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清徐縣地處太原市南端,是太原市主要的蔬菜產區,全年蔬菜產量60×10⁴t,佔到太原市蔬菜供應量的45%以上。近十年來,清徐縣設施蔬菜建設發展迅速,各類蔬菜品種都有栽培,其中,越冬黃瓜以其豐富的營養、良好的口感,可觀的經濟效益,在清徐縣的設施越冬菜栽培中一度佔有主導地位。近年來,由於越冬菜的種類日益豐富,加上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栽培面積有所下降,卻依然是設施越冬菜中首屈一指的主要品種,

設施越冬黃瓜的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1 品種選擇

深冬茬應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早熟、抗病性強、豐產、穩產、商品價值高的品種,由於黃瓜病害較多,常規品種不適合種植,較為適宜的是雜交品種,有心農8號、祥農金世紀、瑞新、金魁、津優30,越冬3號,越冬4號等。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2 育苗時間

培育壯苗是取得豐產的關鍵。播種時間選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可採用營養土苗床育苗和塑料缽育苗等。

3 科學播種

3.1 種子處理

播種前種子處理黃瓜和黑籽南瓜大致相同,先用55℃溫水浸種10min,然後攪拌晾至30℃,浸泡4h,最後撈出洗淨用乾淨紗布包好後浸種催芽,時間是24h。區別在於黑籽南瓜較黃瓜晚播5d左右。另外兩者用種量不同,這是由種子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黃瓜每0.067h㎡用種量100~150g,黑籽南瓜1.5kg。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3.2 播前準備

苗床營養土配置可選用肥沃的菜園土、腐熟的馬糞和大糞幹按6∶3∶1配置,床土厚10cm,同時每1㎡苗床用金雷多米爾5~10g拌勻床土,鋪平壓實噴藥消毒蓋膜保溫。

3.3 播種方法

先取出一部分配置好的營養土用作覆土,將苗床灑水溼透,水完全滲透後播種,播種密度為黃瓜33cm、黑籽南瓜55cm,播後將準備好的覆土輕輕撒一層,厚度為黃瓜2cm、黑籽南瓜2.5cm,播後蓋膜。時間應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3.4 苗床管理

播種後溫度適宜是關鍵。儘量保持土溫25℃以上,提高室溫,氣溫保持在28℃~30℃,出苗後立即降溫,土溫15℃~18℃,白天氣溫23℃~25℃,晝高夜低,經過大約10~13d,即可達到嫁接標準:黃瓜苗高7~10cm,新葉長1~1.5cm,南瓜子葉展平,新葉剛剛顯露時。

3.5 嫁接及管理

嫁接方法大多采用的是靠接法,同樣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操作時先切黑籽南瓜再切黃瓜。首先挖掉南瓜苗的生長點,再用刀片在南瓜幼苗上部距離子葉約1.5cm處向下斜切一個35°左右的口,口深為莖粗的2/3左右,再用刀片將黃瓜距離上部距子葉1.5cm處向上斜切一個35°左右的口,深度同樣是莖粗的2/3。這樣一個向下切一個向上切,兩個切口正好吻合,隨即把黃瓜苗和黑籽南瓜苗的切面對齊,使得切口內不留空隙,然後用塑料夾子固定好。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嫁接苗床土同育苗床土,嫁接後立即栽入苗床,苗床上扣小拱棚,此時一定把控好溫溼度,溫度控制在25℃~30℃,溼度保持在95%以上(膜上有水珠)。3d後幼苗先通風,通風量由小變大,逐步鍛鍊,使幼苗有一個適應過程,同時,儘早鍛鍊幼苗見光,有利於嫁接苗的成活與生長。一般情況下,嫁接苗在8~12d時斷根,1周後就可揭去拱棚。定植前1周還需煉苗,通過加大晝夜溫差,增強嫁接苗抗逆性,培育壯苗。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4 定植

4.1 設施消毒

因為設施內連續種植和黃瓜自身病害較多的特點,定植前密閉溫室利用高溫殺滅部分病菌,並用五氯硝基苯對土壤進行消毒,再用煙霧劑對設施進行消毒。

4.2 整地施肥

基肥使用優質農家肥1×10⁴kg,腐熟有機肥300~400kg,過磷酸鈣25~30kg,撒施後,深翻澆足底水。南北向作畦,高畦栽培,畦高20~25cm,畦寬70~80cm。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4.3 適時定植

定植時黃瓜多采用高畦壟作,這是由黃瓜的根系決定的,表層土壤空氣含量高,有利於根系呼吸,而黃瓜根系呼吸能力強,需要的氧氣充足,所以黃瓜定植要淺栽。黃瓜一般採用寬窄行單株定植方式,定植時先在寬行兩邊起壟,壟高13~15cm,在上邊開10cm×10cm小溝,在溝內澆水施肥,一般可施碳銨100g,水滲後襬苗,行中取土封溝。一般株距27~30cm,栽苗3600~4000株/0.067h㎡。最後蓋地膜,取出瓜苗,壓緊膜口,定植後2~3d澆緩苗水。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5 田間管理

管理關鍵在於調控好水、肥、氣、熱、光照等,促進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通過管理創造一個有利於黃瓜生長而不利於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5.1 緩苗期管理

關鍵是溫度,白天保持28℃~30℃,夜間不低於15℃。緩苗後加大晝夜溫差,促進根系生長,控制秧苗生長。一般幼苗控制在5d長一片葉為宜,及時卸蔓上架,為豐收打好基礎。根據墒情土質科學澆水控水,中壤和沙壤,可澆透一次緩苗水,以利根系擴散,黏土地可不澆水或推遲澆,30℃以上開始放風,降溫排溼,並中耕鬆土,增溫通氣,促根下扎。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5.2 結果期管理

此間加強肥水管理是獲得高產、優質、高效農產品的關鍵。

5.2.1 溫度與光照

控溫降溼、增加光照不僅可以使植株促進光合增加產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抗性減少病害。溫溼度光照調節,多采用四段變溫管理,早晨揭簾前保持8℃~10℃,白天25℃~28℃,早揭簾,白天超過30℃放風,下午降到20℃關棚蓋簾,前半夜維持15℃~17℃,後半夜13℃~11℃。光照每天保證8h以上。陰雪天儘量爭取散射光。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5.2.2 水分管理

結瓜開始後,外界氣溫逐漸下降,要處理好結瓜、長秧、地溫和根系之間的矛盾,根據實際情況科學澆水,中壤和沙壤間隔時間短些,黏性土間隔時間長些,一般10~15d澆一次水,澆水應選擇晴天中午膜下暗澆,有利於地溫的恢復,中午可適當排溼。2月下旬後,氣溫回升,黃瓜進入結瓜盛期,可以7~10d澆一水,溼度保持在70%~80%為宜。

5.2.3 營養管理

開始採瓜後,黃瓜對肥料水分要求逐漸增多,結合澆水每0.067h㎡追施速效性化肥尿素等15~25kg,根據植株對氮磷鉀及微肥的需要,重點追施史丹利等全量肥料,每次0.067h㎡施20kg,還可用質量分數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追肥原則是少量多次,肥水交替使用,即:有機肥—清水—化肥水—清水。隨著植株結瓜進入後期,追肥次數,追肥量可適當減少。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5.2.4 植株調整

黃瓜長到6~7片葉時需吊蔓,方法是東西向吊三根鐵絲,南高1m,北高2m,中高1.5m,每兩行黃瓜吊兩根細鐵絲搭在東西向鐵絲之上,然後每株黃瓜拉一根吊繩,植株呈S型向上纏,便於均衡受光。設施栽培黃瓜靠主蔓結果,側蔓保留一葉一瓜切掉。

5.2.5 激素處理

黃瓜屬於單性結實,但單性結實瓜遠不如激素處理後的產量高。尤其是設施黃瓜10月—11月及2月下旬的生長月份,晝夜溫差小,不利雌花結瓜,化瓜現象十分嚴重所以需要激素點花。用萬分之三的赤黴素溶液,再加千分之一的速克靈和2.4-D25×10⁶處理雌花,可起到坐瓜穩、灰黴病減少和增產的作用,2~3d蘸一次花即可。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5.2.6 採瓜管理

合理採瓜是調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重要措施,過早採摘影響產量,過遲卻容易形成瓜打頂。一般情況下,根瓜100g左右能上市時儘早採收,儘早摘除上部成型商品瓜,腰瓜一般150~200g採收,一般原則是:出現“花打頂”要狠採收,瓜秧弱適時採收;低溫階段多次採收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6 病害防治

設施越冬黃瓜的病害防治中,關鍵還在於防,防大於治,加強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抵抗力。

6.1 霜黴病

主要為害葉片,先出現淺綠色水浸斑,葉緣向上捲縮,潮溼時葉背生出灰黑色黴層,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霜黴病發生多,危害大,一旦發生,迅速蔓延。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及時防風,降低溼度,葉面噴糖,清除病葉等,藥劑防治可選用質量分數40%百菌清燻蒸,7d一次,連燻6~8次,可以兼殺其他病菌,或者用5%防黴靈、5%百菌清噴粉,噴藥可選用64%殺毒礬600倍液,72%普力克1000倍液等,噴藥要均勻周到,重點是病葉的葉背黴層。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6.2 白粉病

溼度大時發病嚴重,病葉先形成近圓形小粉斑,逐漸擴大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佈滿葉面,好像撒了層白粉。設施露地均可發生,主要為害葉片。

防治:發現病株,及時摘除染病枝葉,集中銷燬。發病初期百菌清煙劑燻蒸,噴施可選用質量分數25%粉鏽寧3000倍液,粉必清800倍液,苯醚甲環銼600倍液,交替用藥,5~7d噴1次。白粉病噴藥建議單獨用藥,另外要注意必須把葉片正反面一起噴,效果才好。

越冬黃瓜的管理較為複雜,設施越冬黃瓜栽培技術要點,建議收藏

6.3 細菌性角斑病

可為害葉片、葉柄和果實。葉片出現針頭大小水浸狀斑點,幼瓜受害,出現近圓形水浸狀病斑,病部出現菌膿常腐爛,有臭味。嚴重時病斑相連,植株死亡,產量嚴重下降。

防治:加強栽培防病,無病土育苗,重病田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採用高壟栽培,降低空氣溼度,及時清除病葉病瓜,藥劑防治可選用農用鏈黴素200 mL/kg、中生菌素600倍液、質量分數34%綠乳酮500倍液交替噴霧使用。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