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对联题解答攻略,学会从此变才子,别为孩子成绩担忧了

点击头像,关注我,私信或评论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中小学语文对联题解答攻略,学会从此变才子,别为孩子成绩担忧了

大家好,我是张老师。

很多小伙伴在做试卷中碰到对联题时都开始抓狂,甚至怒骂出题人变态。是的,课堂上老师很少专门讲对联题,即使课本中遇到也只是寥寥数言一带而过,因此为学生在小考,甚至中考时埋下隐患。今天张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巧解对联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

说道对联,不得不说这个皇帝了。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皇帝对对联也是情有独钟,所谓上行下效,民间自然也是对联成风。相传京城有一个茶楼叫天然居,这一天一个女子在此处歇息,看到茶楼的招牌别出心裁,啧啧称奇。于是就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写完没多久便叹了口气,原来女子写的是上联,没曾想没了灵感,想不出下联。就在女子一筹莫展的时候,旁边一个书生也蘸着自己的茶在桌子上写下了“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随后说道“姑娘,下联可曾满意”,女子心里一惊,但见书生自鸣得意,心有不岔。

于是又蘸着茶水写下“昨日黄花闺女”。这联其实是女子在挖苦书生像昨日的黄花闺女一般不知天高地厚,看书生面露难色,心中颇有些得意。只见书生沉思片刻,面有迟疑。女子开口说“对不上就一边去”,书生笑笑说“那就恕在下冒昧了”,随后写下“明朝妇道人家”。女子一看脸上一红,啐了书生一口说道“无耻”后拂袖而去了。书生愣在了那里,旋即笑了笑自言自语说了句“伶牙俐齿伶牙俐齿”,继续坐下自顾自的继续喝起了茶。


中小学语文对联题解答攻略,学会从此变才子,别为孩子成绩担忧了

了解对联知识,张老师有话说

  • 首先,还是老规矩,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换句话说,对联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 其次,要知道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 最后,了解对联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中小学考试常考的四种类型:①对联链接;②对联配对;③对联撰写;④对联赏析


中小学语文对联题解答攻略,学会从此变才子,别为孩子成绩担忧了

如何巧解对联题,请耐心阅读

其实在对联的世界中,不管它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具备这些特点:

  •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张老师深度解析上述四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直白点就是不能让人一读起来感觉别扭或者是生硬;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声或二声)【重点熟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中小学语文对联题解答攻略,学会从此变才子,别为孩子成绩担忧了

答题技巧攻略

  1. 学生在平时应该多积累,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工整的对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读得多,记得多,对写对联大有裨益。
  2. 要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3. 、一副对联就像一首浓缩的诗歌,也要注意立意。或写景或言志或抒情,或深思历史,或剖析现实,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得有明确的感情,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选取符合这一立意要求的意象。
  4. 在解答对联题时,就可以借助联想,利用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先把一句拆成几个词组,利用联想的方法,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

总之,对联题的解答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但除了对仗工整外,有两点须注意:一是要考虑上下联的相关性;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调。

中小学语文对联题解答攻略,学会从此变才子,别为孩子成绩担忧了

人生如花,语文是根。未来想要多精彩,当下就要多努力!我是张老师,关注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和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