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襄子是趙國的第一位君主,關於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趙襄子,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425年,名毋恤,趙簡子之子,為春秋時期晉國趙氏家族的一名首領,戰國時期趙國的第一位君主。在其在位期間施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促進了趙國的發展壯大。

趙襄子是趙國的第一位君主,關於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趙襄子的浮雕

趙襄子初即位

趙襄子,即毋恤,由於是其母是狄人,身份比較低微,起初併為受到其父趙簡子的重視,原來的太子伯魯才是趙簡子心目中趙國首領的合適人選,至於後來毋恤代替其成為太子,還要從當時的一名相術師——姑布子卿說起。

公元前500年,姑布子卿去見趙簡子,趙簡子遍召諸子相之,可是姑布子卿認為他們沒有一個能擔任將軍的。趙簡子很失望地說:“趙氏家族難道要衰亡了嗎?”姑布子卿回答說:“我在來時的路上見到一名您的兒子。”趙簡子於是召來毋恤,見到毋恤,姑布子卿忙起身說:“這位便是真將軍了!”簡子雖然表示其身份低賤,他也依然堅持這是天意,不可違抗。簡子為了驗證,便告訴自己的兒子們自己藏寶符於常山之上,令其去尋找,毋恤最先找到寶符,趙簡子令其上奏,毋恤說:“憑藉常山之險要攻打代國,代國可以為趙所有。”趙簡子於是知道諸子中毋恤最賢,廢掉伯魯而立其為太子。

趙襄子軍事行動

1、平定中牟

公元前476年,趙簡子薨,趙襄子繼位。在趙簡子薨而未葬時,中牟就背發生了叛趙事件。趙簡子下葬五日之後,趙襄子率兵攻打中牟,中牟城不攻而壞,左右都勸襄子趁其危難儘快攻下,而趙襄子卻說:“我曾經聽叔向說過:‘君子不貪佔別人便宜,不在別人為難的時候逼迫別人。’我將先為中牟築城,然後攻打。”中牟人聽聞趙襄子的話後備受感動,於是請降。

2、攻滅代國

趙欲並代之心久矣。趙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趙簡子死後,襄子約請代王到夏屋山相見,在宴會上,襄子暗中安排,在令人給代王敬酒時,敬酒的人用斟酒用的銅勺殺死代王,並隨即殺死其從官。代王死後,趙襄子便立即率兵攻打代國。趙襄子的姐姐泣而呼天,最後用發笄自殺而亡,趙襄子佔領代國後,將自己的哥哥,也就是故太子伯魯分封到了這裡。

3、晉陽之戰

趙簡子初即位時,晉國六卿,即韓氏、趙氏、魏氏、範氏、智氏、中行氏中,智伯的勢力最大,且智伯為人驕橫。公元前464年,智伯與韓、趙、魏氏瓜分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晉出公很生氣,向齊魯求援攻打四卿,四卿反攻出公,出公奔走齊國,未至而死,於是智伯立晉哀公。

自此之後,智伯日益驕橫,並向韓趙魏三家索要土地,趙襄子不答應,於是智伯便率領韓、魏攻打趙襄子,趙襄子退守晉陽,被三家軍隊包圍。憑藉晉陽之地的優勢,趙襄子在這裡和敵人周旋了一年有餘,後智伯借山洪暴發,引汾水灌晉陽,晉陽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在這緊要關頭,趙襄子派其相張孟談在夜裡潛入韓魏軍營求盟,韓魏受智伯要挾久矣,於是答應了同盟,韓趙魏三家攻滅智氏,並瓜分其地。

趙襄子是趙國的第一位君主,關於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趙、韓、魏三家分晉的形勢圖

趙襄子與豫讓

談到趙襄子就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豫讓。豫讓本來是中行氏的家臣,但並沒有受到重視,後來投靠智伯,得到了智伯的容寵。在趙襄子聯合韓魏兩家攻滅智伯之後,豫讓逃到了山中,嘆息道:“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智伯知我心,所以我定要為他報仇而死,否則我的魂魄將不得安寧!”

於是豫讓變更名改姓,潛入趙襄子宮中打掃茅廁,在身上帶著匕首,趁趙襄子如廁的時候行刺,可是被趙襄子及時發現,知是為智伯報仇。襄子左右想要殺死豫讓,可是襄子說:“這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我只要避著他就好了。而且智伯死後沒有後人,而其家臣卻來為其報仇,這是天下智賢人啊!”於是釋放了豫讓。

後來,豫讓第二次行刺趙襄子,他用漆塗身,吞下木炭使嗓子變啞,在街上乞討,連他的妻子也認不出他來。後趙襄子出行時,豫讓潛伏在他所要經過的橋下,可是行至橋時,襄子的馬受了驚,襄子知必是豫讓,於是便問他:“你以前不是也侍奉過範和中行嗎?他們滅亡時你不為他們報仇,為什麼一定要為智伯報仇呢?”豫讓說:“我侍奉範和中行時,他們待我就像對待眾人一樣,所以我不為他們報仇;可是智伯待我無比容寵,所以我一定要為他報仇。”趙襄子嘆息說:“唉!豫讓啊!你為了智伯做的事,足以被人銘記了,而我也寬恕過你一次了,這次我將不再寬恕你。”使兵圍豫讓。豫讓請求襄子讓自己在死前用劍擊他的衣服,就算是自己為智伯報仇了。襄子深受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豫讓拔劍三躍而擊豫讓的衣服,遂伏劍而死。

趙襄子是趙國的第一位君主,關於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豫讓刺殺趙襄子

趙襄子卒於公元前425年,其在位期間,選賢任能,平定內亂,勤於政事,與其父趙簡子並稱“簡襄之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