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謀反,朱高煦被活活烤死,為何朱高燧卻能安然無恙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的第一年,漢王朱高煦便“又一次”的起兵造反。說“又”並不冤枉這位皇叔。

作為皇子之時,他便與三弟朱高燧利用父親朱棣對自己的喜愛、對兄長朱高熾的厭惡,有恃無恐的構陷兄長朱高熾、意欲謀反。

同為謀反,朱高煦被活活烤死,為何朱高燧卻能安然無恙


父親朱棣在世時,便不僅有索取天策衛這般皇家親衛,自比唐太宗的行徑;更有私自豢養衛士,殺害指揮使徐野驢,僭越自立不臣之心。但大哥朱高熾十分仁德,面對朱棣的雷霆之怒,為其求情之下,也才得免。

而當朱棣病逝,雖然此時朱高煦、朱高燧二人早已經就藩,但對皇位仍存覬覦之心,甚至還派遣其子朱瞻圻窺伺朝堂舉動,密謀造反。但是作為兄長的朱高熾,非但沒有處罰他們,反而還將有不臣之心的朱高煦、朱高燧召至京師,大加封賞。

同為謀反,朱高煦被活活烤死,為何朱高燧卻能安然無恙


那麼這一次侄子朱瞻基登基,又密謀造反的兄弟二人的命運會是如何呢?1426年八月,朱高煦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發起叛亂,為了保證成功,朱高煦還找到了靖難之役中自己的戰友,英國公張輔,企圖以他為內應。

但此時早已身居要職,被委以重任的張輔,面對朱高煦派來的使者時,二話沒說便命人拿下,呈稟明宣宗朱瞻基。

在楊榮的勸告之下,朱瞻基御駕親征。此時的朱高煦與朱瞻基相比,實力差距明顯。在明宣宗包圍了樂安(朱高煦的藩屬地)之後,朱高煦出城投降。隨後,他便被押解至京城,廢為庶人,幽禁,但接下來就在明宣宗探視之時,他卻伸腿將朱瞻基絆倒,最終朱瞻基命人將一口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用木炭在周圍點燃活活烤死,至於他的子嗣也都被殺死。


同為謀反,朱高煦被活活烤死,為何朱高燧卻能安然無恙


對於朱高燧,明宣宗又會怎麼處理呢?

在這次的叛亂之中,經人審訊,事實上朱高燧也參與其中。尚書陳山便有言:"趙王與高煦共謀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趙王。”趙王朱高燧與朱高煦同謀,應該移兵彰德(朱高燧的封地),將其擒拿。但對此朱瞻基卻說到::"先帝友愛二叔甚。漢王自絕於天,朕不敢赦。趙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負先帝也。"

當時的諸多大臣如蹇義、夏原吉對於朱高燧的行徑,也是持有要求懲治的意見。但朱瞻基卻堅持沒有處分,後來這件事情也在朝堂之上愈演愈烈,上書陳奏的大臣越來越多,朱瞻基無可奈何之下,派遣駙馬都尉廣平侯袁容持示朱高燧。

同為謀反,朱高煦被活活烤死,為何朱高燧卻能安然無恙


此時的朱高燧可謂是兇險萬分,稍有差錯便會再度引起侄子朱瞻基的懷疑,更會讓群臣留有口實,落得一個和二哥朱高煦一般的結局。

而他在處置這件事,可謂是聰明至極。不僅上表朱瞻基主動交還了常山中護衛,以及群牧所和儀衛司官校,還用詞恭謹,面對“如此會辦事、識趣”的三叔,自己也順水推舟的收繳了三叔的 兵力,還 避免了自己再次弒叔的惡名。

最後,朱高燧也落得一個安然無恙的結局,之所以同為兄弟,同為謀反,結局卻不一樣,就在於朱高燧能夠“懂進退 ,過剛則折”的道理。宣統六年,朱高燧去世,諡號簡。他的子孫也都得以承襲爵位,甚至直到南明隆武政權時,其十代孫朱由棪還被封為趙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