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利尿劑降血壓,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

家庭醫生在線


利尿劑不僅可降血壓,還可治療心力衰竭等疾病;合理應用不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還可降低降低死亡風險。那麼,高血壓患者服用利尿劑應注意什麼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血壓升高有多種機制,鈉鹽攝入過多、水鈉瀦留引起的血容量增多屬於其一。利尿劑通過促進鈉離子排洩,減輕容量負荷,有利於降低血壓。常用利尿劑有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強效利尿劑,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中效利尿劑,螺內酯、氨苯蝶啶等弱效利尿劑。單獨用於降血壓時,很少使用強效利尿劑,主要以中效利尿劑為主。在降壓過程中,需注意:

①利尿劑可引起代謝紊亂,包括血糖、血脂異常等,發生率與利尿劑用量相關,通常發生於長期使用大劑量利尿劑的患者,控制利尿劑的用量則可減輕對代謝的影響。以氫氯噻嗪為例,每日用量控制在6.25-25mg,在控制血壓的同時,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②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合併高尿酸血癥,血尿酸長期升高可能誘發痛風,增加腎臟損害。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噻嗪類利尿劑在降血壓的同時,可能升高尿酸,增加痛風發病風險。因此,痛風患者禁用噻嗪類利尿劑,建議合併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換用其它降壓藥。

③利尿劑可引起血鉀異常,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藥物可促進鉀離子排洩,長期應用可引起低鉀血癥;螺內酯、氨苯蝶啶等藥物具有留鉀的作用,長期使用可能引起高鉀血癥。血鉀無論升高還是降低,均可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使用利尿劑2-4周後應注意監測血鉀。

④利尿劑單獨應用時降血壓作用有限,加大用量時可能增加不良反應,因此利尿劑通常與其它降壓藥聯合應用,包括鈣通道阻滯劑(地平類降壓藥)、ACEI(普利類降壓藥)、ARB(沙坦類降壓藥)等,不僅可增加降壓作用,還可減輕相互之間的不良反應;由於與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比索洛爾)聯用可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因此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前期等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不建議聯合應用這兩類降壓藥。

綜上,利尿劑通過促進鈉離子排洩降低血壓,強效、大劑量利尿劑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因此降血壓時以中弱效(如氫氯噻嗪)、中小劑量(如每日6.25-25mg氫氯噻嗪)利尿劑為宜;由於利尿劑單獨降壓作用有限,因此常於其它藥物聯合應用,如普利、沙坦、地平類降壓藥等,在增加降壓作用的同時,可減輕不良反應。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在服用利尿劑,可能說利尿劑大家還是不知道什麼藥,就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吃的氫氯噻氫,實際上很多高血壓患者並不是單一吃一個利尿劑來降壓,而是吃複方製劑中包含利尿劑,比如說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那麼,利尿劑是一種什麼降壓藥呢?下面張大夫來給大家說一說。

利尿劑降低血壓主要機制是通過排鈉利尿、降低血容量來發揮降壓作用。而用於控制血壓的利尿劑主要是噻嗪類利尿劑,比如說氫氯噻氫和吲達帕胺(壽比山)。很多大型臨床研究都顯示,利尿劑有利於血壓的降低,同時可以降低因為高血壓帶來的腦卒中。使用小劑量利尿劑,比如說氫氯噻氫6.25mg-25mg,對於代謝的影響很小,與其他降壓藥合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尿劑適合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壓和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因為利尿劑的不良反應與劑量相關性大,所以常常小劑量使用。噻嗪類利尿劑最常用來降壓,可是也容易引起血鉀降低和尿酸升高,一定要嚴密監測。


張之瀛大夫


一般情況下,我們知道利尿劑是降壓藥的一種成分,它能夠直接作用於腎臟,促進電解質和水分排出,使尿量增加,從而消除水腫。臨床資料表明,大約有10%的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老年人需要經常服用利尿劑,以排除體內瀦留的水分,達到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消除各種原因所致的水腫的目的。

服用利尿劑降血壓應該注意什麼?

利尿劑儘管能起到降血壓的作用,也作為基礎降壓藥應用於臨床,但是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比如強效利尿藥呋塞米,易引起電解質紊亂;氫氯噻嗪易引起低血鉀症等。所以在服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補鉀。

長期使用排鉀類利尿劑的患者,應該注意適當補鉀,鼓勵多吃含鉀豐富的綠色蔬菜和水果。

2.特殊人群禁用或慎用。

利尿劑對糖脂代謝有一定影響,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痛風及腎功能不全者應禁用或慎用。

3.急性腹瀉者不能使用。

腹瀉會使體內液體丟失、血黏度增高,而服利尿劑會使血液更加濃縮,容易形成血栓,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

4.利尿劑不宜持續使用。

利尿劑應間歇服用,以免長期利尿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聯合用藥時,兩種藥物均適當減量。


健康之初


利尿劑是五大類降壓藥中的一種,也是許多難治性高血壓或者其他降壓藥不能耐受的時候,一種經常選用的假藥。服用利尿劑降血壓應該注意什麼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注意電解質紊亂

利尿劑的常見副作用,恐怕就是電解質紊亂了吧!包括低鉀血癥、低鎂血癥、低鈉血癥、低鈣血癥等等等等!尤其是劑量越大,使用時間越長,利尿作用越顯著,其發生概率越大!


二、注意低血壓

利尿劑降低血壓的一個原因就是使得血容量減少,心臟負荷降低,和其他藥物具有協同降壓的作用,所以在單獨使用利尿劑效果不佳或者使用其他藥物效果不佳的時候,我們和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可能會造成血壓過度下降,造成低血壓和血容量不足!

三、注意血尿酸升高

利尿劑的使用,還有一個不良反應就是利尿劑會使得血尿酸水平增高,所以在痛風患者中,有可能會加重痛風症狀,使用時需要注意監測尿酸,有痛風發作需要及時調整!



四、注意血糖不穩定

糖尿病病人的,尤其是使用噻嗪類利尿劑的時候,可使血糖增加,糖耐量下降並增加胰島素抵抗,所以,在使用利尿劑的時候,患者的血糖會變得難以控制。

還有實驗顯示,利尿劑會影響脂質代謝,所以利尿劑的注意事項可能不僅僅包括以上四項,但以上四項已經包含了常見的利尿劑引起的副作用,需要我們加以警惕!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王醫生在門診看的最多的患者就是高血壓,為什麼高血壓是第一位呢?因為我們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是高血壓,如此龐大的基數,自然導致心血管門診中高血壓患者最多。

高血壓的基礎治療是健康生活方式,也就是王醫生幾乎每天都會提到的:戒菸戒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堅持有氧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開開心心。

但大部分高血壓經過健康生活方式並不能實現血壓正常,只能通過降壓藥來控制血壓,因為只有有效控制血壓,才能減少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心衰、腎衰這些惡性後果。

目前常用降壓藥有五個大類:地平類、沙坦類、普利類、洛爾類、利尿劑,還包括好幾種其他類降壓藥,市面上的降壓藥更是上百個品種。

五大類降壓藥其中有一個降壓藥叫利尿劑,最常用的就是氫氯噻嗪,雖然利尿劑是正規的降壓藥,但是我們在臨床遇到高血壓幾乎不會單一的就用利尿劑來降血壓。大部分情況都是在其他降壓藥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才會配合利尿劑來降壓,或高血壓合併心衰,也可能會用到利尿劑。

利尿劑配合地平或沙坦或普利,降壓效果會起到1+1>2的良好降壓藥效果,所以近年來直接有把地平或沙坦直接和利尿劑組合在一起的符合降壓藥,這樣不但降壓效果好,而且能減少各自的副作用。長期服用利尿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會導致電解質紊亂

比如會造成低鉀、低鈉、低氯,所以一定要定期複查電解質,尤其自覺雙下肢無力或全身乏力的時候,注意複查。

2、可能會引起尿酸、血糖升高

利尿劑對糖脂代謝有一定影響,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痛風及腎功能不全者要慎用。

總之,目前對於單純的高血壓患者,我們不主張單用利尿劑來降壓,如果要用利尿劑,一般都是和其他降壓藥配合在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心血管王醫生


目前臨床上高血壓患者最常用的5大類降壓藥中,利尿劑可以說老大哥了,利尿劑用做降壓藥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之所以到目前為止,利尿劑仍是臨床一線用藥推薦,主要是基於利尿劑良好的降壓作用和與其他藥物的良好協同降壓作用。

再來說服用利尿劑降壓藥的注意事項之前,我們先來說下利尿劑的“好”。

實際上,現在對於利尿劑降壓藥的應用,很多時候是被用的太少了,因為這個藥物比較老,價格也相對較低,因此,往往被做一個“配角”,在使用其他降壓藥降壓效果不良時,作為聯合用藥來使用,但實際上,利尿劑降壓效果好,長期用藥安全性也較高,今年美國公佈的指南中,也進一步強調了利尿劑對於心臟的保護作用,應用利尿劑降壓藥控制血壓,能夠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總死亡率,是一種有明確心血管獲益的降壓藥物。

在高血壓的服藥控制方面,在不存在用藥禁忌的情況下,利尿劑完全可以作為高血壓初治的首選藥物,而在臨床應用上,利尿劑特別適合於老年高血壓的控制,鹽敏感性高血壓的控制,心力衰竭合併高血壓的控制,肥胖型人群的高血壓控制,以及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用藥。因此,在高血壓用藥上,如果因為價格比較便宜,就認為利尿劑是一種不好的,不夠高端的降壓藥,這是一種不夠正確的認知。利尿劑用好了,照樣能夠解決一些其他藥物不能解決的問題。

利尿劑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的有三大類,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這三類不同的藥物各有不同,對於高血壓治療,應用最多的還是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都屬於這一類,袢利尿劑屬於強效利尿劑,包括呋塞米,布美他尼,拉託塞米等,主要是用於水腫性疾病、高血壓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預防等方面;保鉀利尿劑屬於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主要有螺內酯和依普利酮,屬於弱效的利尿劑,主要用於低血鉀的預防,以及難治性高血壓的聯合用藥方面。

利尿劑降壓效果好,有明確的心血管保護作用,當然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降壓藥。是藥物就有它的副作用風險,利尿劑同樣也不例外,因此,在服用利尿劑期間,要注意的事情也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注意血尿酸的升高,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利尿劑,雖然對腎臟腎小管的作用部位不同,但一般都會血液中尿酸的排洩形成不良影響,因此,長期服用利尿劑,可能會引起高尿酸的問題,一般有高尿痠痛風問題的患者,也儘量不推薦使用利尿劑類降壓藥。而一般說來,低劑量的利尿劑對血尿酸的影響較小,如果確實需要服用利尿劑的情況,合理選擇用藥劑量,定期監測尿酸水平即可,不必太過擔心而不敢用藥。

2. 注意可能發生電解質紊亂的問題,噻嗪類利尿劑,在促進鈉離子排洩,改善水鈉瀦留的同時,也會促進鉀離子的排洩,因此有引起低血鉀的風險,而保鉀利尿劑則具有保鉀排鈉的作用,這類藥物則可能有引起高血鉀的風險,因此,在服用利尿劑類藥物的過程中,要注意血鉀水平的監測,對於有高血鉀問題或腎功能衰竭情況的,應該禁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類利尿劑,而對於噻嗪類利尿劑,合用沙坦或普利類藥物聯合降壓,能夠減少低血鉀的發生幾率。

3. 注意糖代謝異常的問題,利尿劑類藥物還可能引起血糖代謝的異常,因此在長期服用利尿劑期間,也要注意血糖水平的監測,非必須的情況下,不推薦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聯用,以減少兩種藥物疊加作用對糖代謝形成更大的影響。

利尿劑可能產生的這些不良反應影響和應該注意的事項,一說起來好像都挺嚇人,但實際上,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發生幾率,往往與藥物的應用劑量有很大關係,如果選擇中低劑量的利尿劑類降壓藥,其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其實並不大,而對於單藥控制不良的情況下,普利類、沙坦類、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聯用噻嗪類利尿劑也是很好的組合。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壓是現在發病非常高的一種慢性病,它的治療一線藥物主要有CCB、ACEI、ARB、利尿劑和 β 受體阻滯劑五類,以及由上述藥物組成的固定配比複方製劑。其中的利尿劑不僅僅在降壓的時候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而且因為能利尿消腫,在心衰以及肢體浮腫的治療中也能起到及時雨的功效。不過使用利尿劑時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利尿劑最明顯的作用是利尿,也就是尿量多,次數多。所以儘量不要夜間服用,以免影響睡眠;也不要在有失水的時候服用,如腹瀉、嘔吐等,以免引起脫水。

利尿劑利水的時候也排除一些電解質。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出現電解質紊亂,建議小劑量或間斷性服用,使副作用降到最低。大量的循證醫學實驗證實,小劑量氫氯噻嗪長期服用,對電解質代謝無明顯不良影響。但有條件的患者仍建議半年複查一次電解質。

利尿劑因其和其它藥物聯合使用時效果明顯,很多複合製劑中含有利尿劑成分,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重複的情況。

利尿劑長期大量使用可以引起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謝紊亂,對於高血壓合併糖尿病、痛風、心律失常等疾病時應該謹慎使用。

利尿劑可以引起性功能降低,對於年輕的人群來說,儘量不使用利尿劑。

利尿劑可以分為保鉀利尿劑和去鉀利尿劑,它們和影響血鉀代謝的藥物聯合時應該注意。像 ACEI類藥物和去鉀利尿劑一起使用,副作用相互抵消,有很好的加成效果;而和保鉀利尿劑一起使用,可能造成高血鉀。

利尿劑的使用雖然方便,但是我們還是應該遵循最適合的原則,在合適的適合使用利尿劑,給我們最佳的保護!

注:圖片均下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糖尿病聯盟


利尿劑也是臨床上五大類降壓藥中最常用的一種,主要包括噻嗪類利尿劑及其與其他降壓藥製成的複合製劑,還有引達帕胺緩釋片這種兼有擴管和利尿雙重作用的利尿劑。使用利尿劑類降壓藥後,有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尿酸代謝異常等情況,特別是高齡的老年人,要注意選擇適應症和定期監測複查。

首先,利尿劑主要適合於血壓比較頑固的高血壓病患者、有心衰的患者、重口味的患者等,常和其他高血壓藥聯用,起到1+1>2的效果,臨床上也有一些複合製劑如復代文(纈沙坦/雙氫克尿噻)、海捷亞(氯沙坦/雙氫克尿噻)、安博諾(厄貝沙坦/雙氫克尿噻)等,對降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使用利尿劑後,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電解質紊亂,特別是利尿劑與鈣離子拮抗劑(如氨氯地平)或應用引達帕胺緩釋片後,要注意定期複查電解質。利尿劑與ACEI或ARB類降壓藥聯用後,低鉀血癥的概率稍低些(ACRI及ARB類藥物有保鉀作用),但也要定期複查電解質。

其次,使用利尿劑後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可能引起尿酸增高,誘發痛風。所以如果是痛風急性期的患者,禁用利尿劑;如果只是一般患者或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癥者,使用利尿劑後應監測尿酸水平變化。除此之外,長期應用利尿劑有可能血脂、血糖的代謝紊亂,應注意動態監測。如果合併有嚴重心衰、腎功能衰竭,要選用呋塞米等袢利尿劑,更應注意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其他。可能會造成血容量不足、體位性低血壓等情況,一般問題不大。

總之,利尿劑用的好會達到事半功倍的降壓效果,但長期應用要注意其副作用。


醫患家


首先,感謝“悟空小秘書”之邀請!

利尿劑,臨床上我們常用來作為一種降壓藥物來使用,它是藥物,自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利尿劑,起效原理就是從身體裡把水份通過排尿的方式排出體外,讓血液容積“瘦身”,血容量變少了,對血管的壓力就小了,血壓就降低了,這就是我們為了降低血壓而研製出的藥物。不得不說人類一直在和疾病鬥爭,真是絞盡腦汁啊!

然而,我們是成功把水份從身體裡排出去了,這固然是好事,但是事情總是沒有那麼簡單,何況是複雜的人體。

當水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時,不可避免的會一起排掉一些其它的營養元素,如鉀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等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鉀離子對人體非常重要,沒有了它,我們的心臟就不會跳了,你說重不重要。當這些微量元素流失過多時,機會出現一些預警症狀,如精神差、四肢無力、肢體麻木、肢體抽搐、心悸等等各種不適,如果進一步流失,生命就可能受到威脅。



還有一些疾病,在使用了利尿劑後可能會加重,如痛風、高尿酸血癥、低鉀血癥以及對此藥過敏者需避免使用。

總的說來,利尿劑的使用,注意以上的藥物副作用,通常可以合用一種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鉀的丟失,記得複查電解質,及時瞭解自己的血鉀等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全科醫學在線



臨床上,不少老年人長期服用利尿劑的患者不監測電解質,有的服用利尿劑如吲達帕胺,呋塞米片出現了嚴重的低鉀血癥,嚴重低鉀血癥可發生惡性心律失常 ……

目前利尿劑有噻嗪類,袢利尿劑,保鉀利尿劑。其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排鈉減少細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臨床上使用該類藥物需要1.定期監測電解質,尤其使用氫氯噻嗪,呋塞米等藥物。當合並有腎功能,肝功能不全時更需密切關注電解質。

2.服藥時間為晨起時,最好在每天同一時間服用,夜間血流慢,血粘稠度高,服用會增加血栓風險。

3.發生腹瀉時不宜使用。因腹瀉會使血液濃縮,血粘稠度增加,服藥後心梗、腦梗發生率會升高。

4.痛風患者慎用利尿劑,會增加痛風的發作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