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全片仅仅一条简单的支线,套了不少一般公路电影的公式,一黑一白的主角,在一趟公路旅程中,互相了解对方、认识自我。但就因为他简单的呈现,再搭配上流畅的节奏,诙谐的步调,使得整部片在奖季电影中显得更好入口。全片会如此叫好,也要归功于两位主角维果莫天森和马赫夏拉阿里,饰演的大嘴托尼和唐之间的化学效应,在剧本的搭配下一搭一唱,让人不禁沉醉在两人的表演中。东尼个性粗犷,不拘小节,出口成脏、看不顺眼就动手;薛利则重视礼节与原则、文质彬彬,有著丰富的情感。

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其次,电影背景发生的时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虽然立意不新,但以平稳的节奏讲述出了一个温馨又有笑点的故事。温馨在于托尼的妻子与托尼的感情,没有轰轰烈烈,却平淡而温情。托尼与唐的友情,在影片结尾平安夜那段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同样温情四溢。笑点在于他们南下巡演的过程中,托尼是一个幽默的人,但社会阶级与唐相差较大,一开始显得格格不入,构造出了一定的反差,其中某些情节引人发笑。

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这两个人的身份和种族差异十分有趣,黑人偏偏是社会地位更高的那个,这也是在告诉我们,种族不能决定社会地位,也让整个故事更具有复杂性和戏剧性。尽管唐博士是一个电话就能惊动总统肯尼迪的人,但所到之处那些白人也只是看起来很尊重他,刻入骨子里的种族歧视还是从细节处表达的淋漓尽致。

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例如白人用一盘炸鸡款待他,西装店不允许他试衣服,白人餐厅拒绝黑人用餐等等,包括路上在田间劳作的黑人奴隶看见西装革履的唐博士坐在白人开的汽车上纷纷停下劳作,展现出唐与自己种族的格格不入,此时无声胜有声。再者,在巡演的路上,唐见到托尼写给妻子的信,就好像小学生写日记一样,而且还是一篇错字连篇的日记。

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唐开始指导托尼给妻子写信,从好像厕所手纸一样又臭又长的信,摇身变成了后缀永远是“替我亲吻孩子们”的当代莎士比亚。在他们前往最后一场巡演的途中被警察拦了下来,因为警察说托尼是半个黑人,托尼打了警察,托尼和唐被关进警局。“你为什么要动手?”“因为受到了歧视?”“我一直都受到这样的歧视”。

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唐平静的说道。“尊严使我们平等。”唐打电话给司法部部长获得了释放。在途中,唐爆发了他站在大雨中大声的说:“我是黑人但黑人把我当做异类,我又不是白人,是我把自己关在华丽的城堡里。”这一刻唐内心中的孤独,困惑,迷茫,全面的爆发出来。

美国电影《绿皮书》,剧本扎实,细节到位,传达了普世价值观


最后,这部电影运用了许多的反差手法,身份,地位,肤色,给我们营造了一部披着美国公路喜剧外衣的佳片,导演的处处细节和对话又都体现出了当时的种族歧视问题,让你欢笑之余又不由的深思,影片中的音乐运用恰到好处,唐受到歧视之后在表演时钢琴曲的狂暴,在橙鸟酒吧时的肖邦,无一不体现出对音乐运用的完美,最佳影片实至名归,优秀的电影总能在不经意间引发人的思考与共鸣,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人种的歧视,不能明白那种内心的煎熬,但这部电影却告诉我们有人在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做出努力,他们行驶在自由与平等的公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