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篇|构建产业链最齐备的聚集地

轨道交通产业是四川明确要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成都市“5+5+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为抓手,成都正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打造生产、功能、生活要素高效聚集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两年多来已发展成为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链最齐备的聚集地之一,现拥有轨道交通企业276 家,涵盖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各领域。

2019 年1-10 月,全市轨道交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7 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9.7 亿元,增幅11.5%。

轨道交通篇|构建产业链最齐备的聚集地

轨道交通亮点频出

四川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子蓉城

2019年5 月18 日,西南交通大学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共建四川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协议,与金牛区、郫都区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备忘录。

四川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后将是我国高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集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于一体,更加贴近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贴近“中国制造2025”,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激发产业集群企业开发更多绿色、智能的轨道交通产品,推动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向更大目标冲刺。

成都地铁,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将成型

去年6 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 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

成都将建设8 个地铁项目,总长度约176.65 公里,预计总投资1318.32 亿元。未来5 年,成都轨道交通驶入新一轮建设快车道。

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已先后获批4 期建设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0 年,成都开通的地铁线路将达到13 条,运营里程达到500 公里以上,形成“米+环+放射”的运营网络;到2022 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 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

2019 年12 月9 日,成都地铁5 号线一二期、10 号线二期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并获得专家组“5 号线一二期工程具备初期运营条件,10 号线二期工程具备与一期工程贯通初期运营条件”的最高标准评价。

在高质量建设之外,成都地铁多个项目实现了里程、技术、载客量的新突破。

2019 年2 月19 日,成都地铁9 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在蓉亮相。

成都地铁9 号线是西南地区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采用8A 编组车辆运行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市域环线。

按照计划,成都地铁9 号线将于2020 年下半年建成运营,同时9 号线所使用的这款列车,全长185 米、宽3 米,采用铝合金车体,最大载客量可达3496 人,是成都地铁目前载客量最大的地铁车辆。

2019 年6 月2 日,成都轨道交通18 号线4 号盾构机在世纪城站- 海昌路站1 号风井接收端破土而出,标志着该线全线“洞通”。

成都轨道交通18 号线是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服务于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之间的主动脉,对整体优化“东进”配套交通线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这条连通“世界”的线路,也创造了多宗“最”记录。

该工程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国内轨道交通投资额最大的PPP 项目,也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达140 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长66.71 公里,为国内在建的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019 年10 月7 日,经过31 个月施工,成都地铁开建以来最长的全地下线路——6 号线实现洞通,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前三期建设规划的所有线路全部贯通。

这是我国西部地区最长的全地下轨道交通线路,届时将极大缓解成都中心城区南北向交通压力,进一步促进成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


轨道交通篇|构建产业链最齐备的聚集地

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即将变为现实

首个TOD示范项目开工,迎来地铁TOD时代

2019年3 月1 日,成都轨道集团联合成都高新区打造的陆肖综合开发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成都首个TOD 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正式动工。除陆肖TOD 项目外,成都今年共有13 个区(市)县的TOD 综合开发示范项目落地,成都加速进入地铁TOD 时代。

TOD 模式被称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 米(约5-10 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密度开发,形成同时满足居住、工作、购物、娱乐、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高度和谐统一。

据此前公布的《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成都共计规划180 个TOD 项目,用地约为9 万亩。

这些TOD 项目分布在各区(市)县,将加快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作用,实现轨道交通导向型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

“一校一总部两基地”区域合作启动

2019年9 月1 日,2019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大会暨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推介会上,成都轨道交通“一校一总部两基地”区域合作正式启动,资阳高新区与成都市金牛区签订《轨道交通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山地轨道交通、共塑四川轨道交通品牌。

“一校一总部两基地”区域合作涉及西南交通大学、金牛区、新都区、新津县。

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目前已聚集轨道交通企业120 家,加上新都区、新津县聚集轨道交通企业70余家,成都已拥有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机构和企业近200 家。

目前,“成都造”轨道交通产品已运用于运营和在建的11 条线路,成都轨道交通整车产能超过2000 辆,海瑞克、中铁装备、铁建重工等生产的6 米、8.5 米盾构机主要结构件已全部在成都生产、组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