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功臣馮異是怎樣的治理軍隊的?

馮異是東漢初年"雲臺二十八將"之一。他為人謙虛退讓,遇事隱忍,雖然功勳卓著卻從不居功自傲,是東漢開國功臣之一,他治軍嚴謹,軍紀嚴明,經常打勝仗。每次駐紮休息,大家一起論功,馮異獨自隱藏在樹下,軍中稱他為"大樹將軍"。

東漢開國功臣馮異是怎樣的治理軍隊的?

馮異他的睿智和才華,他的膽量和勇敢,他的關愛人民和仁愛之心在前述的戰爭過程中已表現得非常明顯,馮異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候,都忠心為國,堅定不移地追隨劉備。劉秀撫慰河北,王郎在邯鄲稱帝,薊中各地,紛紛響應,劉秀晨夜不敢入城邑,吃住都在道旁。到達河北饒陽無蔞亭時,天氣寒冷,北風凜冽,飢不可待。

馮異給劉秀送來了熱騰騰的豆粥。第二天一大早,劉秀對將領們說:"昨得公孫豆粥,飢寒全解。"部隊進至南宮,天降大雨,劉秀在道旁的空房子中避雨。馮異抱來柴草,鄧禹在灶中點火,劉秀則解衣烤火,馮異又給劉秀獻上了麥飯和菟肩。不久,劉秀的部隊過了滹沱河,劉秀派馮異去河間招募兵眾,任馮異為偏將軍。

東漢開國功臣馮異是怎樣的治理軍隊的?

馮異在那麼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對劉秀忠心不改,劉秀也始終不忘馮異的忠心,在平定關中之後,馮異鎮守關中三年,深得民心。有人誣陷馮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馮異立即給劉秀上奏章,表明自己所做都是為了國家,沒有貳心。劉秀給馮異的信中說:"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懼意。"在建武六年,光武帝召見馮異時,還念念不忘馮異之情,說:"倉卒無蔞亭豆粥,滹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對馮異賞賜豐厚。

東漢開國功臣馮異是怎樣的治理軍隊的?

建武十年,馮異病逝在軍營中,諡節侯。馮異英年早逝,使劉秀失去了一位獨當一面、智勇雙全的大將,令人惋惜。由此可以看出,馮異謙虛謹慎,從不驕傲自大,對自己手下的將士要求十分嚴格,將士們都願跟隨馮異,劉秀對他也十分稱讚,在詔書中曾說"卿本能御吏士",就是讚譽馮異善於管理將士。正是由於馮異善於治軍,又品格高尚,才使他深得將士的擁戴,所帶領的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極強的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