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在骨科門診,經常會遇見這樣的患者:

“醫生你讓我先拍了X光,又讓我拍CT,最後讓我拍核磁,這不是折騰我呢麼?早知道直接讓我拍核磁多好?又花了不少冤枉錢……”

“醫生,給我開最好的檢查,拍最好的片子,我不差錢……”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不同的疾病,需要看的角度不一樣,所需要的檢查方式也不相同。並非越貴的就越好。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X光片、CT、核磁共振這三種檢查方式的區別和各自的應用範圍。

{ 骨科課堂 }

X光、CT、核磁共振的區別

1、X光(平片):X線檢查是骨科使用最多的輔助檢查,我們通常所說的”拍片”大多數就是指拍X光片。原理是利用了X線的穿透作用,人體組織密度差異,對X線吸收值的不同,形成的圖像,其圖像是重疊圖像。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2、C T:中文全稱計算機體層掃描,是使用X線束及探測器組成裝置對人體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的一種技術,可看做是一種特殊的大劑量X線檢查,一般分為平掃(無需使用對比劑)和增強掃描(使用對比劑)兩種。CT可以提供人體被檢查部位的完整三維信息,避免了在X線攝影應中影像互相重疊的缺陷,可使器官和結構清楚顯影,清楚地顯示病變。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3、核磁共振(MRI): 中文全稱磁共振成像,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衝激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並轉換成圖像。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還是看不懂?

那咱們來個深入淺出,

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方式詳細說下!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 X光(平片)好比是你站在這個地方看遠處的大樓,可以看清楚大樓的高度外觀等大體的特徵。
  • CT相當於你進入這個大樓看每一層的結構,它的承重牆在哪裡?他有幾個房間。
  • 核磁共振是看每一層,它裝修情況怎麼樣?它的水管電路,以及,窗簾等等。



三種方式 分別用於哪種檢查

1、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

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X光片的檢查結果快速易得,一般是最先選擇。但是對於有些部位的骨折,當X光片看的不夠清楚時,還是需要做了CT來進一步的確診。比如足跟或者脊柱的骨折,有的時候X光片看不出來,但是用CT逐層掃描來看的話更容易發現。B超、核磁在骨折時一般不選擇。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2、頸椎腰椎——最佳選核磁、次選CT

一般對於脊柱的疾病,我們首先進行X光片的檢查,畢竟X光片造價比較低。但是如果我們想看看自己有沒有椎間盤突出,是否壓迫到了神經,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拍個核磁。因為間盤、神經都屬於軟性的組織,核磁看的最清楚。但是如果是想看看有沒有椎體滑脫還是應該拍X光片。如果懷疑有脊柱腫瘤、結核,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拍CT。 “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3、關節——X光片、核磁都適用

一般如果想要看看關節的大體形態、關節間隙有沒有變窄、有沒有骨刺,拍個X光片最好。但是如果懷疑是否有韌帶、半月板損傷,還是要拍個核磁。因為韌帶、半月板都是屬於軟性組織,核磁看的更清楚。

骨科那些“拍片”,你知道該怎麼選嗎?

三種檢查各有特點不可取代

這三種檢查不能單獨說哪個好還是不好,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各種檢查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互相替代。有些疾病需要特定方法才能診斷,對於一些複雜的病情,有時甚至需要做兩種檢查,通過兩者的對比得以確診。

所以,當我們就診時,最好是能充分相信醫生,聽醫生的建議,這樣才能更好的有助於我們疾病的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