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工商戶長期進貨沒進項發票,能做賬報稅嗎?如何能省稅?

小老李紀實


問題分析

簡單地問題來看,能不能做賬報稅和有沒有進項發票沒有關係,做賬是企業和個體戶對經營情況的會計核算行為,這是為了加強經營管理,而進行的一種必要的內部管理措施。也就是說,如果想做賬的話,就不要管自己的經營收入有多少,能不能獲取進項發票,這都不是不想做賬的理由。

徵收方式區別

如果從省稅角度來說,這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在沒有進項發票的情況下能不能申請查賬徵收?

個體工商戶在增值稅徵收管理上,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查賬徵收,一種是定期定額徵收。查賬徵收是按照你自己會計核算的情況來進行計算需要繳納的各項稅收,然後自行申報自行交稅。定期定額就不講了,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我的其它回答。

一般來講個體工商戶實行查賬徵收後大多是作為小規模納稅人來進行管理的,也有一些做得比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可以申請為一般納稅人,在這裡就不再提一般納稅人的情況了。如果你想申請為查賬徵收的個體工商戶,程序上非常簡單,直接到稅務機關去申請變更徵收方式就可以了,稅務局現在也是很歡迎你變更為查賬徵收的。

增值稅分析

從增值稅角度來講,查賬徵收與定期定額徵收都是按照應稅收入的3%來徵收的,因此無論是查賬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增值稅繳納多少主要是看你的銷售收入有多少,與有多少進項發票沒有關係,所以查賬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在增值稅方面沒有什麼省稅不省稅的區別。

個人所得稅分析

不過個體戶的另一個主要稅種個人所得稅方面,就不一樣了。定期定額徵收方式的個人所得稅多數按照附徵率來進行的,也就是說稅務局根據你的行業確定一個附徵率,比如說你要是銷售行業,可能附徵率是5/1000,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就按照銷售收入*附徵率來計算繳納。

但是如果改成查賬徵收的話,那麼個稅就要按照你會計核算的情況來申報繳納了,如果沒有進項發票的話,那麼你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就無法進行成本扣除,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就變得非常大,然後使用的稅率比較高,那個稅會非常高的。

比如一個個體戶某個季度的銷售收入是50萬元,增值稅方面,無論查賬還是定期定額,增值稅=50萬*3%=1.5萬元。

個人所得稅方面:定期定額徵收時,個稅=50萬*0.5%=2500元

查賬徵收並且沒有進項發票,計算個稅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只能扣除每月5000元的標準=50萬-5000*3=48.5萬,適用的經營所得稅個稅稅率為35%,需要繳納的個稅=48.5萬*35% - 65550=104250元,這個差距就大了去了。

所以,綜合來講,沒有進項發票的情況下,個體工商戶申請查賬徵收是不划算的。

撰文:左刀三爺 覺得好就關注,不好就拍磚!其他需求可以私信我。


左刀三爺聊財稅


一、對於增值稅和附加稅

個體工商戶一般都是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就不存在進項稅抵扣的問題,直接按不含稅銷售收入的3%或5%計算繳納增值稅!另外,如果月銷售收入沒有達到3萬,(按季不超過9萬),都是免徵增值稅的!所以,對於增值稅,如果將每月或每季的銷售額控制在免徵範圍內,就可以不用繳納增值稅!而城維、教育費附加等附加稅是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為基準繳納,如果增值稅免徵了,附加稅也就相應的免徵!

二、對於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按所得徵稅,如果當年發生的費用比較多,如:固定資產折舊、人員工資、無形資產攤銷等都是可以按規定折舊抵扣,(折舊是不需要發票的,可以按單位的會計政策每月折舊攤銷,工資按實際發放數,也不需要發票),另外一些費用,如:車輛油票等都比較容易取得發票,所以,如果費用比收入多,當然比較容易取得發票的事項也多,這樣也能省下大部分個人所得稅!


小龍177555858


(1)查賬徵收。如果達到《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設置賬簿標準的個體工商戶,應採用查賬徵收的方式交稅(就是您這裡說的做賬報稅),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核算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增值稅:一般個體工商戶都是小規模納稅人,採用簡易計稅辦法計稅,即不含稅銷售額*3%計算增值稅(特殊情況可能為2%或者5%),注意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到3萬元(季9萬元)是免徵增值稅的。

個人所得稅:這種情況下收入、成本、費用都據實核算,儘量要取得相應的發票,計算出經營所得後按照5%-35%五級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

(2)定期定額徵收。如果達不到建賬標準,可以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根據《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管理辦法》,實行定期定額納稅。這種方式主要對一些營業額、所得額難以準確計算的個體工商戶適用。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會按區域、地段、面積、設備等核定給你一個月應繳納稅款的額度。在核定期限內稅額一般不作變動,如果經營情況有較大變化,定額稅款應及時調整。如果經營規模小,沒有能力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可以申請這種方式納稅。

(3)定期定率徵收。如果達不到建賬標準,可以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按照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所得率,申報繳納應納稅款。這種情況下一般會計制度不健全,收入能夠如實核算,但成本費用不能準確核算。

具體選擇哪種方式,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財會小童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個體工商戶是行查賬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所以有2種節稅方法可供參考: 1.如果你賬務健全,但是進貨又沒有票據,且實行查賬徵收,在進貨時可以要求對方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從而增加在稅前可抵扣成本,降低稅負。 2.如果實在不能取得進貨發票,可以以賬務核算不健全按照核定方式徵收,請稅務機關定期定額,此種方法可以大幅降低稅負。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PRIBIZCO小朋博士


我是老鄭,不請自來。本人註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15年,喜歡研究財務、稅務和審計。


我的頭條號是“老鄭的財務家園”,致力於研究如何玩轉財務職場,包括財務、稅務、審計,以及office辦公軟件的常用知識傳播與分享!

大家如果有財務、稅務和審計方面的問題需要探討,可以隨時私信我!


一、個體工商戶屬於小規模納稅人的情況

1、個體工商戶是否需要建賬

答案是肯定的。根據2018年6月份最新修訂的《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

“凡從事生產、經營並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的個體工商戶,都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設置、使用和保管賬簿及憑證,並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核算。”

由此可以看出,個體工商戶必須做賬,不按照要求建賬的,會受到稅務部門的處罰。


2、沒有取得進項發票,是否影響做賬

沒有取得進項發票,並不影響做賬。可以根據付款單據、進貨明細表等單據記賬。但是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會導致多繳個人所得稅的風險。因為,個體工商戶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根據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計算得出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但是,採購貨物時沒有取得進項發票的部分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扣除。


3、個體工商戶需要繳納什麼稅

個體工商戶應該繳納的主要稅種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個人所得稅等。不論是否取得進項發票,都要按規定申報繳納相應的稅種。

舉例說明:

個體工商戶張三,所在地為某市市區。主要經營辦公用品,按照相關規定建立了賬簿,對各類收入和支出進行財務核算。2018年1月份,銷售辦公用品5萬元,本月採購辦公用品3萬元,其中2萬元沒有取得進項發票。發生其他符合規定的費用共計0.8萬元。計算該個體工商戶2018年1月份應該繳納的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1)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為:3%

應納增值稅:5/(1+3%)*3%=0.1456(萬元)


(2)城建稅

城建稅有兩檔稅率,納稅人所在地為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的,稅率為5%。

城建稅的計算是根據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之和,乘以城建稅稅率。

應繳納城建稅:0.1456*7%=0.0102(萬元)


(3)教育費附加

教育費附加是根據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之和,乘以教育費附加徵收率。教育費附加徵收率為3%

應繳納教育費附加:0.1456*3%=0.0044(萬元)


(4)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5-1-0.0102-0.0044-0.8=3.1854(萬元)

注:本月進貨沒有取得發票的2萬元,不能扣除。

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3.1854*10%-0.15=0.1685(萬元)

如果3萬元的進貨全部取得了進項發票,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5-3-0.0102-0.0044-0.8=1.1854(萬元)

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1854*5%=0.0593(萬元)

由於2萬元進貨沒有取得進項發票多交個人所得稅:

0.1685-0.0593=0.1092(萬元)

由此可見,由於2萬元進項發票沒有取得,因此要多交1092元個人所得稅。題主可以根據這種計算方法,便知道如何省稅了。

二、個體工商戶屬於一般納稅人的情況

個體工商戶如果年銷售額≥500萬元,屬於一般納稅人。如果不能取得進貨增值稅專用發票,那就更麻煩了,我相信題主對這一點肯定知曉,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三、至於如何省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題主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隨時私信我。


老鄭的財務家園


個體工商戶長期進貨沒進項發票,能做賬報稅嗎?如何能省稅?

答案那是肯定的,而且必做賬。因為稅務已經出臺了相關規定,個體戶也要正常做賬。至於如何省稅。下面來慢慢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不管你們什麼原因造成進貨沒有取得發票。那最起碼可以用這個事兒來壓低價格。這樣就可以增加利潤空間。雖然稅款沒有減少甚至增多,但是利潤高了。變相的也就達到目的了。


再來說說申報合理避稅的事兒。其實個體工商戶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麻煩。增值稅和附加稅其實都是兩個死的。由於你們沒有進項可以抵扣,那麼你開的多就交的多,開的少就交的少,甚至不交。稅收多少主要體現在個體所得稅上。而個體所得稅又分兩種徵收方式,查賬徵收和核定徵收。下面我們一個個的說。

  • 查賬徵收

查賬徵收是根據你的所得利潤來核算你的應納稅額。所以在每次申報的時候儘量把成本費用填的高一點。很多朋友不知道應該填什麼,簡單的理解為你的店面正常經營的這一個申報的期的所有開銷都可以計入你的成本費用。包括但不限於房租、水電物業、人工。當然這些有的能取得發票,但是有的沒有。這裡沒關係,及時是收據,也要計入你的賬目中。以待稅務查驗。這樣提高了經營成本,就可以減少利潤,從而減少應納稅額。


  • 核定徵收

核定徵收的個體戶,一定要問清楚的一點就是你們當地個體所得稅免徵額是多少。這個每個地區不一樣。但是基本都是有一個額度的,一般情況下是3W-10W不等。比如說一個地區額免徵額為5W。那麼你開發票的時候就儘量每個月控制在5萬(按月申報)或者15(按季申報)之內。這樣就不會產生個體經營所得稅。就能節省一大筆稅費。


最後再來個總結,要想合理省稅,就要儘量減少個體經營所得稅的應納稅額。要麼提高自己成本費用(針對查賬徵收),要麼控制自己的開票額度(針對核定徵收)。其實現在對於個體戶,稅務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核查你的賬目和你的申報情況是否相符。只要別太過分,稽查人員是不會浪費時間到我們個體戶身上的。因為從一個個體戶身上追討不會多少稅款。還不如多盯一個上規模的企業呢。言盡於此,能懂的就懂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本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許小諾


個體工商戶是行查賬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所以有2種節稅方法可供參考: 1.如果你賬務健全,但是進貨又沒有票據,且實行查賬徵收,在進貨時可以要求對方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從而增加在稅前可抵扣成本,降低稅負。 2.如果實在不能取得進貨發票,可以以賬務核算不健全按照核定方式徵收,請稅務機關定期定額,此種方法可以大幅降低稅負。


努力小白菜


個體戶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能不能做賬?

能不能做賬,跟想不想做賬兩碼事。不想做賬,當然進貨不索取發票,銷貨也不主動開具發票。很多人要說,個體工商戶進貨哪來什麼發票?事實真的是不能取得發票嗎?按現行稅收徵管要求,要取得發票是輕而易舉的事。 “不能”取得發票,至於什麼原因,不言而喻。

要做賬的,買個煎飯果子都會千方百計要發票,不做賬的,買輛汽車都不想要發票。反證都不做賬,還要什麼發票?相信大多數都是這樣心理,對吧!?問沒進項發票,能做賬嗎?沒實際意義。不是因為沒發票不做賬,是不做賬才不要發票!

二、要不要報稅?

個體工商戶是現行好多稅種的納稅義務人,自然要納稅申報。不懂稅法沒關係,稅務機關對此很“人性化”的,保證每個個體工商戶都能“傻瓜式”的交稅,對此,個體工商戶需要做的是準備好錢就可以了。


華源鑫瑞財稅


個體工商戶建賬報稅是趨勢,只是實務中的確有一些規模比較小,沒有建賬能力的個體工商戶,依然實行簡易徵收,稅款定期定額。

個體工商戶,目前稅款實行定期定額管理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因為不需要設立賬簿,因此這些個體工商戶之間的交易很多不開具稅控發票,只有自制的一些收據,簡單的進銷貨記錄,長期進貨基本沒有正式發票。

沒有進項發票,如果規範建賬報稅,無法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等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影響個人經營所得的準確核算的。

個體工商戶涉及的稅種通常有:增值稅、稅費附加及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因此,如果可以準確核算銷售額,也可以建賬報稅,這樣自行申請開具發票抄報稅,增值稅根據實際銷售收入申報納稅,所得稅環節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根據核定徵收率或者應稅所得率計算,而且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有起徵點優惠,這樣還是比較划算的。


新稅視點


 

一、會計核算:1、採購時,以批發商的出庫單(假設上面的單價金額是準確的,付款以此為依據)作為庫存商品的入賬金額,商品銷售時,按照確定好的存貨成本核算方法計算對應的銷售成本。有了收入、成本,再加上日常歸集的費用,就可以核算出會計利潤了。簡單的講,做賬以實際業務發生為原則,實際發生的支出完全可以入賬。

 

二、題主的單位涉及的稅種主要有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1、增值稅,假如單位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那麼增值稅是按照收入的百分之三的徵收率計算,那麼有沒有取得發票,並不影響增值稅;如果單位是一般納稅人,那麼目前增值稅稅率是16%,增值稅=收入✘16%-進項稅額,由於無法取得專用發票,也就說增值稅幾乎等於收入的百分之十六了。顯然這麼高的增值稅負擔,貴單位是很難接受的。

 

2、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由於相關規定,無法取得發票,就不能抵扣所得稅,那麼企業的應納稅所得稅=(會計利潤+商品的採購金額)✘25%(假設期末無庫存,無其他調整事項,不符合小微優惠政策),這樣算下來,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可能比利潤還要高。

 

3、顯然企業在無法取得發票的情況下,很有必要向稅務機關申請個人所得稅的核定徵收,核定徵收後,就算沒有發票,也不會影響所得稅的繳納。這個時候所得稅就不與會計利潤掛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