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01 超級IP大佬--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作為一個遺臭萬年的戰爭販子,不論什麼時候都翻不了案,這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但是希特勒能從一個乞丐蛻變成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他打造個人IP的能力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什麼是“IP”,IP就是自帶流量的人格。希特勒之所以能夠完成蛻變,就是因為他知道怎麼把自己從一個無名之輩,通過種種手段,塑造成“萬民敬仰”的超級IP。只要希特勒在的地方,就有狂熱的眼光追隨著他,希特勒就代表著資本和流量。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於1889年的德國奧地利,6歲啟蒙上學堂,18歲開始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不幸先後兩次落榜,20歲流浪維亞納,成為一個靠畫畫和打零工為生的乞丐。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1914年8月,希特勒參加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在一戰中先是擔任“傳令兵”,後來榮升上等兵。1916年,希特勒腿部負傷,休養到1917年重返戰場,1918年,因遭到芥子氣攻擊而暫時雙眼失明。

一戰後他成為一名特務,在執行任務中接觸到德國工人黨,從而走上了從政的道路。短短几年間,希特勒把德國工人黨從50餘人擴展到5萬人,並且把黨名更改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簡稱“納粹黨”。

在納粹黨的支持下,希特勒參加了總統競選,並於1933年如願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1934年,希特勒主導頒佈了《德國國家元首法》,將德國總統和總理合二為一。1938年,希特勒實現了“黨政一體”的目標,完全將德國收入個人囊中。

從希特勒的人生軌跡來看,他無疑就是品牌運營界的前輩大佬,他成功地將自己從零流量擴容到頂級流量,終於讓自己成了全國最大的個人IP。因為他的當選完完全全是德國人民自己選出來的,當時4200萬德國人中,就有3800多萬人為希特勒投了贊成票。

02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他的個人IP的

為什麼希特勒能夠拉到如此多的選票?因為希特勒在德國人心中就是“救世主”,他自己也這麼認為。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在一戰的戰壕中,那時希特勒還是一個“傳令兵”,他要在戰火中踩著戰友的屍體不斷傳遞命令,當傳令兵的這些日子讓希特勒意識到:他一定要為這些失去的戰友做些什麼。正是這個想法的萌芽,為他以後的從政之路指引了方向。

當他在任務中遇到德國工人黨,他發現這個小黨派的政治傾向和自己不謀而合,從此他便走上了從政的道路。在希特勒的不斷推動和改革下,這個小黨派日益壯大,逐漸從螞蟻變成了一隻龐大的大象。

正是由於納粹黨的壯大,讓希特勒從個人變成了平臺,吸引了更多人的追隨和加入。

於是給了我們第一個啟示:要想打造個人品牌,需要一個好的平臺。

不論是視頻界的網紅,還是圖文界的意見領袖,他們都是基於平臺而生的: papi醬的第一批忠實粉絲來自微博,許多著名UP主(如半佛仙人)的起點是B站,今日頭條上也不乏許多千萬級粉絲的大v,這些擁有個人品牌的大v們,無一不是藉助平臺這股東風才燃燒起來的。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如是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對於我們來說,這個巨人的肩膀無疑就是一個好的平臺了。因此,打造個人品牌的一步,需要一個好平臺。如果沒有辦法確定平臺的好壞,就往流量大的地方靠,又不是投靠乾爹,這個時候抱大腿不丟人。

03 希特勒怎樣樹立他的品牌形象

談到希特勒,人們能想到什麼?絕大多數人都能想到以下三個地方:標誌性的小鬍子,他的自傳《我的奮鬥》,以及他那極具煽動性的演講。

希特勒的鬍子學名叫“衛生胡”,是一戰戰場上特有的一種鬍鬚樣式。在一戰前,歐洲流行的是八字鬍,後來在戰場上為了戴防毒面罩的同時保留男子的鬍鬚,就把八字鬍改成了衛生胡,也算是一種中和。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是在他發動政變失敗後,在監獄中所寫,裡面主要記錄了希特勒在一戰中的經歷和他的政治主張。這本書才寫出來的時候銷量很不好,直到希特勒上臺後才強制性的把《我的奮鬥》當教材一樣發放。

那時候的德國人,只要結婚,新婚夫婦就會被贈予一本,同時這本書還被當做國禮贈送給訪問德國的外賓。每個家庭的書架上必須有一本《我的奮鬥》,如果沒有,這個家庭就危險了。

至於希特勒的演講,是出了名的打動人。由於希特勒本身很喜歡藝術,在改組納粹黨之後,他專門去學習了肢體語言和情緒語言的表達藝術。

說希特勒是一個狂熱的煽動者,這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他的演說中,他摻雜了很多德國浪漫主義的哀婉和多愁善感,而這些最能打動德國人的心。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有人曾經仔細研究過希特勒的演說,他們發現,每當希特勒說到“祖國”、“人民”、“犧牲”等詞語時,他的聲音會變得沙啞和刺耳,而這些摻雜如此強烈情感的表達,最能刺激德國聽眾們敏感的神經,從而讓他們激動如狂。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希特勒這三個特徵之下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那就是“一戰”。

一戰戰敗後,由法國主導的復仇制裁條約《凡爾賽條約》,讓德國民眾極為不滿的同時,也讓德國經濟和軍事遭受重創,從而讓德國人民在物質上和心理上都造成了極為強大的落差。此時他們需要一個救世主,於是希特勒自己穿上了聖袍,走到了他們面前。

希特勒極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戰鬥英雄,他蓄著標誌一戰的衛生胡,他在《我的奮鬥》中如此寫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我一生中最難忘、最崇高的時刻。”他在西門子工廠前對工人演說到:“我來自你們的隊伍,我曾是你們的一員,在4年的戰爭中,我就在你們身邊。”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就這樣,德國人民完全接納了這個來自於自己族群並且曾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戰鬥英雄,他們相信只有希特勒最懂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只有希特勒能給他們帶來希望。

從希特勒的種種言行來看,他通過心理暗示--標籤化的方式來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什麼是標籤?標籤的就是“你是誰,你要做什麼,你屬於的人群,以及你做得怎麼樣。”如果要用一句話表明希特勒的標籤,那就是:屬於德國人的上等兵希特勒,將要帶著德國擺脫困局,過上幸福的生活。

當希特勒成功將自己標籤化,在納粹的保駕護航之下,他就真的成了自己想象的和德國人民想象的“救世主”了。這就是他打造個人IP的整個過程。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要是我們也想打造一個個人IP ,不妨仿照希特勒的做法,把自己標籤化的同時,尋找一個好平臺,內力和外力相加,個人品牌自然就成了。

可能有人會排斥“標籤”這個詞,認為貼標籤是一種很LOW的做法。但是請記住,沒有人能記住你的十全十美,他們只會記住你的獨一無二,因此個人的標籤化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與其讓別人來標籤,不如先下手為強,自己先給自己貼一個,把這個標籤變成咱們的獨一無二,讓自己能夠更加立體地被表達出來。

Papi醬的標籤是“集鬼畜、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奇女子”,李子柒的標籤是“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美食博主”,這些標籤都不是別人給他們貼的,而是經過他們不懈的努力自己贏回來的。

希特勒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如今正是個性化發揮的時代,不在是傳統的金字塔型社會了,而是狼牙棒型社會,正如微信開機入口所說:再小的個體,也有品牌。這個品牌就是你站立於平臺之上的個性化標籤。

在這個社會,沒有人在乎誰是你,人們只在乎你是誰,你代表誰,你在做什麼,以及你能做到什麼程度。當現實的鞭子狠狠抽下時,你的品牌就是你的盾牌,縱然前方排山倒海,你的身後仍有人山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