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被人尊重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容小觑。民族精神,文化底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而知识的力量则是由弱变强的根基,对集体而言知识就是竞争中最有利的铠甲,拥有学问不一定获得很多成就,但是没有学问在以后的社会上终将一事无成。

寒窗苦读十二载,盼的就是六月的金榜题名时,高考在每一位家长和学生心中都有着无法估量的地位,这也是人生中第一次站在最平等的地方为自己赢得未来,但是要想成功的鲤鱼跃龙门,就要为之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而对于高考本身而言也经历了一场十年浩劫。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漫漫高考路

每年聒噪的夏天,蝉声伴随着朗朗书声余音绕梁,在炎热的夏天,辛勤的汗水和压力带来的泪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襟,他们在为六月的高考拼尽全力的筹备着。现在我们国家的高考时间统一为六月的七号和八号,大家充满希望的用谐音叫做:"录取吧。"可是在1977年的第一次恢复高考确是在漫天大雪中,因此77年是唯一一次冬季高考,也可以说是时代的划分点

77年的那个冬天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那是命运的转折点,人生的希望所在古有秦朝的焚书坑儒,今有十年停滞的高考制度。

经历了十年的沉睡,终于在1977年再次站上中国的舞台,在这期盼已久的时刻到来之时,芸芸学子欢呼雀跃,人

们再一次迎来了知识和科学被尊重的时代。第一年恢复高考,学生们在寒天冻地中备考,对很多人而言那次高考的重量几乎就是整个人生,虽然是寒冬腊月但是人们的心却是炙热无比。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而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和现在大有不同,那个时候报考人员相当复杂,年龄也参差不齐,从十几岁到几十岁不等,从学生到农民也都有,而且现在的高考就是高中升大学,可是那时候只要足够有实力就可以从高中生直接考研究生。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就是直接考取的研究生。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升学率,在当今社会高考时本科升学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而当时的本科升学率只有百分之一,由此可见,刚恢复高考之时,才是精英人才提炼的最佳时期。

知识改变命运

在1977年也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因为高考上的出众而被大家认识,当然他们每个人身后都会有一段记忆深刻的故事和我们分享,刘学红就是那一年的文科考生,而且在后来还被大家定义为第一位文科女状元,记者在一次采访中,现已有六旬高龄的刘学红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43年前的那次考试,改变了她的一生,在那个时代人们始终坚信谁的力气最大谁就是最优秀的,而且在下地务工的时候人们都争相赶着劳动。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工作的越多干的活越多才会拿到更多的工分,在那个每天面朝黄土的日子里,对于这些知青们无疑是一段难熬的岁月,刘学红就是其中一位。

她甚至在那段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会不会就这样一辈子下去,直到生产队会计的女儿被报送大学才燃起的斗志,那是一个除了干活并没有任何文化知识的女孩子,却被保送到了学校。她非常不解和疑惑,唯一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落入别人首手中还是一位可以说是文盲的女孩,朋友的一番话让她醒悟了。除了努力干活挣工分,还能干什么呢?工分越多,越有可能被评为先进,然后才有资格入党,才会离大学的门更进一步。

就在人人都为了这一个宝贵名额拼尽全力的时候,命运给了这帮孩子一个最大的礼物——恢复高考。这说明人人都有机会上大学,知道这个消息后,每个人都像脱缰的野马,干劲十足,拿起书本,把落下的遗忘的知识通通复习起来,就在高考临近的最后半个月里他们上工的时候依旧手不离书,还会请假复习。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而刘学红被大家认识是因为《人民日报》上一篇她的文章《我在这斗争的一年里》,这是77年的高考作文,当时《人民日报》的地位,不是著名作家学者都是没有资格上报的,但是刘学红的作文却出现在了报刊上。虽然没有公布高考成绩,但是大家都知道上了报纸不是状元也是一个佼佼者,所以大家都叫她“文科状元”。

后来她自己才知道,她当时的语文考了99分,差一分满分,这样的成绩,在当时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付出了多少个挑灯夜战的晚上,刻苦学习改变命运可以说是刘学红一生的缩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融入大脑的过程中必然不是轻松的,但是勤奋拼搏,吃苦耐劳自然会得到回报。

刘学红曾说道:"如果当年没有高考的,自己现在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成为一个销售员,高考改变了她的人生"。知识改变了一生,命运往往都会偏向更努力的人,越努力越幸运。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43年后的今天

从北大毕业后的刘学红成了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中国青年报享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还参与了中青在线的创办,并任职中青在线总经理,中青在线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在教育行业和网络传播业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她用"幸运"二字简单概括,在她的眼里看不到一点曾经那些艰苦岁月的回忆,反而都是满满的感谢。

庆幸自己赶上了第一年恢复高考,庆幸自己如愿以偿上了北京大学,更加幸运的是自己的一生都在为所钟爱的事业而奋斗。刘学红给中国的新闻行业带来了非常多的改革和生机,也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教育家,现在年过高龄的她已经成为一代经典,退休在家。

她是“冬季高考”的“文科状元”,如今几十年过后,她过得如何?

但是她在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的那篇文章却被后代广为流传。如果用一句古诗在赞美她的一生,那"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再合适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