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我是餐飲創業實戰經驗分享達人,想要了解和學習更多餐飲實戰經驗,記得關注我哦!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大家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不踩坑,為你創業成功助上一臂之力。

無論是在大街上,社區周邊還是在很多商場,大家看到最多的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小餐飲店,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小餐飲店的門臉更換頻次特別快,例如:前幾個月看到的是一家做簡餐的餐飲店,這次看到的卻是一家做小面的,一個星期前看到這個店是做麻辣燙的,當你再次看到的卻是一家快餐店。

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這些小餐飲店門臉更換頻率快的主要原因是,99%的老闆因賠錢(少則10幾萬,多則3、50萬)不得不撤走,接手的這些人幾乎都是初次接觸餐飲的新手,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如此循環往復的現象,其中20%小餐飲店沒有熬過3個月就倒閉了,80%的店幾乎都沒有逃過500天的厄運。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一共總結出了5個原因,分享給大家!

1、品類市場定位不清楚

當有些餐飲店生意不好老闆跟我交流的時候 ,我會問他們,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品類”?很多人回答的是,要麼他們有相關的技術要麼就是自己有信心把這個品類做好。其實這就是很多餐飲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我們俗稱為“自嗨式開店“,至於什麼是品類市場定位?根本就不清楚。

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經驗分享:開餐飲店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品類市場定位,講得通俗一些,你的餐飲店目標顧客群體是誰?然後把店開在你的目標顧客群體最多地方。

2、門店選址錯誤

門店選址是餐飲創業開店的重中之重,決定著一家餐飲店成敗佔比的70%,很多餐飲新手在選址的過程中都是自認為“嗯!這裡人流量大,把店開在這裡肯定能賺錢”或者是出租方給出了優厚的優惠條件,例如免租幾個月甚至半年,或者租金相對便宜。等到大家把店開起來以後才發現,每天來店裡消費的顧客扳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經驗分享:精準的門店選址是金角或銀邊,找到金角或銀邊還需要做人流測試,根據人流測試預算潛在目標顧客人數,最後根據目標顧客人數的客單價評估這家店能否賺錢?街邊店,社區店,商場店,美食城和商業街選址的方法大同小異。

3、奇葩的店名

很多開店的餐飲新手,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意願給自己的店鋪起名,可就是因為這些奇葩的店名,在不知不覺中把很多客人堵在了門外,原因是,顧客根本看不懂你的店究竟是賣什麼的,據一位心理學家測試:通常情況下,當顧客決定去一家店吃飯的時候,只需要7秒就能做出決定,因此,店鋪的招牌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經驗分享:店鋪起名的原則是好認,好讀,好記,這樣才能讓顧客在很多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也利於顧客之間相互傳播

4、QSC(品質、服務、衛生)漏洞百出

在我接觸的實際案例中,發現有些餐飲店品類市場定位很清晰,選址也是OK,可是有些老闆還是會抱怨:現在生意真難做啊!顧客太挑剔了.....。去到店裡,我們就會發現QSC存在諸多問題,菜品沒標準(分量,味道),出餐速度慢,服務質量差(飯市高峰,服務人員看似很忙其實效率很低,顧客有訴求,服務人員自顧自的忙,裝作看不見……)餐廳的衛生狀況慘不忍睹(餐桌油膩,地面粘腳,物品擺放的橫七八豎……)

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經驗分享:QSC是每一家餐飲店的根基,三者之間的關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唯有確保菜品的標準統一,服務的質量,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才能增強顧客的體驗感。

5、把營銷活動搞成促銷活動

現在的餐飲市場同一商圈,同品類的餐飲店可能就有好幾家,很多不懂營銷又不願學習的人,就用最簡單的辦法模仿別人的促銷活動,試圖通過低價競爭贏得市場。結果呢?有知名度的大品牌,活動結束之後吸引了一大批顧客成為了忠實粉絲,而你的餐飲店卻因為這次活動賠得一塌糊塗。

小餐飲店幾乎沒撐過500天,為什麼?都在這5個原因裡


經驗分享:營銷,是根據需要解決問題的焦點,期望能達到一個預期的效果,精心設計的一套能落地執行的活動方案,並不是簡單粗暴的促銷打折,否則,就是賠錢賺吆喝。

歡迎熱愛餐飲,喜歡餐飲的朋友們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