沒有馬上答應這件事,也沒有把事挑明。這時候,薛姨媽寶釵等人應該是在場的。所以,賈母委婉的回了這樣的話:

“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也訊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的上就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也不過幫他幾兩銀子就完了。只是模樣兒性格難得好的。”

賈母是話裡有話:她說得合情合理,不致於駁了元妃的面子,也不致於駁了薛姨媽的面子。又在暗示自己是支持寶黛的――“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的上就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也不過幫他幾兩銀子就完了。”也在提醒黛玉改一改那小性子――“只是模樣兒性格難得好的。”

這真是體現了賈母的用心良苦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