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是怎麼調整心理狀態的?你的心路歷程是怎麼樣的?

珠寶浪汗三良幷瓦


疫情期間,首先,一個好心態是最至關重要的。要始終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其次,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飲食。一日三餐要保證葷素搭配,不要暴飲暴食。要按時就餐。再次,要做一些有意義,每天讀書,就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又能靜心。最後,堅持每天鍛鍊。可以在室內進行一些適宜的鍛鍊,例如做做操,跳跳舞。


飛雪6762


我在重災區武漢但不在武漢三鎮內,我們區在武漢來說要安全一點點,畢竟每天的確診人數比市內少。但是封城的時候我們家也引起了高度警惕,馬上去超市購買了很多菜夠我們兩口子吃段時間,然後一直在家沒有下過樓,每天都在關注著網上的新聞,群裡的通知,我們小區確診了十幾個人,那幾天也很安靜沒有人出門,大家都高度警惕了,小區也封鎖了。後來天晴了太陽一出來大家好像覺得沒事了一樣,都在往外跑,甚至還有帶著孩子往外跑的,我每天不是在陽臺就是在窗口看著那些在小區閒逛和帶著口罩隔一米以上的距離聊天,我理解她們悶的慌其實我也很想出去,但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我堅決不下樓,過了兩天對面樓拉走了一個小夥子不知道確診沒,馬上又安靜了沒有人再出來聊天了,也沒有閒溜達的人了。人啊,這是非得發生在自己身邊,自己親眼看見才當回事啊。關了一個月心態沒有崩,反而越來越淡定了,每天就操心吃飯買菜這個團購群那個團購群的躥,還得著急買了能不能拿到,因為有的不送小區門口得自己拿。現在就天天看電視吃飯睡覺,也不關心什麼時候復工了,因為現在全國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復工,我再著急也是沒有用的,只能等,等我們區清零,然後春天就來了。


辰頤物語1688


我是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初二抵達武漢,我的心路歷程和你們是不一樣的。除夕夜知道的消息,毫不猶豫的報名了。很快領導通知我被選上的時候有開心和自豪,當時以為支援雷神山,那麼2月10號才會出發,沒想到的是初一緊急培訓後初二我們就出發了,沒有人體會第一批支援人的心理,沒有想過能得到什麼回報,只有一個願望多救病人,能活著回家。出發前真的恐懼過,晚上沒有和孩子和愛人住在一起,我選擇在另一個臥室睡覺,這一晚很久才睡覺,其實最擔心的是孩子,他才兩歲,那一晚我哭了,莫名其妙的哭了。

出發當天離開的時候我把家裡的的事情都安排好也告訴我的愛人那個卡里有錢。踏出家門的那一刻我都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來。父母都50多歲我還有哥哥,所以孩子是我最大的牽掛。可以說出發的那一刻我對得起天下所有的人,唯獨對不起我的家人。

領導把我們送到機場,在安檢之前真的特別激動,擁抱了領導後頭都不敢回。

下飛機的那一刻我反而坦然了,有的是傷感,整個武漢空空蕩蕩馬路上沒有人和車就像一座空城。

今天我們所在的醫院出院的患者數已經遠超在院患者數,我深感自豪。病人越來越好,危重症的患者都轉為輕症了,特別開心,第一批患者出院我都激動的不行。

今天我已經支援武漢42天了,我會繼續努力,加強防護,保護好自己救更多的人,趨勢向好,感覺終於快要回家了,從來麼有這麼想家過。

這些從未對任何人說過,你要為我保密,告訴你是想讓你知道我們在戰場上用自己為你們構建了一條安全線,你們也一定要堅持下來,這次人民戰疫我們一定能勝利!

2020.3.7 湖北-武漢



護心從生活做起


從移情開始嚴重到現在,自己也算是知道一些基礎的心理學常識和調整心態的方法,但是當我每天看到那些增長的數字、疫情地圖以及一些感人的視頻畫面,內心真的很複雜,但現在基本已調整好了,下面跟大家說下我個人的心路歷程,可能你也會感同身受。

第一階段焦慮,來源於恐懼,害怕自己得上新冠肺炎,想到自己的父母和未完成的人生,這種恐懼和擔心就更加嚴重,因為我老家在黑龍江,冬天天氣寒冷與外界溫差大,很容易感冒、打噴嚏,加上我自己本身怕冷,所以打噴嚏、身體畏寒,甚至某天感覺身體發熱(實際體溫正常),於是自己在手機上查新冠肺炎的症狀,後來又說有無症狀感染者,愈加擔心自己得病同時還擔心傳染給家裡的老人,總之這段時間經常自我懷疑是否染上了病毒,每天給自己測量體溫。。。

第二階段是同理心過渡氾濫,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加上每天通過媒體都可以看到那些來自全國各地、不顧自己安危的醫護人員自願去一線等等一線抗疫人員的無私,讓我每次都淚流滿面,感到自愧不如以及過渡同情他們,這其實是一種庸人自擾,不是說我不應該去同情、感動,而是說這種"同理心“要適度,一旦過度反而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

第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從擔心自己得病到過渡同情一線醫護人員,這個階段的我開始關注媒體的新焦點-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我所在公司的影響,這個時候各大公司已經宣佈延遲復工,我也收到了,很擔心這次疫情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對自己的未來生存造成影響,畢竟找到一份好工作在當下行情確實困難,想到自己之前大手大腳、還不夠豐裕的錢包就倍感焦慮(實際證明,我司目前受影響較少,有部分企業確實在裁員或者隱性裁員,但身邊的大多數人工作還是比較穩定的),就宏觀層面,這次疫情如同2003年非典一樣,對國內經濟影響都是短暫的,之後會正常復甦,甚至有增長。

第四個階段,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得到控制(雖然國外疫情爆發,但畢竟國內已經控制住),我不再焦慮、擔心,更多是調整心態,投入到工作以及學習、生活中。

像很多人說的那樣,這個漫長難熬的春節假期其實是很難得親子時光、陪伴時光、反思時光,很多年沒有在家裡陪父母好好過年了,不能外出可以與他們多聊天、打麻將、一起做法(研究抖音上很火的酸奶蛋糕、涼皮等等),甚至陪父母過了元宵節,難得一家團圓~

所以不管怎樣,2020年已經過了3個月,是時候調整好,規劃自己這一年的目標,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馬上就來了,小夥伴們要儘快調整好,迎接春天,迎接更好的自己~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醫務工作者,經歷了恐懼、絕望、無畏、淡然四個階段。

1月21日因公出差,當時只知道湖北的肺炎比較厲害,看到骨往筋來王醫生的科普,特意在火車上戴了口罩,那一節車廂我是唯一一個戴口罩的乘客,可見當時大家對新冠肺炎並不重視。

僅僅過了三天,再回到醫院上班時一切都變了。街上行人全副武裝,朋友圈都在討論新冠病毒,各地確診病例越來越多,病毒有多厲害傳染性有多強疫情會如何發展作為醫生的我都是一無所知。在醫院看到病人時自己心裡會犯嘀咕:“對方會不會去過湖北或者接觸過病毒?我會不會接觸病毒被感染?”每天下班洗澡時間從平時的20分鐘延長到了60分鐘,只能以此來平復一下內心的恐懼。

接下來幾天,疫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各地也開始封城、封村、封小區。來醫院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下班越來越晚,聽到任何人咳嗽內心都會恐懼,而最絕望的是防護物資越來越少。不用說防護服、護目鏡了,就是平日裡最不起眼的一次性外科口罩都成了稀有物品。藥店買不到口罩,醫院買不到口罩,各種親朋好友問我要口罩。

2月3日那天我接到了父親的電話,他自願加入到小區的遣返小隊中,每天要戴口罩出去執勤。他說現在到處缺口罩,他為了節省物資同一個口罩已經戴了三天,聽到這裡時我的內心崩潰了,他的兒子就是外科醫生,女兒是醫院護士長,按理說他最不應該沒有口罩。掛了電話後我與姐姐互通了電話,我幾乎是邊說邊流淚,壓力實在太大了,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姐姐對我說:“疫情當前,所有人都在為了抗疫而努力,作為醫務工作者要堅持,一定會好起來的。”掛了電話,擦乾眼淚,繼續奔赴戰場。

再後來,隨著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疫情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企業陸續復工,醫院的防護物資終於不那麼緊張,隨著對病毒的深入瞭解,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治癒。周圍的同事們一批又一批奔赴湖北前線,一條又一條戰疫的事蹟感動激勵著我。在他們的“陽光”普照下,我的內心也不再恐懼,變得無畏,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奮戰。

今天,是發生疫情以來的第47天,醫院基本恢復到了應有的樣子。看著全國有29個城市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我知道我們離勝利不遠了,此刻我的內心已經變的淡然。的確,經歷過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考”,內心已經變的更加堅強。

待疫情結束,春暖花開,我們一起去武漢看櫻花。


胸心外科醫生Lion


  ……所以,在這場與自然災難(例如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疫情)的鬥爭中,看來是人類佔了上風。但如果是人性自己帶來的危險呢?生物科技讓我們能夠打敗細菌和病毒,但同時也讓人類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威脅。同樣的工具,在醫生手上能夠快速發現及治療新疾病,但在軍隊和恐怖分子的手上,就可能變成更可怕的疾病和足以毀滅世界的病原體。因此我們或許可以說,流行病在未來要危及人類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人類自己為了某種殘忍的意識形態,刻意製造出流行病。人類面對流行病束手無策的時代很可能已經成為過去,但我們可能反而會有點兒懷念它。     ——引自《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以色列。  



  對於我以及身邊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春節大家過得都大同小異。往年熱鬧非凡的各式朋友圈酷炫,今年都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各式預防新冠病毒的文章。我所在的地域環境中,剛開始時,親朋群裡預防病毒的各類正方偏方,你方唱罷我登場。你信誓旦旦說你的有用,他面紅耳赤拍著胸脯說他的效果好。好不熱鬧。各類傳言和謠言也有許多。今天這個縣確診了一例,明兒那個區又新增了疑似的……直讓人心惶惶,絕望到彷彿下一個確診的就砸在了自己頭上。然十多天過去了,我及我所認識的並沒有一例確診或疑似的,懸了多日的心也逐漸平靜下來。  


  然而,我們依然不太敢出門。除了響應政府的號召,非必要不外出,更多的還是擔驚受怕。到農曆正月十二時,各大商超及娛樂場所依然受到很大的正常營業限制。城市各條幹支線路,人和車依然少得可憐,公共交通的運營依然是殘缺的。再加上天氣陰冷,人們——尤其是平日裡就懶得動彈的那些人,更有了窩在家裡的充足理由;甚至還要更理直氣壯些。  

  


  我對這場瘟疫至今是感到未知及不可理解的,只是從各種媒介中得知它的中文名字叫做“新型冠狀病毒”,染上了,大概會發生諸如發燒、四肢無力、頭痛、咳嗽等症狀。然我已經不怎麼擔心害怕了。我熬過了艱難的幾天,排除了所有相似的症狀。今天的我,看起來精神正常,一如往日般能吃能喝能睡,且四肢有力。談及這些,還要從年初四下午說起。  


  那一時,同家人打麻將,並手閒到奮起磕了一下午瓜子,直到打牌結束。次日零時半點,夢裡醒來的時候,便覺得喉嚨刺撓得慌,咳嗽不止。喝了許多的熱水也不頂事。翻了翻抽屜裡的藥,感冒沖劑和阿莫西林都在,但自己並未發燒,只想天一亮便到樓下聯眾藥店買一瓶念慈庵枇杷膏,把咳嗽止了再說。不成想,凌晨四點多再醒來時是被一身的汗流醒的。我用軀體在被窩裡搭了個帳篷,側了身子,肚子和背上的汗便如雨滴一般打溼了床單。我大驚,摸了摸身體和腦袋,涼丁涼丁的。下床去廁所,竟覺得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壯碩的暖氣片,移動所到之處,似要燃燒了自己,為這冰冷的房子帶去巨大的熱和溫暖。再躺下,怎麼也睡不著了,開始胡思亂想。

  我做了自我排查,從小年後,除了幾個本地朋友來過家裡,並無他人;臘月二十七回了老家和呂陵鎮,二十九去了安興鎮,也未曾遇到過由湖北或其他地區回來的人。此外,還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同這一類人也並無間接的接觸。迷糊中再醒來,已是上午十一點多。我的眼睛有些潤溼,鼻孔只有一個通氣兒。看這情形,我覺得要快速好起來,憑以往感冒的經驗,須用一瓶高度的酒精殺一殺了。於是,快速穿衣洗漱,戴上一次性醫用口罩便到樓下超市去。  


  超市裡只有一些蔫巴的青菜,肉類區冷櫃裡空空蕩蕩,一托盤雞大腿乾巴巴地正在躺屍。繞了一圈,著實沒什麼可買,只順手拎起一袋香腸和一瓶53度的玻汾回了家去。  

  中午一點,炒了個醋溜白菜,一碟芹菜花生米,幾根切片的香腸,就著老版《三國演義》及那瓶53度的玻汾,開啟了自我救援之路。  

  一杯五錢,敬三顧茅廬;二杯一兩,敬三分天下;再喝起來,敬天鬼地瘟五神,願我中華早日雲開月明,走出這陰霾和惱人的疫情,還闔家團圓及國泰民安。  


  七兩玻汾下肚,並沒有取得如前些次的效果。是日晚上七點,做了一鍋西紅柿麵條,吃下去,眼淚與鼻涕齊飛,更增添了頭疼,苦不堪言。半夜重複了昨天的故事,香汗涔涔,並凌晨兩點多開啟了失眠的新項目。  

  “怕是躲不過去了。”我想。  

  奇怪的是,我的腦殼和軀體依然涼丁,並無發燒的跡象。但病毒病狀四五我已佔其二三。屋內黑得嚴嚴實實,一丁點兒的光也透不進來。四周寂靜得很,我越發清醒了起來,意念的耳朵突然響起《太陽照常升起》的旋律。有些懵了。  



  我自個兒倒不怕害了這瘟疫,只怕牽連到許多人。往上推十四天,親密接觸的人不下三四十,再往外擴散,恐百人要受牽連……無法可想。  

  我有些沮喪,盤算著天一亮是否要報警隔離起來。看了時間,已是凌晨五點十分,硬逼著自己在昏沉中睡了過去。  

  天亮了。醒來已是上午八點半。只覺得神清氣爽,全然沒了夜裡的病狀。拉開窗簾打開窗戶,天空陰沉如舊,深吸一口氣,依然是多年來熟悉的霾的味道。甚是親切。

  趕緊拿體溫計量了量,36度8,一切正常。


  我又活過來了。

  也願普天之下如我一般的老百姓,都沒病沒災地好好活著。



攝獵筆記


座標湖北孝感。臘月26從武漢回老家,準備開心過年,盼了好久過年,終於可以利用過年時間訪親尋友,順便可以好好休息哈。

臘月29武漢發佈封城公告,所有公共交通,高速,機場封閉。當時想估計幾天就會把病情控制住,認為大多數病情還是在武漢,對於回農村的我們沒有影響。

幾天後,新聞上說全國各地都有新增病例,武漢的新增病例比較嚴重。全國各地都陸續封城封村,這時候感覺疫情來的太突然,太恐怖了。只有村裡有人走動,或者聽到汽車的聲音,都會不自覺的從窗戶探頭去看看。並埋怨,都什麼時候了,還到處走動,並告訴家裡人,哪個人到處走動,千萬不要和他們接觸。每天醒來第一時間拿出手機看看疫情新增情況,哪怕疫情更新的比較慢,都會想,今天為什麼這麼慢啊,不會哪裡又增加了好多吧,那段時間,感覺就是神經兮兮的。

疫情一段時間後,家裡過年準備的年貨吃的差不多,考慮到哪裡可以買到柴米油鹽菜啊。我們村有個超市,那段時間有買的,當時想著一定不出去。沒吃的菜在忍忍,過段時間就好了。還好,村大隊的保證民生用品的東西來了,雖然東西比平時貴了些,但是保證了生活需求。買了一段時間的東西后,開銷比較大的。這段時間又包括小孩的奶粉,房貸等費用,都花了大幾千塊。這又沒有上班,再這樣下去真心受不了啊。

三月份開始就在家裡辦公了,大多數時間投入到工作中。這幾天,疫情漸漸控制住了,復工的時間也將很快到來。這時候心裡平靜下來了,並且心情也好多了。希望疫情儘快結束,恢復到向平時一樣的生活。


村裡田小二


年前請假那會兒,還在考慮要不要請假,年後適當晚回幾天,本以為能按時回去的,但是後來因為疫情,一拖再拖。

剛開始心裡沒什麼波動,權當休年假了,可是在家待的時間越久,焦慮慢慢出現了。所以心動不如行動,就開始給自己列計劃。

1在噹噹網充值悅讀卡,各種書任性看,看完以後摘抄句子,並寫200字以上的讀書感悟。

2堅持學英語,每天讀一章原版小說。

3跟著Keep做運動,每天至少鍛鍊10分鐘。

4每週看3部電影,並寫1000字以上的影評。

5有意識的嘗試學習新的技能,練習寫作,準備發展副業。

堅持了兩週,感覺內心沒那麼急躁了,慢慢開始平穩下來。



小木魚花


提起疫情,性情很沉重,首先得向那些還奮戰在抗疫一線白衣天使們致以崇高的敬禮,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也不會現在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這是發自內心的,從開始封村封路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天了,我們這不像重疫區,管的還不算太嚴,每天還能出去一趟,買個日用品啥的,就這樣時間長了也不是個滋味,剛開始的時候,看網絡電視學追劇,總覺得時間不長就過去了,本來也是放假時間,隨著時間一天天往後推,看電視劇已經不能壓制心裡的煩躁,我就開始學著上頭條,寫點小東西啥的,頭條的四個優質回答也過了,感覺也挺好的,還能有收益,一個月過去了,就不行了,為什麼呢,口袋裡的銀不多了,沒錢花可是牽涉到生存問題,必須得重視了,這不天天在看微信群裡的招工信息呢,這種情況是全國性的,也沒啥好辦法,比起前線的同志們,我們夠幸福的了,再堅持堅持咬咬牙就過去了,


大江來


下面介紹幾種心情放鬆的方法:

1.蝴蝶拍,顧名思義就是像蝴蝶一樣拍打著翅膀,又好像在擁抱自己、安慰自己。這個動作可以促使心理和軀體恢復一種“穩定”的狀態,是一種心理穩定化的技術,可以增強我們的安全感和積極感受。

2.吹氣球,大家可以先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身邊有一堆氣球。自己拿起一個氣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都用力吹到氣球裡。人在承受壓力時,呼吸會變淺變短。吹氣球能讓呼吸放緩、加深,還能激活副交感神經,從而降低心率、放鬆肌肉。每天做幾次深呼吸,能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

3.將情緒變成“小人打架”

在疫情防控期間,多與家人表達鼓勵與支持,與朋友電話聊聊天,都可以分散對負面情緒的過度關注。另外,也可以將自己心中矛盾和苦惱的情緒擬人化管理,例如將書和手機看做是兩個小人,分別代表著自己的不同想法,把這情緒外化出來。“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兩個小人現在正在打架,當我們跳出來去看這兩個小人的時候,你就已經在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了。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很好去應對這樣的情況,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時,神經系統就會慢慢的鬆弛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