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英語定為中國官方第二語言,中國會不會更好的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國外?

植言職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真正的文明,強大的文明,有吸引力的文明,是不需要刻意主動傳播的;鮮花若開,蜂蝶自來。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不太在於語言的障礙,而在於有無核心的東西。

大清末年,自由開放民主科學之風東進,不在於人人瞭解西方文明的各種詳情,而在於瞭解了文明核心的價值與精神,反之亦然,要想別人瞭解你,首先你要強大有價值!

學好外語很重要,但沒必要把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因為大多人的日常和英語無關。


醉言南行


我個人覺得相反,會使中國文化傳統煙滅在世界歷史長河中。只要自己有實力,別人自然想方設法與自己交往,來了解你的歷史,背景,從而達到廣告的目的。有實力別人來巴結都來不及,而不是一味的拉人來聽你講故事!



淼磊晶


英語並不利於表達。也不利於提高人們的智商。

至於文化傳播問題,這個需要我們一直有東西讓別人來了解。就像高鐵、小吃和二維碼支付,很多外國網紅來中國拍視頻體驗發給他們的粉絲看。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他們肯定不會來的。

至於英文文獻,這個不是問題,只要有翻譯就行了,學術的東西不可能因為翻譯就導致成果不一樣的。

幾天前看了一個在國內的英語脫口秀,一個女孩說11月27日,說成ELEVEN TWENTY -SEVEN。11月應該是NOVEMBER。

在漢語裡星期一到星期天,1月到12月是個邏輯思維記憶。到英語裡就是19個不同的單詞了。我敢說絕對很多人一旦生活中不使用英語,這些單詞就不知道怎麼拼寫的了。拼音文字,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我現在英語無法提高的很重要一點就是單詞量再也上不去了。沒有這麼大腦力記憶這麼多不常用的東西。

所以未來也沒有必要把英語定成第二官方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


漢字語音博大精深,現在的孩子有多少能看懂文言文,又有多少孩子能解釋清楚詞語,又有多少孩子能寫出好的作文。什麼是記敘文,散文,說明文,論文,,,,,,有的高中生,大家生連請假條,申請報告,通知都寫不好,格式不知道。我不反對學英語,但必須把母語學好,學透。中國社會必竟工作生活中廣泛通用的是漢語。你用英語寫通知,大家能看懂?抗日戰爭年代,日本人把中國的孩子抓去學日語,他們為的是什麼?大家都清楚,為統治中國,培養漢奸為其服務。現在不知道為什麼非把英語看的比語數理化都重。應該放開孩子的手腳,發揮各自的特長和智慧。來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好嗎?建議語數為主科,各為二百分,外語理化,史地為副科,各為一百分。主語必考,副科自選三門。解放孩子們繁重的學習負擔從英語入手。


用戶老童心


中中文的國家,各種考試,職業評定都需要外語幾級的,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我就說定這個東西的人,簡直就是一個崇洋媚外的傢伙,外語對於我們普通人一點用都沒有,基本上就是錢花給一線外語培訓機構,以後工作生活根本用不上,也不知道一些制定政策的人,哪根筋出了問題。


管飯了


沒必要,把漢語對外傳播做好先吧。



微蒙


不是語言的問題,是文明先進性的問題,要對中華文明有信心,萬邦來朝已經不遠了,還整什麼英文官方語言,弊大於利。


無酒三分醉


送你八個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用戶名填不了


中國強大必須推廣漢字!

今後,科研論文等等漢語為主發表,外國人要看,想法學中文!

只有中國領先了,自然就是漢語天下了


毛允德終結者俱樂部


中國的復興靠中國人民的努力,靠中國數千年的傳承文化。至於英語只是一重要工具(僅對技術類專家們而言),沒必要拔高到什麼"第二官方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