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開了幾場重磅會議

關鍵時刻,開了幾場重磅會議

2020,一不小心就踩進了黑天鵝的老窩兒。


眼前的各種麻煩,已經讓全球的“救火隊長”們忙的焦頭爛額。


但,這一切還遠未結束。


1


庚子年3月3日,這一天必將被寫到世界歷史的重大“記事本”裡。


而且,要加粗標註。


因為,形勢危急,一切都是超常規的難題。全球疫情不可避免要落錘;虛弱的經濟復甦可能將再次被長時間的打斷,還有全球央行和財政部都已經傾巢出動,十萬火急。


是迫不得已,更是險象環生。


很多人並沒有完全理解。


一場超常規的救火行動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事實和真相?


刀尖上的戰略。


大部分國家降息空間透支,救經濟已經沒有特效藥,有的只是比身體的抗病毒能力。


國家間的洗牌殺來,一咬牙國家信用透支的毒藥先嚥下,即使是兩敗俱傷,也要硬扛誰先倒地誰先輸的冒險。


殘酷,而冰冷。


疫情是一場席捲全球的自然大敵,擁有普惠性的毀滅力,這個時候,如果哪個國家的血槽淺,舊疾多將會率先撲街。


回顧這幾年緊急操盤,當局者似乎早已經料到會有打硬仗的一天,只是恰好被疫情觸發了。


先是個人理財領域打破剛兌,之後是供給側改革引發全行業洗牌出清,再加上這次大自然的“禮物”,最複雜的組織形式“國家生命體”最終也沒有逃過一劫。


從這個層面來講,我們應該高度警惕了。


所有問題已經不在僅僅存在於產業和居民微觀經濟層面,更加宏觀的國家生命體的變革求存,可能是後疫情時代最急迫的事情。


意大利韓國沒有外力真的很難辦;

伊朗和日本可能率先好轉;

很多國家即使沒有疫情也已經疾病纏生;


還是筆者本人去年給出的判斷,世界進入大爭之年的標誌就是深思國家大維度的變革突圍。


很多時候看似表面上是居民收入的問題,其實際上卻是國家產業一直位居“世界第二梯隊”的現實所決定的。


文化週期大於政治週期大於經濟週期,經濟週期疊加自然災害給予政治週期不斷壓力,未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將不光光是經濟的淺層問題。


看問題的維度,決定最終的出路。


請理解筆者此時涉及敏感問題的良苦用心。


2


幾場緊急會議,解釋了這次救市的急迫。


連夜召集的全球央行“G7”會議是在北京時間的凌晨結束,而同樣重磅的另一場會議,國內央行財政銀保監會三巨頭的金融電視電話會議也是在同一天,中間時間只差了僅僅幾個小時。


3月3日,從時間的密集度和大佬的級別就能夠深刻感知到底發生了什麼。


全球對錢最有權勢的人集體加班了。


有人說:“全球央行可能一直都沒睡覺,熬夜加班救急。”


這可能一點都不誇張。


美聯儲18號才是正常的議息會議時間,結果因為全球金融的動盪,連夜加急提前半個月落地“降息50個基點”。


緊接著沙特降息50點,阿聯酋降息50點,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央行相繼明確表態大幅降息。


從美聯儲的動作來看,週二凌晨降息之後,當即注入1200億美元的流動性,隨後週三紐約聯儲就通過隔夜正回購操作為金融市場注入了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幾乎把能用的額度用盡了。


而且是在短短2天。


下面是美聯儲官方的數據,週二和週三流動性支持都超過了1000億。分別是最終成交週二1086億,週三1114.8億。


這也是去年10月份以來的首次超常規操作。


下圖是美聯儲近20年的歷次超常規降息。


關鍵時刻,開了幾場重磅會議


如果不是萬分緊急,這種事情發生概率真的極低極低。


2020年,一波全球性寬鬆操盤已經100%的落地,而且不可逆。


美股27號的史詩級大跌1200點;世界快速出現“意大利伊朗韓國日本”四大疫情副中心;中國超30萬億10年大基建計劃快速襲來……


小概率事件的接連發生,預示著財富的大規模輪動洗牌,也深刻揭示著2020“黑天鵝成群”的鐵的事實。


文章開頭確實不是一句玩笑話,人類這個冒失貨一不小心就踩進了黑天鵝的老窩兒。


3


2019年時是美聯儲“由緊到松”的轉折年。


而盤點每一次美聯儲出手的時間節點,都跟美股的大幅回調一一的對上了,有人說,是美聯儲拯救了美股。


錯。


是美股這個泡沫事實上的綁架了美聯儲,最終將拖向何方?反正離降息的極點“負利率”已經不遠了。


作為世界資產的錨,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已經從2018年1月的3.149一直跌到了現在的0.773。


空間還有多大?


問題不難回答。


關鍵時刻,開了幾場重磅會議

這種事情其實誰也不用笑話誰,大家都一個病樣。


日本沒有偷偷的下場穩債券?地方政府沒有悄悄的穩房價?


世界還是老樣子,就看誰更抗揍了。


以往的經驗是,超常規水管子之後,世界經濟還是有潛力繼續往上竄,也就是所謂的依然處於世界經濟的上升週期。


但這次真的還像以往一樣嗎?


不。


只是再拖一陣。


因此,像2月27號這種級別的巨震還會再次出現。未來的資本市場,依然還會動盪萬分。


這就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戰場環境。


而此時此刻處於相對低位的A股確實凸顯出了難得的價值,注意每次情緒暴跌後的優質籌碼的長期配置機會。


4


G7會議和國內的金融會議,相同點是,寬鬆的共識,不同點是,除了眼前的問題外,我們最近先後四次提出“新基建”的迫切問題。


一邊是忙著剪斷燃起來的舊債務導火索,另一邊是忙著為新的生存開闢出新的生長空間。


關鍵時刻,開了幾場重磅會議


ZZJ會議文稿中明確提出了對於新基建的加碼,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這幾乎是給全國加碼新基建開了綠燈。


按照中國的個性,不用很長時間,3年以內,基本上就要幹到絕對的世界級規模優勢,而目前只是剛剛開始。


因此,除了傳統水泥鋼鐵大基建外,請未來一定要多多的關注新基建所帶來的紅利與機會。


這裡面有一個並不複雜的邏輯,有效投資,有效供給的原則下,只有新基建的大規模投資,才能形成階段性的貨幣循環,水才能放出去,經濟才有增長,居民才會有收入。


另外,也只有大規模的新基建加碼,才會率先在新基建上孵化出新的商業模式,就像沒有4G基礎設施就沒有微信支付寶美團共享汽車業務一樣,這是華山一條路,必須這麼幹。


有人說:“這樣會給財政帶來新的壓力。”


說得對,而且壓力會很大。


誰都不想有壓力,但信用貨幣擴張的人類歷史就是一輪又輪的泡沫催生過程,你不參與 ?


真的騎虎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