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從古至今,在中國書壇上

大家之風姿被贊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大家之風格被競相模仿

大家之風采流芳百世

小編家裡就有一位“大家”,我的父親——吳鴻璋。尋得暑假閒暇時,小編以實習記者的身份和父親就他的書法學習之路展開了頗為深入的談話,地點便在自家閣樓,閣樓名為:臥蘭居,其意有三:一是蘭花為家鄉南靖縣縣花,二是家中盆景為清一色蘭花,三則取自《孔子家語》中“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之意。為不負此意境,我們也學著古人文風,在閣樓喝茶把話聊,這是小編第一次和父親面對面談他的書法學習之路,父親娓娓道來,我頗受啟發!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人物簡介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吳鴻璋,筆名立早,號“臥蘭先生”,1971年4月出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南靖縣文聯主席。

作品入展:

全國“鐵人杯”書法作品展優秀作品(最高獎 中國書協)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文化部)

“乾元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書協)

全國首屆“陶淵明獎”書法作品展(中國書協)

“生態大連”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書協)

“祭侄文稿杯”全國書法大展(中國書協)

“絲綢之路”全國書法作品展(中國書協)

首屆“劉禹錫杯”全國書法作品展(中國書協)

首屆“沈商文化杯”全國書畫作品展(中國書法報社)

首屆“八閩丹青獎”福建省書法雙年展 (省文聯、省書協)

“八閩丹青獎”第二屆福建省書法雙年展 (省文聯、省書協)

第三屆福建省書法篆刻作品展(省文聯)

漳州市百名書畫名家作品晉京展(省文聯)

下面小編就用“臥蘭先生”稱呼父親嘍!

年少初心,自強不息

臥蘭先生:我16歲的時候在龍溪師範求學,學校以培養小學教師為主,書法氛圍濃厚,經常派優秀學生去參加書法比賽,學校取得了挺好的成績。我在榜樣力量的引導下開始認真學習書法,慢慢也喜歡上了書法。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小編:是什麼樣的經歷促使您選擇了學習書法這條道路呢?

臥蘭先生:我當時在學校里根據老師的指導,臨摹碑帖,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挺正確的選擇,我進步明顯,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畢業後,在1992年的第五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取得了全國一等獎的成績,我開始思考,自己的興趣就是書法,須更加努力刻苦鑽研,爭取把書法變成一技之長。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小編:您是怎麼學習書法的?有沒有養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臥蘭先生:學習書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以傳統為根基,注重求古,臨摹古味較濃的碑帖,在臨摹的過程中去體會和思考古人的書寫狀態,並且要重視及時出帖,運用在日常書寫上,做到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有出處有來歷,從而實現從臨帖到創作的過渡。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小編:您在自學的過程中對您來說堪稱轉折點的人和事情是什麼?

臥蘭先生: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崔學路老師,他是《青少年書法報》的首任社長,也是當今書壇的泰斗。二十多年前,我在《青少年書法報》投稿發表作品,有幸成為他函授班的優秀學員,老師與我有不少的書信往來,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崔老師是書法名家,更是名師,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領會到學習書法以古為徒,取法乎上的重要性。對我影響很深的事情是在2010年,我去參觀市裡一位青年書法家的作品展覽,作者對於書法碑帖的理解研究和融合借鑑令人歎服,當時我就覺得自己的臨帖還過於粗淺,同他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我受了很大的觸動,回去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思考,最後給自己定下了專攻小楷的目標,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碑帖做深入臨帖學習。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崔學路,山東平原佛堂人,號佛堂玄一。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五屆書展評委,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韓國文化藝術研究院招待作家,泰國曼谷中國畫院藝術顧問等。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個人簡介

80年代初宗漢隸、顏楷,後得沈鵬先生“廣取博覽,以免拘束”的教誨,遂轉習右軍、魯公、蘇、米行草;1985年,創辦《青少年書法報》,任社長、總編輯。

藝術評價

1992年,出訪新、港、日,舉辦書展、書法講座,交流書藝;

十餘年來,全力書藝研究,隸書漸及高古蒼拙一路;楷則鍾、王、魯公;行草由王鐸、八大上朔魏晉、敦煌遺書,直顯一已天然燦爛本心;

日本《翔》雜誌主編福田祥洲評為:“中國當代新古典主義前列書家”;

歐陽中石先生贊為:“中國青少年書法發展里程碑”;

劉海粟大使贊為“福佑書壇後坤,功莫大焉”;

沈鵬先生引為“當今書壇為數不多的具有戰略思考的朋友之一”。

孜孜不倦,鐵杵成針

小編: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您曾經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臥蘭先生:我在決心專攻小楷之後,以魏晉碑帖為主,如鍾繇的《宣示表》、《力命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北朝的諸多墓誌,每天堅持臨摹數遍。我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臨帖、創作上,甚至在吃飯休息的時候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寫出我所追求的精到古雅又散淡空靈的小楷。在我不斷臨摹和思考風格多樣的碑帖後,取各家風格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都說成為一個書法家要努力一萬個小時,我在過去十幾年的基礎上,用三年時間,作品在全國性書法展中多次獲獎、入展,完成了從縣書協到中國書協會員的三連跳。別人都覺得我很幸運,通過自學還能以較快速度成材,但我覺得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艱辛還是很多的。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小編:您是屬於成長比較迅速的自學型書法家,成為中國書協會員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臥蘭先生:當然是激動啊!覺得自己從摸索方向取法、風格融合到逐漸形成自家的書法面貌,竟能做到少走彎路並且學有所成,是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同時也希望自己能繼續有所進益。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不忘初心,學無止境

小編:您現在也是小有成就了,現在的學習狀態是怎樣的?今後有什麼目標?

臥蘭先生:藝術品位的提升,不僅僅是技法的嫻熟,更是整體文化層面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我現在仍然保持著臨帖、學習國融會貫通學經典和歷代書法理論的習慣,並且在小楷、中楷、大楷風格的融會貫通方面做進一步的臨創實踐,學有餘力的話希望能學好行書和草書。我希望自己能和我敬重的崔老師一樣,志存高遠,不斷提高學養、拓寬視野,提升人格境界,聽從時代使命的呼喚,努力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合格傳承人,在書法這條路上孜孜不倦,不忘初心地走下去!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小編:最後,對於學習和傳承書法這一傳統文化您有什麼想說的嗎?

臥蘭先生: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它和漢字、國畫、詩歌、中醫學、佛道教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譬如我所喜愛的王羲之版本的《黃庭經》就是書法和中醫學、道教相結合的典範,書法和其他中國文化是相通的,所以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應該涉獵其他領域的文化,以此拓寬思路、激發創造性,在不同領域尋找樂趣才不會讓書法學習顯得枯燥!只有在傳統的根基上不斷培土、修剪枝葉,才能讓包括書法在內的傳統文化向陽生長。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聊天結束的時候,父親笑說:“活到老,學到老!” 這樣普通的一句話也的確印證了他在鑽研書法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的事實。父親的成功或許有天賦的使然,但更多的是他對書法數十年如一日的熱愛和研習。父親的成就和書壇泰斗的明月之輝相比也許只是螢蟲之光,但他用切實行動詮釋著何為堅持勤勉,小編堅信著他將會在書法學習這條路上竿頭日進!這也激勵著小編在今後學習道路上更應該不忘初心,迎難而上!

以下為臥蘭先生部分作品欣賞: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金剛經》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朱熹詩集傳序》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臨《孔子廟堂碑》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我家有“大家”,斯室有“臥蘭”

臨《黃庭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