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第五十四顆北斗導航衛星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北斗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斗一號系統、北斗二號系統、北斗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斗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斗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斗導航衛星,距離北斗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步之遙。

北斗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共30顆衛星組成,此次發射的是第二十九顆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二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該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5月份,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這次衛星發射任務,從1月9日衛星進場到3月9日發射實施,全過程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進行。2月初火箭出廠起運,按原定運輸路線需途經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後改道運輸,運抵時間比計劃晚了兩天;火箭、衛星試驗隊有數十名隊員在年前已離開駐地正常休假,不能返回繼續執行任務;發射場面臨多批次、多地域人員進駐的巨大疫情防控風險。工程各大系統迅速啟動應急工作方案,在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基礎上,優化流程、倒排工期,採取人員包機集體封閉運抵發射場,前方後方遠程視頻進行技術質量把關等措施,實現了疫情防控、系統建設兩個萬無一失、兩個全面勝利。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征系統運載火箭的第327次飛行。

【新聞多一點

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39次送北斗成功率100%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春節後的首戰,也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第110次發射。自2007年發射首顆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算起,在12年中,長三甲系列火箭用39次發射,將54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功率100%。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2015年以來,長三甲系列連續5年成為我國發射次數最多的火箭。2019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位列世界第一,僅長三甲系列火箭全年就完成12次發射,發射數量佔長征系列火箭發射任務近50%。

2020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全年預計執行10次左右發射任務,任務包含北斗工程、高分工程、風雲氣象衛星、國際商業發射等重大任務,仍舊是中國航天最忙碌的火箭之一。

面對高密度發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如何確保火箭不帶問題上天?

火箭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設計師姜傑院士表示,研製團隊一直在提高可靠性和管理創新上發力,目前長三甲系列火箭的發射次數達到110次,成功率超過98%,尤其是北斗工程發射成功率達到100%。數據背後是研製團隊不斷優化研製和測試流程,改進薄弱環節,強化技術狀態管理和風險分析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研製隊伍通過高密度的發射北斗導航衛星,形成了一套適應組批生產、高密度發射的研製生產管理模式,來滿足北斗工程的需求和火箭發展需求。

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主要包含三種構型,按照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劃分,分別是:長征三號甲火箭2.6噸,長征三號乙火箭5.5噸,長征三號丙火箭3.9噸。按照運載能力的分佈,可以根據不同任務的需求來選擇不同構型火箭來執行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