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需要什麼過程,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律師為您解答

工傷賠償需要什麼過程,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律師為您解答

職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稱為工傷,工傷一旦被認定,該員工就會得到賠償,那麼工傷賠償需要什麼過程,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接下來華律邀請梁昌柳律師為您解答。

工傷賠償需要什麼過程,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律師為您解答

問題一:"工傷賠償需要什麼過程?"

梁昌柳律師解答:

工傷賠償需要經過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工傷傷殘等級鑑定)兩個程序後,才能賠償。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通過工傷獲得賠償,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條之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做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3、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鑑定,鑑定工傷等級,如果體內有鋼釘、鋼板一類的內固定器材的,需拆除後才可以做勞動能力鑑定(除非醫生書面證明體內的鋼釘、鋼板一類的內固定器材不需要拆除,一直留著體內的情況以外),然後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

4、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鑑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勞動能力鑑定結論,必要時,做出勞動能力鑑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鑑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鑑定的單位和個人。

工傷賠償需要什麼過程,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律師為您解答

問題二:"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梁昌柳律師解答:

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是1年。

法律規定所謂“訴訟時效”,是指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的時間。相對於普通民事傷害案件而言,工傷保險爭議案較為特殊,在此類案件中,工傷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訴訟的前提是有關部門所作的工傷認定以及傷殘等級鑑定結論,否則,工傷職工將無從主張自己的權利。

受傷職工在被認定為工傷後,要及時申請勞動能力鑑定,在拿到傷殘等級鑑定結論通知書後,要及時向所在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可以按傷殘等級的大小向用人單位及工傷保險基金要求享受相關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的所有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

因工傷保險待遇引發爭議的,其申訴時效是六十日。也就是說,工傷職工在明知用人單位拒絕給付工傷保險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內,要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單位給予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旦超過這個時間,且無“其他正當理由”的,仲裁委將不予受理,工傷職工的權益將難以得到維護。


如果您有關於"勞動糾紛"的問題想要諮詢,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和梁昌柳律師一對一在線交流。也可關注華律網官方賬號,私信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