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蒋家堰镇

蒋家堰镇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地处鄂陕交界,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接壤,是湖北通往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门户,是全省十大重点口子镇之一,数百年形成的闻名遐迩的露水集,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贾,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古老的楚长城横亘在秦楚边关。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楚长城遗址以关垭子为中心,东起竹溪县平安乡与陕西省旬阳县的铁桶寨之间,沿着两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向西北绵延70余公里。 关垭子山口在竹溪县西北部,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的地方。据考证,此段长城系春秋战国之交时期,楚国防备秦国入侵而修筑。因为这种城墙很长,且并非如一般城中的城墙一样四周封闭,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垣。那时各国修筑的长城,横七竖八,互不连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皆有,与我们习惯上称的中华“长城”有所不同。它们有些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还巍然屹立。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遗址长约300米,高5米,宽3米,里外三层。陡峭的山势是天然的屏障,与城墙融为一体,使关口险峻难攻。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猕猴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磐,经有关考古专家考证,认为此种筑城垒壁的方法,可谓世界一大奇迹。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上学的时候经常去爬楚长城,但是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用手指头很难将里面的小石头扣下来,粘的很紧。前几年有个很红的电视剧叫《芈月传》,猜想那时候芈月可能也是从我们这去的秦国。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后来来武汉上大学,有一次在东湖的屈原纪念馆门口看历史解读的时候看到这段历史。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前296)。楚威王熊商之子,楚顷襄王熊横之父。公元前328-前299年在位。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他在位时,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致使国事日非。

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只要他“跟齐国断交”,秦国就会“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

楚怀王中计,与齐国反目成仇,秦国却只给了六里地。他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之后(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楚国三战皆败,走向没落的道路。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会面。

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只带着少量护卫前往,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他割让国土。他还算有一些骨气,宁死不从。于是,开始被囚禁。

在此期间,楚国太子上位(顷襄王)。

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家乡的故事_竹溪蒋家堰镇

不论是楚怀王,还是张仪,还是其它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可能都曾经从蒋家堰的关垭子口经过。

蒋家堰除了位置偏了点,其它一切都好,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欢迎大家来蒋家堰游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