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張郃和魏延為什麼越往後越厲害?

賈彩歌a1-jia


確實如此。張郃和魏延在三國前期完全顯不出來,而到了後期,則無論武藝還是在軍中的地位,分別是魏蜀兩方的樑柱式的重將。



先說說張郃。

張郃成名較早,但實際上並不受重用。在袁紹麾下時,張郃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在軍中享有大名。其實在河北四庭柱中,張郃的軍事才能是最高的,其他三人靠的是武勇,而張郃則智勇雙全,很有戰略頭腦,頗具帥才。

張郃的武藝也不弱,官渡之戰中一亮相就是對陣曹軍猛將張遼,兩人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在後陣觀戰的曹操“暗暗稱奇”。

論張郃的武藝,在三國前中期並不算出類拔萃的,像呂布、蜀漢五虎、典韋、許禇、徐晃、顏良、文丑、龐德、夏侯惇、曹彰等猛將都在其上。張郃的武力值與張遼、關平、夏侯淵等人基本上屬於同一層次,略強於樂進、魏延、淩統、關興等人。

張郃有個特點,非常善於自保。遇到勁敵從不死扛硬拼,見勢不妙,拔馬就走,決不戀戰。


另外,張郃對戰場形勢的判斷非常準確,能敏銳的發現危機,提前預防,趨利避害,明哲保身。所以,張郃經歷過很多惡戰,遇到過許多勁敵,也遭到過不少險情,卻總能全身而退。

憑著自保能力強這個特點,張郃就熬倒了所有武力值排名比他靠前的那些猛將。呂布、蜀漢五虎、典韋、顏良、文丑、龐德、關平、夏侯淵紛紛過世,許禇捱了張飛一矛,重傷不能再上陣廝殺,夏侯惇遇鬼嚇死,太史慈、徐晃和張遼都中箭身亡,曹彰雖勇,也被剝奪了兵權。比張郃強的或者接近的那些猛將不是死了,就是傷了,或者被棄用,這樣張郃就凸顯出來了。


以趙雲去世為標誌,張郃成為當時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將,直到木門道中伏,這段時間,張郃是當世無敵的。

這有點像《興唐傳》裡的羅成,也有鎖五龍的輝煌時刻。

再說說魏延。

在蜀漢陣營中,魏延雖然歸附劉備的時間比較晚,但他的地位提高很快。在劉備時代就受到了重用。

因為魏延軍事能力非常出色,而且他屬於荊州派,還是劉備的死忠。對於蜀漢集團來說,這很重要,他的提升速度很快,常常被委以重任,相當於五虎將外的第六人,實際地位很高。這一點上,他比張郃要幸運很多。


無論上陣廝殺還是領兵打仗,魏延的表現都是很不錯的。

在雒城之戰中,魏延率兵與川將泠苞打了一場遭遇戰,交鋒三十合不分勝負,川將鄧賢引兵夾攻,魏延敗走。而黃忠到來,射死鄧賢,揮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擋不住,敗陣而逃。

以此戰分析,魏延的實際武力值比起五虎將來,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的。

漢中之戰,魏延與曹軍猛將龐德有過交鋒,雙方打得難解難分,魏延詐敗後,擺脫龐德的糾纏,射傷了曹操。魏延正欲殺曹,被龐德趕來截住,奮力擊退。

以此戰分析,魏延的武力值也在龐德、徐晃、夏侯惇等人之下。

而在三國後期,有蜀軍陣營中,魏延被諸葛亮用為抗衡敵方大將張郃,可見魏延的武力值要略低於張郃,而高於姜維、關興等人。

分析魏延的武藝,應在張郃、張遼、李嚴之下,和關平、樂進、淩統屬於同一層次,稍強於姜維、關興。

魏延的自保能力也很強,魏延比較善長的是詐敗,他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戰鬥,將近一半都有詐敗行為。連遇到司馬懿這戰五渣,魏延都仍然選擇詐敗。當然,能讓司馬懿感覺自己贏得心安理得,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地窮追不捨,說明魏延有極高的表演天賦,如果放到現在,也必定屬於實力派的明星。

三國後期,蜀漢人才凋零,能上陣廝殺的猛將越來越少,而曹魏也不例外,好不容易出個王雙,還被魏延幹掉了。

以張郃木門道中伏犧牲為標誌,魏延成為了當時的天下第一猛將,所向披靡,當世沒有誰的武藝能強過魏延了。

但這個時間沒維持多久,魏延就過度興奮,搞死了自己。

比較張郃和魏延的相似之處,都智勇雙全,都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華,都善長在戰場上保存自己,都內心狂傲,自視甚高。

結局並不重要,只要曾經戰鬥過,拼搏過,曾經登上巔峰,睥睨天下,曾經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留下了自己的一抹亮色,這一生就足夠了。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郃和魏延,都不是普通的武夫,他們兩人既有武力,又深明兵法,是難得的大將之才,這種人才,隨著時間推移,經驗積累愈來愈豐富,加上同時期的人物陣亡或老去,自然就凸顯出了他們的厲害。

張郃

張郃,字雋乂,從黃巾起義時就投身軍伍,縱橫沙場四十餘載。

張郃原本是袁紹麾下,位列河北四庭柱,曾經在陣前和張遼大戰,讓曹操暗暗稱奇。後來張郃與搭檔高覽一同投降曹操,跟著曹操南征北戰,不過一開始,這哥倆遇到的對手實在過於強大,高覽稀裡糊塗被趙雲幹掉,張郃則敗給過趙雲、馬超等人,和張飛的對抗中更是被打得體無完膚,所以說,在前期,張郃給人感覺比較平庸。

不過張郃的保命能力還是很強的,三萬大軍被張飛打得只剩十幾個,居然被他逃掉了。等到後期,張郃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在街亭擊敗毫無經驗的馬謖,等到趙雲病逝以後,張郃更是一副無敵的姿態,在蜀軍陣中左右衝殺,如入無人之境。


魏延

魏延,字文長,相貌和關羽類似。

魏延敬佩劉備的仁德,但是在襄陽城下和劉備錯開,之後投奔了韓玄,後來殺了韓玄,和黃忠一起投奔了劉備。

在前期,魏延的光芒被張飛、趙雲、黃忠等人掩蓋,他雖然擔任漢中太守重任,但那是防守為主,並且也沒發生大的戰事,所以凸顯不出能力來。

夷陵之戰,劉備幾乎敗光了蜀漢的中青代人才,造成後期諸葛亮北伐時人才嚴重斷檔,這時,魏延的能力就很出眾了,如果不是中途姜維投降過了,魏延應該就是當時的第一名將。

所以說,猥瑣發育不要浪,有實力,終究有展現的那一刻!


歷史都付笑談中


兩個人後期厲害一個是自己能力,二是曹魏、蜀漢前期將領都已相繼去世,才凸顯他倆來。

先說張郃,曹魏前期跟著曹操打天下的主要武將都是哪年去世的呢?

夏侯惇222年、夏侯淵219年、張遼222年、徐晃227年、曹洪232年,許褚沒有明確記載,《三國志.許褚傳》說“明帝即位,進封牟鄉侯”,然後緊接著就是一句“禇薨”,“太和中,帝思禇忠孝,下詔褒讚”,魏明帝是226-239年在位,太和年號使用了7年,時間是226-233年,也就是說許褚最多也是在233年去世的。

至於李典,也是沒明確記載去世時間,《三國志.李典傳》記載“年三十六薨…文帝踐阼,追念合肥之功…”,曹丕是220年即位,也就是說李典這時候已經去世了。

而張郃是231年去世的,所以才顯得更重要。

《三國志.張郃傳》說夏侯淵戰死,張郃臨危受命被推為主帥,軍心乃定。可見其能力和威望都是得到當時曹魏軍士認可的。

再說魏延,在關羽、張飛在世時候,魏延就已經得到重用了。劉備當時要派人鎮守漢中,大家都以為會是張飛,張飛自己也這麼想,結果劉備卻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一軍皆驚。

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就是魏延提出來的,可見其謀略。

張郃、魏延為什麼厲害,大概就是這樣。


藍色咖啡豆


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曹操、劉備、孫權、周瑜、關羽、張飛、馬超、呂布等人都是那個時代叱吒風雲的人物。

三國時代也是群雄爭霸的時代,正如蘇軾的《念如嬌。赤壁懷古》中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多少豪傑志士為之折腰,經過長期的吞併,大浪淘沙,曹操消滅了袁紹、袁術、呂布、馬騰,基本統一了北方。孫權佔據著江東,劉備入川,曹操、孫權、劉備三家獨大。劉備的蜀漢集團率先發動的“襄樊之戰”似乎成為了三國鼎立的轉折點,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魏延非常勇猛。

當初劉備取了漢中準備入川,漢中需要有一位獨當一面的將領來鎮守。劉備集團的所有人都認為張飛肯定會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張飛本人都這樣認為,因為漢中戰略位置太重要了。但劉備非常賞識魏延,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眾人非常震驚,為了服眾,劉備大會賓客,在宴席上劉備問魏延當漢中太守有什麼打算,魏延非常霸氣的回答說“如果曹操派十萬人來取漢中,我就替大王您滅了他,如果曹操傾全國之兵來進攻,我就替大王您擋住他,眾人都被魏延的氣勢驚呆了。魏延防守漢中十餘年,沒有出任何事情。

“襄樊之戰”以後,蜀漢方面的人才喪失殆盡,關羽被孫權斬殺,張飛隨後被部下殺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被孫權集團殺的大敗而逃,蜀漢方面培養的中生代精英人才張南、馮習、傅彤戰死,黃權被阻在敵後方撤不回來,只好領兵投降。馬超、黃忠也相繼病故。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出兵北伐,民間就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說法,也就是說蜀漢方面人才的匱乏。趙雲病亡以後,魏延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魏延勞苦功高,就連諸葛亮也感覺到魏延難以控制,以至於病亡前留遺言都沒有讓魏延參加。

魏延勇敢有計謀,並不是魏延越往後越厲害,只不過劉備集團創業時人才濟濟,壓住了魏延的光芒罷了。

曹操集團的張郃也是如此。

張郃原來是袁紹集團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和顏良、文丑、高覽齊名。曹操集團的人才也是三國時代最多的,武有典韋、許褚、徐晃、曹洪、曹仁、龐德、張遼、夏侯惇、夏侯淵等,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等,都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星光燦爛的人才隊伍中,張郃的光芒也被掩蓋。曹操死後,曹操陣營中的人才相繼去世,張郃的作用就顯得越來越大。

張郃非常勇猛,衝入蜀軍陣地時如入無人之境,無人敢擋,以至於諸葛亮看到張郃時夜不能寐,千方百計的設下計謀,射殺了張郃,才長出了一口氣。

魏延、張郃都是獨當一面的猛將,他們的人生境遇也差不多,他們不是不優秀,只是他們各自的陣營中人才太多,掩蓋了他們的光芒,是金子總是會發光,三國後期,他們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智者無疆風清揚


兩棵不老松,一對老龜將。全是羅貫中弄的,後面無的可寫了。


老夥計162720415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