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气血是构成人体脏腑机体最基本的物质,气与血的关系极为密切,气血虚实运行的变化,在人体疾患的正邪转归中起决定性作用。气为阳,血为阴,气乃无形之物,血为有形之体,气是功能,血是物质,是人体阴平阳秘的物质基础。

“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两者在生理相互转换的密切关系也造成在病理学上相互影响,即气病血亦病,血病气必病的相互关系,故临床诊治常以“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为原则。正确调气调血比单纯补气补血更为重要。因为人体的气血虚实不仅有一个“度”的问题,而其在体内运动变化又有一个“势”的问题,医生善于掌握调整机体气血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协调好气血的“度”与“势”,过与不足都是不对的。

“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临床上许多危重疾病和疑难杂症往往不仅与气血“度”与“势”的失衡有关,而更与其失衡之后的病理产物,如痰浊、瘀血,痰瘀胶结有关。痰浊和瘀血分别是人体水液与血液的生成与运化障碍的病理性产物。其中痰浊是人体津液代谢失常的主要病理产物,为水湿之瘀蓄,秽莝丛积之物,并多与肺、脾、胃、肾、膀胱等气化功能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比如津液若感受阳热病邪,或五志化火,消灼津液,或过用辛燥之物耗伤津液,可使津液亏虚及输布失常,而致水液停蓄凝结而成痰。人体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不节等,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浊内生,如脾失健运,津运迟滞,水湿内生;肺失宣降,水道失畅,津液不行;肾阳虚膀胱三焦气化失司,水液内停等。而痰之为病,变化多端,正如王隐君所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 不到,为喘为嗽,为呕为泻,为眩晕心烦,为怔忡心悸,为寒热肿痛,为痞满隔塞,……似祟非祟,皆属痰证。

“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所谓“百病皆因痰作祟”即是此意。而任何致病因素,只要损伤了脉管,影响了血液的运行,使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均可形成瘀血,并与气机失调有关;如气郁则血行不畅,气滞则血行障碍,气虚则运气无力,均可形成瘀血。而瘀血又可阻碍正常的水液的代谢,而易促进痰浊的产生,以致痰瘀互结,共同为病。痰浊和瘀血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为患的,如张山雷云:“痰涎积于经隧,则络中之血必滞。”

《景岳全书·痰饮》云:“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因此,血瘀阻络,气化不行,留滞可为痰饮;而瘀血既成,阻滞气机,则气结而痰生。痰来自津,瘀本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均为阴精的病理产物,同为阴邪,临床上常见“痰瘀同病”;治疗“治瘀需调气,气调瘀易去”为主导,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变化主要与痰浊与瘀血在脉道中互相搏结,血流瘀阻,而产生相应的病证。

“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如心悸,胸痹,喘证,不寐,中风,偏瘫,眩晕,癫痫,水肿,痴呆等痰浊瘀血均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临床辨证不论是见痰还是见瘀,甚至无痰无瘀都必须考虑化痰活血并用,化痰活血多用制南星、天竺黄与川芎、水蛭同用治疗中风偏瘫;桃仁、当归和苏子、葶苈子同用治疗心悸喘促;

“治气须和血、治血必调气,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中医基本原则

皂角刺、制南星和赤芍、丹参同用治疗癫痫;天麻、半夏和当归、白芍同用治疗眩晕;瓜蒌、郁金和蒲黄、五灵脂同用治疗胸痹。活血必配行气、调气之品。至于孰轻孰重,是热是寒,在上在下,在经在络,则当明辨细析审药酌量。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平时可练习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