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會聽收音機嗎?為什麼?

觸摸心跳c


我是收音機評論譯介,我來回答!

在這個網絡異常發達的時代,我還會聽收音機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多年興趣與習慣的使然。在我16歲時,購買了第一臺屬於自己的收音機,自此,收音機開始進入我的生活。那時校園生活裡沒有智能手機,夜間也沒有電視可看,瞭解外部信息的途徑主要就是那臺小巧的、指針式的收音機——德生R1212A。我用它聽special english,聽晨間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聽晚間中央臺22點整的晚間新聞……可以說,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它伴著我入眠。這一聽就是21年整,現在依然保留了這個興趣與習慣。

第二,瞭解本地時政新聞與消息的重要途徑。雖然現在的新聞媒介較多,報紙、電視、新聞客戶端等,但是,大多數介紹的是國內外的重大新聞事件,想要了解更多的本地時政新聞與消息的話,途徑還相對有限。儘管有本地電視臺,但是大多播放一些虛假廣告或老掉牙的電視劇。這時,收音機的優勢就凸顯出來,每天早上六點,大多數的調頻電臺就開始播放本地今天的氣象信息、民生新聞等,當地大事小情,一聽無餘。另外,很多電臺還開辦了民生類的熱線欄目,比如我們當地的《百姓熱線》,能夠及時幫助百姓解答落戶口、找工作、處理生活糾紛、辦理醫保等方面的諮詢問題。所以,我現在每天早上6點一定會聽收音機的。

第三,做飯、做家務時也離不開收音機。人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有一定道理,但這隻侷限於做那些嚴肅而專注的工作,如果您只是做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比如做飯、打掃室內衛生時,完全可以一邊聽收音機,一邊來做這些事,兩不誤。比如,此時我會聽《環球故事會》、《曉聲長談》和本地電臺的音樂節目,從而使得做家務也變得不那麼枯燥了。

第四,我會常備一臺省電、耐用的收音機,以防斷電、斷網時能夠了解外部消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各種意外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情況嚴重,停電、網絡中斷,那麼我們無異於無頭蒼蠅。這時,收音機的寶貴价值就凸顯出來了,只要有兩節5號電池,甚至不需要準備電池,只需要有一臺能夠手搖發電收音機,那麼,我們就能及時快速地瞭解外部信息。比如: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時,收音機就是災民瞭解黨中央和政府救災信息的重要途徑,當年調配的救災物資中就包括大量的收音機。所以,我肯定會準備一款省電耐用的收音機,不希望有一天能用到它,最好用不到,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會準備的。相關信息,可參看本號往期文章:《流浪地球》告訴我們:應急廣播和收音機,一個都不能少》

基於上述四個方面的理由,我肯定會聽收音機的,朋友,你呢?


★ 我是收音機評論譯介,目前,本號已經翻譯和發佈了189篇國外收音機愛好者創作的評論文章、廣播知識文章,並且本人也原創了很多篇機器評測文章。另外,還發布了98個收音機介紹與評論的視頻。歡迎大家關注本號,點贊並轉發,謝謝!


收音機評論譯介


本人現在東莞一家機械廠上班,目前為止聽了兩三臺收音機,其中最開始是德生201t,質量真心不咋地,也就聽個響,之後入手了德生dr-920鹹魚45收的,當時天線斷了,調頻FM60-70,誤差太嚴重,主要看上這個收音機比較新,然後到手後就騎自行車一兩個小時送到德生廠家維修了,回來屁股都騎疼了😁,修好後就放到辦公桌上面作為主力,明天早上泡上一杯茶打開收音機,惠州音樂廣播或者惠州交通廣播就是一上午,作為主力收音機,這一聽就是兩三年,質量妥妥滴,自動定時關機比較不錯,美中不足就是開關機那個按鍵設計有點反人類,正面一個小按鈕,非常不方便,(主要是領導來了,手忙腳亂關機,太尷尬)忍不住就自己拆了一個手電筒開關直接改到頂部,每次開關機在頂部輕輕一按,妥妥的,

今年年初在宿舍樓道整理垃圾發現一臺收音機,撿起來看看,蠻新的, 拆開電池蓋看看電池漏油,應該是某個老員工丟的,被我發現了了,拆機,酒精清洗電池液,裝上南方電池,打開收音機開關調到喜歡的頻率,妥妥的,好好的,用著也不錯,完美,,,目前也是放到辦公室聽,兩臺一個調到惠州交通臺,一個調到惠州音樂臺,呵呵,這個加廣告換另一臺,,

至於我在東莞為什麼不聽東莞臺,是因為東莞電臺挺垃圾的,廣播質量真不讓惠州電臺,東莞主持人經常飈粵語,好多節目都是粵語,對於外地務工人員,軲轆唄吧,哈哈!





鎖龍塔


我從小就愛聽收音機。我小時候1980年代時,黑白電視還沒普及時,夏天的晚上最愜意的事就是一家人還有左鄰右舍一起聚在屋外的空地上,聽聽上海電臺的乘涼晚會,有相聲有歌曲和音樂,還和家人鄰居談天說地,海闊天空、漫無邊際地聊天,真的很開心,從那時候我就喜歡聽廣播。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爸媽去上海買了一臺臺式收音機,也就聽聽中波電臺,但那時上海電臺的廣播節目很豐富,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廣播劇和相聲評書尤其吸引人。聽我爸回憶說我小時候愛拆弄收音機,被我拆壞的收音機有好幾個。我稍大一些,就自己攢錢買過幾個便攜式收音機。九十年代,用收音機短波頻率還能聽到臺灣的中廣新聞網和流行網、亞洲之聲,能與臺灣聽眾同步收聽臺灣的主流廣播,感覺很時尚的。

我喜歡收藏收音機,家裡德生收音機就有好幾臺,收聽效果比其它牌子的收音機要清晰。前兩年我買了帶mp3的便攜式收音機,搜臺更多,收聽效果更好了。我現在最喜歡的電臺有央廣中國之聲、經濟之聲、上海新聞臺、環球之聲等。我也喜歡用手機自帶的收音機,帶上耳機收聽調頻電臺,上海電臺新聞的節目還是很豐富很精彩的,每天的新聞和各類節目都給我很多啟示。閒暇時間,聽聽收音機,真是很好的享受,朋友們一起試試吧!




愛讓世界更美好2


第一臺收音機是珠江。鄉下就只能搜到一個臺,非常清晰的。放學回家就聽新聞。



146240069


收音機作為最初的音頻電子產品!記憶中的收音機那是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有聲記憶!

現在還聽收音機的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司機朋友,老年人特殊人群!

正常現代年輕人應該很少了!

開車的時候聽收音機有人說話比聽音樂更安全!聽音容易跟著節奏出神!

看到圖片有沒覺得時光荏苒!

再回首它已成童年的回憶!



智創光軍哥


家在農村,初中的時候有了第一臺能收音的磁帶機,03年吧,沒錢買磁帶,就天天晚上晚自習回家後搬個小凳在院子裡聽收音機,偏遠山區信號差,只能收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本市的一些電臺,而且還只是晚上才有,必聽千里共良宵,其他臺好多都是專家賣藥,男人性功能障礙啥的。08年高考後出來打工,寄住親戚家,看的嚴沒手機,花10塊錢地攤買了個插耳機的塑料片收音機,從此兩天一節電池,好在大城市電臺多,節目豐富,音樂之聲什麼的都能聽到,大銘的快樂時間,還有各種廣播劇,在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手機的情況下是我的唯一樂趣。後來買了第一部手機,諾基亞6300,依然準時收聽電臺。直到現在智能手機時代,也在收聽,喜馬拉雅企鵝fm,各種也都能收聽電臺。


雲淡風輕35067586


我現在仍然是收音機的聽眾之一。

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打開收音機,主要就是收聽《新聞和報紙摘要》。這是我幾十年不變的生活習慣。

因為,早是起床後,要洗漱,要準備早歺,還要簡單地做做操、打打拳,要用早歺,而在做上述事情的過程中,聽收音機一點也不受影響。我基本上了解了當天主要的新聞。

收音機的一大好處,就是伴隨性,做事情、聽新聞兩不誤。


鬱津裡


我的第一個收音機是按照《從小愛科學》的學生刊物自己做的,是礦石收音機。後來,又先後按上面的圖紙製作了單管機,四管機。再後來開始做六管超外差式晶體管收音機,零件很難湊齊,小夥伴們有了到貨的消息互相轉告,趕緊去買。

就在我剛買到了喇叭,還差兩個變壓器,幾個電容時,父親出事了,被懷疑是國民黨的特務,造反派到家裡抄家,搜出了我的收音機零件,認為找到了父親私藏電臺的罪證,連人帶物全帶走。直到文革結束,父親平反,東西也沒還給我。參加工作以後,我有了閒錢,就想買收音機,當年看上一款紅燈牌收音機,是給從事野外工作的人員專門設計製造的,擺在一個電訊器材商店的櫥窗裡,標價一千多,沒事就去看看,太貴,沒捨得買。先後買的幾臺收音機放在家裡,很少想起來聽,成了擺設。


閻氏兄弟


50後的我對收音機“情有獨鍾”。十多歲上初中時就開始裝礦石收音機,只需礦石(二極管)、可變電容器、自繞線圈、耳機等幾個零件,另架設天線,埋好地線就可以清楚地聽廣播了。後來下鄉到進工廠後一直保持這種無線電愛好,最後的“成果”是安裝並使用了6晶體管中波段小型收音機以及5燈(電子管)交流中短波臺式收音機,直到上世紀80年代,價廉質高的收音機面市後,我這種無線電愛好才告終止。隨著時代進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早已進入我的生活,但“收音機”一直襬在我手機的桌面,幾乎每天下午飯後走(散)步的6:30----7:00的央廣新聞聯播 ,已成必聽節目。


清清江水7367


看到這個問題,我一下子來了精神,我幾天前還網購了一個收音機,我就突發奇想,很懷念以前沒網絡沒手機的日子,就靠著一個小小的收音機來了解這個世界,也喜歡聽主持人那磁性的聲音,溫暖的話語!交朋友也是在收音機裡聽到某些人的聯絡方式,然後做筆友!現在有了手機,有了網絡,反而覺得很孤單,人人都把手機當朋友,其實內心無比的孤單!買個收音機,放枕邊,閉上眼睛聽聽歌,聽聽別人的喜怒哀樂,沉澱下自己,讓時光慢下來,也許還不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