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廣西同一個姓氏,有的是漢族,有的是壯族?

看淡春風秋月


“之所以在廣西,同一個姓氏,有的是漢族有的是壯族”,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多方面:

一·內在原因--壯族姓氏分析:

1.·壯族作為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但卻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民族。壯族是一個“綜合性”民族,壯族文化多樣化的同時,壯族人的姓氏也是多樣化。

2.·壯族姓氏的起源來自於嶺南百越,而嶺南百越和中華民族所有的少數民族一樣,那個族群都不是一開始就有姓氏的。都是通過慢慢的衍化,或以居住地為姓氏、或以山川河流為姓氏、或借鑑其他民族的姓氏等等,才逐漸有了自己的姓氏。壯族的姓氏來源也是不例外,而且同樣具有多樣化的特點。

3.廣西地處中國南端,歷史上無論是那個朝代,中原北方人口大大小小的遷徙到廣西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中原北方人口向廣西的遷徙,帶來了中原文化的同時,還帶來了百家姓氏。在廣西通過生活、交流、通婚等,從而使得壯族人的姓氏更加的豐富和多樣化。

4·歷史上,廣西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和融合,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廣西壯族的漢化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壯族人用漢族姓氏,是一大特徵。

5·壯族在古代雖然有自己的文字四方字,但是在古代卻並不通用,在近代和現代幾乎沒什麼壯族人會使用。壯族人在古代和現代使用的都是漢字,因而流行的也是漢族文化、中原文化。所以大多數的壯族人都使用漢族姓氏,除了農姓,農姓是地地道道的壯族姓氏。



二·具體原因--原因多樣化:

1.有些祖上是漢族人,遷居到了廣西,在建國初期國家進行民族劃分的時候,被莫名其妙的劃分成為壯族,當時很多人都是這樣。

2.有些是同一個祖宗漢族人,後人一部份遷往廣西,後面成為了壯族;一部份遷往廣東,後面成為了漢族人。

3.秦朝南征百越的時候,五十萬秦軍南下嶺南,其中有不少的部份定居在廣西,與廣西當地人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進行通婚、繁衍生息,這時期帶來了很多中原姓氏。

4.今天的很多廣西壯族人,翻開自家的族譜,會發現祖先是漢族人,而自己卻已經發展成了壯族人。這樣的例子在廣西比比皆是。

5.壯族名稱,直到周總理時才正式確認下來。在這之前,壯族是叫僮族的。而在確定為壯族的時候,廣西就有很多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是壯族,都被劃分為壯族了。



6.根據前面分析的這些原因,可見在廣西同一個姓氏,有漢族人、壯族人、瑤族人等,都是再正常不過了的。

7.同一本族譜裡,有些分支是漢族人,有些分支是壯族人,這些都很正常,而且這些現象都有存在。

8.同一個村子裡、同一個家族,有些家是漢族、有些家是壯族的情況,也是有的。

9.同一個家族裡,堂兄弟之間分屬漢族、壯族,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10.而最搞笑的是,據說同一個家庭裡,親兄弟、兒女分屬漢族、壯族,這種情況居然也有。



11.當初對壯族進行劃分的時候,其中一個依據就是根據語言進行劃分,即說壯話的人被簡單的劃分成了壯族,而說白話的人被簡單的劃分成了漢族。

12.還有一個劃分依據是以聚居地進行劃分,壯族聚居地的人自然大部份被劃分為壯族;漢族聚居地的人自然大部份被劃分為漢族;而其中既有壯族居住也有漢族居住的地方,就可壯族也可漢族了。

13.在現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高考少數民族加分福利。在廣西,少數民族高考生是可以獲得一定的加分的,漢族考生沒加分,壯族考生有加分,而瑤族考生得加分又更多。所以又催生了一些原本該是漢族人的,卻變成了壯族人、瑤族人,比如通過子女隨母族姓氏、父母是漢族的有些也直接改成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

14.中國古代的民族概念和現在的不一樣,而且其他民族進入漢族領域被漢化改漢姓的也比比皆是,論血統許多跟漢族沒關係,但是姓氏也和漢姓一樣了

15.也有不少壯族人,原本是漢族人的,在解放後被人為的劃定為壯族,即被“壯化”。不會壯族人口也不會那麼多,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當然了,真正的壯族人還是非常多的,佔非常大的基數。



三·筆者認為,正是上面的諸多原因,才造成了“在廣西,同一個姓氏,有的是漢族有的是壯族”這種情況普遍存在。各位讀者,對此你們有什麼不同見解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


神渡說廣西廣東


壯族本不如其他民族純,多為莫名其妙成壯族的,我自己家祖上是馬幫,從廣東梅州到雲南做生意,一般從廣東拉鹽和生活用品進來,再換茶葉,甚至鴉片出去,一年往返也就兩趟,後來一次返程時,適逢白蓮教之亂,才定居廣西。所以我們也不是壯族的,只是六五年以後,戶籍上變成壯族的,我們鎮上好多都是這情況,所以很正常。


令狐沖7358


壯族人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廣西、雲南一帶。壯族人的大部分姓氏和漢族人姓氏是一樣的。比如“黃、韋、莫、廖、寧、依、程”等等很多。

而且同一姓氏裡有漢族也有壯族。這是因為:



一、歷史上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結果,使許多少族民族漢化,風俗習慣與文化與漢族人趨同。不僅是壯族,五十六個民族中由於思想文化,語言溝通,工作生活交流,通婚成親等因素的影響,同一姓氏申和不同姓氏中都有不同的民族種類。



二、“壯族”這個名字,產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時候,由周總理提議,最後經過了壯族本民族的同意之後,才正式命名的。不過在歷史上,壯族同胞也一直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他們的祖先就是秦漢時期生活在百越的那些人民,後來秦始皇統一後,還曾經派軍隊對那裡進行平定與融合,當時的壯族人還處於一種比較落後的氏族部落狀態,將這些南方沿海一帶的土著人被稱為“百越人”。最後都成為了秦國的一部分。當時那些百越的百姓其實並沒有什麼姓和名,只有那些首領之類的才會有個名,還沒有姓。在這方面,司馬遷在他的書裡就專門記載了一些百越的貴族或者首領,他們此時都是有名無姓。

所以,壯族人採用漢族人的姓氏。



三、壯漢通婚後兩族的後代,很多時候,由於兩個民族的通婚,生下來的孩子雖然是不同民族的混血,但是大多數會把他的民族選擇註冊為壯族,所以,同一姓氏中有漢族人,也有壯族人。

四、純正的壯族人,在歷史上有時候會被朝廷賜姓,賜姓一般為漢姓氏,這樣的話,很多的百姓也就隨著首領的姓氏了。



五、壯族的文字其實是解放後才有的,而之前的古老文字缺水沒有傳承下來。這就導致了他們很多時候都是用漢字的,用本民族文字的時候很少,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姓氏就成為了漢族的姓氏。


大漠雄鷹51775718998


在廣西生活,同樣的姓氏,有些人是漢族,有些人卻是壯族。

這個現象其實是與50多年前,在廣西地區實行“民族識別”政策有關係。


壯族的前身

事實上在1965年前,壯族是不存在的。

當然,我是說壯族這個名稱不存在,並不是說組成日後壯族的人口不存在。

以上面的照片為例,寫的是“廣西僮族自治區”,而不是大家熟悉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這是什麼回事呢?

在1949年解放前,廣西社會沒有壯族。當時,只存在被稱作是僮人的土著居民。

民國時期的政策是“五族共和”,也就是說除了滿、漢、蒙、回、藏五族外,其餘人群都不被視為民族。

因此,對於廣西的土著居民,官方主要稱為僮人、苗人和瑤人。直到1949年以後,僮人才成為了僮族。

僮人也好,僮族也罷,其內部的文化差異性是非常大的。

這是由於歷史上僮人的居住地極為分散,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族群。


例如,在《明史·廣西土司傳》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廣西僮居多…其散佈於桂林、柳州、慶遠、平樂諸郡縣者,所在蔓衍…種類滋繁,莫可枚舉。

一句“種類滋繁,莫可枚舉”,就概括出僮人的多元認同特性。

對於生活在漢人移民多的地區的僮人,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肯定就深,甚至會認為自己是“說壯語的漢人”。

還有些生活在苗、瑤地區的人,認同的特點就會更加不可預料。

20世紀50年代,隨著民族識別工作的展開,很多文化差異較大的僮人都被識別為僮族以及日後的壯族。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會出現:同樣的姓氏,有些人是漢族,有些人卻是壯族。


HuiNanHistory


其實壯族原本是一個沒有姓氏的民族,是有歷史依據的,是可以肯定的。

   壯族後來又有了姓氏,這是受到漢族影響的結果。大約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特別是到了漢代時期,南方的各個小國和各個部落逐漸被漢朝臣服。

為了鞏固其統治,朝廷派來了許多留守的軍隊和官員,同時還不斷進行一些移民。這樣,在漢族的影響和同化之下,壯族民間才陸陸續續地有了姓氏。

廣西是多民族的大家庭,雖然是壯族但是其姓氏基本上都與漢族相一致。

不光是壯族,滿族也是一樣的,清朝著名的作家曹雪芹 你看這名字 應該是個漢人 但他是其實滿族人

今天咱們中國人接受的民族概念是在從西方引進的,中國古代的民族概念和現在的不一樣,而且其他民族進入漢族領域被漢化改漢姓的也比比皆是,論血統許多跟漢族沒關係,但是姓氏也和漢姓一樣了

希望對您有幫助。





近看遠觀


壯族就是弱化民族血統分出去的。其實都是漢族,﹉其實少數民族。除了回,滿蒙苗之類的。很大部分都是漢人分出來的民族。

設想下,趙高政變之後,百姓沒起義,他也沒被子嬰殺死,反倒殺了子嬰,剿滅了各種反對力量。因為得國不正,百姓和他不一條心,自然不可能跟他一起打匈奴。所以,趙高只能向匈奴稱臣。投降了匈奴之後,匈奴那邊人少,中國這邊人多。為了消除中國人口太多,給匈奴造成的不安全感,匈奴那邊大力的鼓勵生育,而趙高這邊,為了向匈奴表忠心,開始大力的對中國人推行種族滅絕政策,男的全民閹割,女的全民絕育,小孩全部殺死,並以此為國策。史稱三十年減丁政策。華夏民族,進入了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它的黑暗,超過了蒙元滿清入侵導致的神州陸沉,也超過了五胡亂華時期。


朱哥哥zyx


同一個姓氏不見得就是同一個祖先,比如秦氏也分嬴姓秦氏和姬姓秦氏。

中國人的姓氏是有多個源流的,不同民族同一個姓氏也就不奇怪了。


長島男爵


是誰規定的,同姓氏就必須同民族嗎?

廣西是少數民族地區,區內有壯、漢、瑤,客家話……壯族人口較多,其它民族約佔40%,黃、韋姓氏是廣西的大姓。他們雖然有壯、漢區分,但語言上是互通的!!!


HsKE珂


簡單的很,比如你父親是漢族,你母親是壯族,然後你可以選擇漢族或者壯族,因為壯族高考有加分,所以基本都選擇壯族,所以就出現同一個姓卻是不同民族之分


水177108084


為什麼,因為被同化了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