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01

在倫理學中,有這樣一個著名的道德悖論——電車難題。

由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在1967年提出。

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幸運的是,這時你掌握著拯救他們的機會。

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

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該拉槓桿?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心理學家發現,絕大多數人在這個選擇中,選擇的都是切換軌道。

畢竟犧牲了一個人從而拯救了五個人,這不是很“划算”嗎?

但是心理學家補充了一個條件後,很多人選擇的方式就變了。

即“你不能定義一個人的性命價值是低於五個人的”。

如果你拉槓桿,你就必須得為那一個人的死負責,假如你選擇袖手旁觀,那這五個人的死只是被瘋子害死,你就沒有道德壓力。

這時,超過一半人選擇袖手旁觀。

二十一世紀初,普林斯頓的心理學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e)讓被試回答這個難題時,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儀掃描被試的大腦,進而研究人們作出道德決策時的大腦變化。

格林和他的同時發現:

一個緩慢理性的決策過程讓人們做出促使效用最大化的決定(這時人們會拉槓桿);而另一個基於情緒的快速過程使人們儘量避免傷害(這時人們會袖手旁觀)。

到底做什麼選擇更加正確呢?

無論是心理學、倫理學、還是哲學,至今也沒有統一完整的標準。

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這不難選。

就看我們到底是躺在哪條鐵軌上就行。

但對於拉槓桿的那個人,那可就是靈魂拷問了。


02

目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現在就把握著這個槓桿。

新冠就是那個瘋子,人民的健康和東京奧運會就是鐵軌上的兩端,而安倍政府就是必須做出決定是否槓桿的人。

我們先說下日本目前的情況。

很多自媒體總在嘲笑日本抄了武漢的零分作業,這有一定事實基礎的。

2月15號,我國都已經開始封小區,停止交通,連外賣都進不來。

而日本卻在這一天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萬人裸祭活動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這種近距離接觸,不戴口罩只穿條褲衩,簡直是對新冠病毒赤裸裸地嘲諷。

新冠病毒能忍嗎?肯定不能。

第二天新冠就出現在安倍身邊了。

16日,東京都的一位60多歲男性開商務車的司機,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大約一個月前,這位司機不僅在住院當天還在開車接客,而且還曾接送過共同通訊社的多名記者。相關人士,被隔離的記者中有一個女記者日常負責採訪首相安倍晉三,同時也負責採訪秘書官,與他們都有近距離接觸。

連世衛組織官員都說:“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確診的患者人數已出現減少趨勢,隧道的盡頭看到光亮了。現在全球擔心的是日本。希望堅持努力。”

但日本還是如期舉行了50萬人規模的馬拉松。

目前日本(加上鑽石公主號)的新冠確診人數已達838人,已經是世界第二名了。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當然,這還是日本在檢測新冠上提高了標準加捂蓋子後的人數了。

日本確診新冠的條件是什麼?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連續發燒37.5度以上四天,要知道國內可是一旦發燒就要上報檢測了。

可是你哪怕真的高燒四天以上,日本也還是不給你檢測。

因為你沒有國外旅行史。

我覺得日本相關官員不可能不知道,伊朗就出現了根本沒和中國有任何聯繫的患者。

他們就拖著,這樣就沒有確診新冠了。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掩耳盜鈴。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即便是日本民間也是一片祥和,絲毫沒有應對疫情的緊張感。

有人覺得“不戴口罩也無所謂”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還有人覺得死得好像都是年輕人,我們問題不大。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還有人覺得死亡率只有2%,無所謂的。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我是真的想告訴這位大哥啊,死亡率只有2%那可是我們中國用封城、停工、停學一個月,加上無數醫務人員的犧牲和奉獻,以及全球友人的物資支援才達到這個數字的啊!

以東京人口的密度,地鐵上班人群的擁擠,一旦在日本蔓延絕對不是這個數字。

甚至日本前首相、東奧組委會 森喜朗昨天還承諾,他將堅持不戴口罩,直到最後!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歸根結底,還是日本政府對疫情的宣傳不到位啊!

比如,2月18日,在愛知縣岡崎市舉行的有關“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新聞發佈會上,金井要稱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染的,不碰到就不會傳染”。

隨後,他又表示“我覺得沒人能咳出那麼遠的距離,除非那人是‘哥斯拉’。”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我可以肯定,沒人能噴得到這個距離,真的。


03

安倍政府為什麼這樣呢?

我們的好鄰居韓國又給了我們案例幫助理解。

接連兩天,韓國新冠病例大增,目前已經到了602例,每天增加一兩百。

韓國政府慌了,立馬宣佈禁止集會。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結果,大批民眾上街遊行。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代表會長全光勳牧師組織了本次集會,現場他拿起話筒,面帶笑容告訴民眾,“室外並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哈利路亞”。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另一位來自仁川的基督徒則表示,只要你信奉上帝,哪怕喝了毒藥,肺部也不會受到感染,因為“上帝自己會審判”,當被問及為何“新天地”教會有人卻被感染,他認為,這源於“新天地教會本身就是異端”。

到了下午1:40分左右,首爾市長樸元淳現身集會現場,他拿起話筒,勸大家離開,並解釋之所以禁止集會是為公眾安全考慮,但民眾不僅不理睬,反而將手中的物品扔出去,並大聲尖叫、謾罵。


首先,這些所謂的韓國民眾,就根本不是普通民眾。

這是美國支持下的“韓國基督教總聯合協會”,簡稱韓基總。

疫情,成了韓日領導人面前的“電車難題”

遊行隊伍裡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揮舞的是美國國旗,氣得一個美國基督徒在推特上大罵。

是一群“自私”和“危險”的“蠢貨”,並稱這一幕是“純粹的瘋狂”。

這個代表會長全光勳,在韓國是個著名的親美反文在寅派。

眾所周知,韓國曆任總統下場慘淡,原因就是自身成了國家利益和美國利益之間的犧牲品。

而文在寅目前所代表的就是韓國本土利益派。

最近文在寅因為駐韓美軍軍費問題和特朗普幾乎撕破臉,多個美國官員都放話,他將在今年4月15日的總統大選中失利。

全光勳的目的很簡單,人民的健康我不關心,搞垮你文在寅政府才是首要目的。

而這種情況下,文在寅派的中堅人物,擔任首爾市長近十年的樸元淳前去勸說他們。

明顯是雞同鴨講。

果然,他一去就遭到了辱罵。樸元淳摘下口罩呼喊時,又被罵不戴口罩。

接著,韓國很多報紙就開始渲染市長的“不體面”以及“不得人心”,稱讚上街遊行的人是“勇敢的人”。

這就是文在寅的電車困境,一旦他選擇封城、禁止集會這樣的防疫活動,就等於是拉動了槓桿。

確實,他可以救很多人,但他不會被救的人感謝,會因為損害了經濟和部分人士的“自由”,從而斷送政治生涯。

很明顯,下次上臺的肯定又是個親美派政權。

韓國政治經濟繼續為特朗普埋單,政府被財閥架空,女星成三大集團玩物的事實又將持續很長時間,過去很多的心血都將付之東流。

文在寅有沒有其他選擇,肯定有。

他完全可以在電車困境裡無所作為。

他只需要像美國一樣,把新冠解釋為類似H1N1的流感,什麼防疫措施都沒有,然後把死亡原因歸結於其他併發症。

就像美國H1N1的死亡人數,到底是1萬多,還是35萬,還是50萬,學術界根本沒人說得清。

朴槿惠政府在世越號上就是這麼操作的,這叫瞞天過海之計。

這麼做確實能保護自己,但對於人民公平嗎?


04

目前安倍也處在這個困境裡。

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都沒法像我國一樣在大型公共事件中做出強力反應。

所以安倍才選擇暫時不拉動杆槓。

畢竟他剛剛和中國達成建立貿易區的決定,這是付出了很大心血的。

而安倍政府也在東京奧運會上投入了巨資。

也正因為這樣,安倍在宣傳國內疫情時,都盡力把疫情和中國區分開來。

甚至,日本目前還對中國人敞開大門,安倍政府肯定也為此擔負了一定國內壓力。

畢竟日本國內右翼親美勢力比起韓國那是隻多不少。

安倍內閣一旦強制執行,必定下臺,而新上臺的也不敢得罪民眾的“自由集會權”。

為此中國緊急給日本輸送檢測劑才是幫助日本渡過難關的關鍵舉措。

也許安倍內心還存有一個僥倖。

那就是隨著天氣變熱,病毒活性減低。

或者是中國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或藥物,確實浙江的疫苗已經初步產生抗體了。

這樣的話,電車就會停下,安倍不用拉動槓桿,大家都能獲救。

這確實是最好的結局。

但是,如果日本疫情真到一發不可收拾的那天。

我希望安倍能表現出該有的擔當,不要被選票捆綁,堅持以人為本。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

-----------------------

作者簡介:劍聖喵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500萬粉絲個人帳號意見領袖,省高校心理協會常務理事,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情緒管理達人,陪同讀者成就強大,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掌控情緒,從來不靠忍》《別讓情緒,毀了你的努力》正在熱銷中,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