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導語:

1500年前後,西歐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為一種新的文明開闢了道路,這就是現代化的準備階段。1500年前後,許多事指向農業文明的解體,比如說,農奴制解體解放了人身,文藝復興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發現則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錢乘旦《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

正如上文錢乘旦先生所說的那樣,14到17世紀的英國正在蓬勃的發展,新航路開闢、資產階級革命、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都發生在這一時期。相比之下,處於同一時期的明朝正在封建社會的末期,各種機制體制正在逐漸僵化,專制皇權也發展到了頂峰,廢丞相,設置錦衣衛、東廠,文字獄,八股取士,都發生在這一時期。

到底是強弩之末的明朝更富、更強大,還是14到17世紀充滿生機的英國更強大呢?下面我就用數據分析的方式,以兩國的貨幣、物價、為切入點,找出答案,解開謎題。話不多說,咱數據說話!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萬曆皇帝與英國女皇

一、明朝貨幣VS英國貨幣

14到17世紀的英國和明朝正處於同一時代,作為購買力的標誌,貨幣是一個重要的比較項目。在那一時期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的世界貨幣可以作為中介進行比較。但是萬幸的是,明朝和英國都有一種貨幣叫做白銀。雖然使用的範圍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可以把白銀當做中介,使得兩國貨幣進行比較的。

1、明朝貨幣

這一時期明朝的主要貨幣是銅錢,除此之外還有大明寶鈔和白銀作為輔助型貨幣。當時的明朝政府還仿行元朝的至元寶鈔,強行推行紙幣的流通。

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明史》

銅錢、大明寶鈔、白銀這三種貨幣使用範圍和使用的領域是有很大不同的:

  • 銅錢:民間商品流通中最主要的貨幣,一般老百姓進行簡單的商品貿易都以銅錢為媒介,使用範圍相對較廣,等到明朝中後期地位逐漸下降,開始被白銀所取代。圖片如下圖所示: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明代銅錢

  • 大明寶鈔:大明寶鈔在明朝洪武和永樂年間,流通範圍比較廣,是國家的主要貨幣之一。當時主要包括五種分別為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但是等到明朝中後期,寶鈔貶值嚴重,基本上不在市場上流通。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大明寶鈔

  • 白銀:明朝初期政府嚴禁白銀作為貨幣。對白銀的使用進行嚴格的限制,但是明朝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大明寶鈔貶值嚴重,白銀開始作為明朝的主要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白銀


下圖是我根據歷史學者所研究的成果,統計出來的寶鈔、白銀、銅錢換算比例: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注:數據來源於郭彥崗《中國曆代貨幣》

通過這個表格我們就可以發現,從1375年到1618年,貫穿明朝270多年的歷史當中,白銀和銅錢的兌換比例一直是比較穩定的,始終維持在

1兩:1000文左右。但是相比之下寶鈔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在明朝初年還是比較穩健的,但是等到明朝後期逐漸成為不能兌換的廢紙。以1536年為例,當時白銀1兩兌換銅錢1000文,但是兌換寶鈔為3623.19貫,要知道在明朝初年寶鈔對白銀是1:1的兌換比例,由此可見在明朝後期保鈔貶值有多嚴重。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明元寶

2、英國貨幣

相比於明朝的貨幣,在這一時期的英國貨幣是比較單一的。它的貨幣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英鎊、先令、便士。兌換比例為:1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在不同的時期英鎊和白銀的兌換比例。具體數據如下圖所示: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通過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發現,如果把白銀作為固定不變的中介,從公元800年到公元1800年,這1000年的時間當中,英鎊是逐漸升值的。從最初的1英鎊=7兩白銀,發展到最後兌換比例為1英鎊=3兩白銀。由此可見英國的貨幣是在逐漸升值的,特別是在1412年到1526年之間,英鎊的升值速度非常快。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英國貴族

3、對比結果分析

通過上面表格中所列示的數據,我們可以對比發現明朝和英國,在14世紀到17世紀白銀兌換貨幣的比例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兩國卻體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

  • 英國的英鎊兌換白銀的比例在逐漸的上升,是貨幣升值的一種表現。特別是在英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以後,英國的白銀流入量逐年增加。
  • 明朝的紙幣兌換白銀的比例卻在逐年的下降。雖然在這一時期,明朝通過茶葉和瓷器的貿易,仍然賺得了不少白銀。但畢竟是強弩之末了。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明朝正處在強弩之末,而英國正在冉冉升起。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英國民眾

二、明朝物價VS英國物價

物價是將明朝和英國進行對比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要想將兩者誰強誰弱做一個區分的話,物價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兩國的商品又是多種多樣的,無法做到一一分析,所以只能拿出兩國最主要的商品來作為物價的標誌,分別以明朝的米價為例、英國的小麥價格為例。

1、明朝物價

明朝的物價水平是比較難以進行統計的,因為在明朝都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普通的百姓也不需要什麼商品,用來裹腹的食物是自己種出來的。用來保暖的衣服是自己織出來的。所以沒有辦法來整體考量明朝的物價水平。只能通過在市場上流通量比較大的米,來作為物價的代表進行研究。

明朝的米價和物價指數如下圖所示: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發現,從明朝洪武年間到崇禎朝,這200多年的時間裡,大米的價格呈現出一種波動上升的態勢。米價最低的時候是在天順年間,平均價格為0.256石/兩。最高的時候是在崇禎年間,平均價格為1.159石/兩。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相差竟達到五六倍。

當時明朝的物價水平並不是由當時的市場狀況所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當時政府強行規定的。根據史書的記載,明朝時戶部曾經有過這樣的規定:

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明史·食貨二》

這實際上就是用政府強制命令的方式來干預市場的運行。總體來說,明朝的物價是逐漸波動上升的一個過程。

雖然明朝的物價水平有所上升,但是明朝還設立了很多的福利制度,來專門幫助那些鰥寡孤獨者,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時期,這種制度一度運行得非常良好:

“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私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明太祖實錄》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物價

2、英國物價

相比之下,英國的經濟數據則容易收集一些。長遠以來,英國一直非常重視商品經濟。在14到17世紀,英國的商品經濟更是出現了一個巔峰時的增長。但是為了雙方比較的公正性,我選取的依然是英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的物價水平,作為比較的對象。

14到17世紀英國小麥的物價水平如下圖所示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通過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就可以發現,14到17世紀,英國小麥的價格是逐漸下降的。在1160年小麥的價格為9.59公斤/便士。但是等到1701年,小麥的價格變為0.49公斤

/便士。尤其是在1389年1672年之間,小麥價格的下跌是非常快的。這在一個側面反映出英國生產力發展的迅速。因為在這一時期英國已經開始工業革命,生產力水平得到很大的發展。從而使得英國出現了小麥的價格下跌的情況。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英國家庭

3、對比結果分析

雖然這兩個數據的可比性並不是太強,但是還是能夠反應出一些真實情況的。在14到17世紀,明朝的糧食價格是逐漸上升的,尤其是在崇禎朝時期,米價達到了1.5石/兩。這對於一般的小老百姓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與明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一時期的英國糧食的價格卻在逐年下降。這實際上是英國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因為生產工具的改進,相同數量的土地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因此使得英國糧食價格下跌

明朝和14-17世紀的英國到底誰更富、更強大?朱元璋:咱數據說話

明軍與英軍

結束語:明朝雖然是強弩之末,但是瘦死的駱駝依然比馬大,在很多方面還是可以輕鬆碾壓英國的。

雖然在14到17世紀,英國和明朝並沒有太多的交集。但是英國正處在資本主義的新生期,明朝正處在從封建社會巔峰下滑的衰落期,把這一時期的兩個國家放在一起比較還是蠻有意思的。

這一時期的英國處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新航路的開闢、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等都發生在這一時期。是一個新事物逐漸取代舊事物的時代。但是實力的激勵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時期,英國新生事物的力量畢竟還是脆弱的。英國在這一時期仍然沒有辦法和強大的明朝對抗。

總體來看,明朝在這一時期還是可以輕鬆碾壓英國的,畢竟明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個巔峰時期。雖然在當時有很多社會矛盾都已經爆發出來了,比如農民起義問題、市民階層反抗等一些問題。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無論是論人口、論貨幣、還是論城市,明朝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在很多方面都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包括英國。

《明史》

《明太祖實錄》

《明會典》

《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

《中國曆代貨幣》

《明代米價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