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疗队刘淑君:我是党员,也是护士,义不容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3月5日讯(记者 梁木)2月24日这一天,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按照传统习俗,二月二这天,要剪掉蓄了一整个正月的头发,迎接新气象。

在这个不寻常的二月二,武汉江汉方舱的护士刘淑君化身“理发师”,帮助20多位患者完成了这个“迎春”心愿。

内蒙古医疗队刘淑君:我是党员,也是护士,义不容辞

“和病人可以称之为朋友”

刘淑君是内蒙古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24日,她看到一位三次核酸检测都是阳性的病患烦恼得直揪头发,于是劝慰道:“你不要着急,我给你剪个头吧,去去晦气,把病根都减掉。”病人十分开心地连声答应。

没想到,许多病患见状也纷纷表示想理发。考虑到刘淑君还有工作,很多病人说:“你就给我剪一剪刀,意思一下就好。”

内蒙古医疗队刘淑君:我是党员,也是护士,义不容辞

2月24日,刘淑君在江汉方舱给病患理发

在刘淑君看来,对病人的心理关怀和医学治疗同样重要。她说:“其实护理工作给病人最多的就是关心与帮助。”

于是,在发药、发餐、测量生命体征的时候,和病人聊聊天,时刻关注病人的情绪,及时疏导、劝解,都是方舱医护人员的必备科目。

内蒙古医疗队刘淑君:我是党员,也是护士,义不容辞

刘淑君与同事核对采集标本

刘淑君向记者回忆起:“21床有个小伙子,精神不好,有的时候晚餐送到了,他午餐还没吃。”但是这个病患的各项指标都很好,询问之后才知道他的父亲刚过世。于是刘淑君和当班的护士都会经常去跟他说说话,有时候还会让他帮些小忙,分散他的注意力。

为了调节病患的情绪,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刘淑君和内蒙古医疗队的队员有时会给病人唱草原歌曲,或是用病区的音响播放。刘淑君告诉记者,一开始是不支持医护人员做这些的,因为在密闭的防护服空间内,这些举动会增加耗氧,消耗体力。“但看着病人低落的情绪,心里很难受,不忙碌的时候还是会唱给他们听。”

内蒙古医疗队刘淑君:我是党员,也是护士,义不容辞

刘淑君鼓励患者一起加油

不仅病人会因为这些歌曲而放松,刘淑君也会因听着歌曲而感觉自己回到了大草原。她会给病人讲述草原的风景,还和病人约好,欢迎他们将来去大草原“探亲”。

“收到的感情太厚重”

刘淑君告诉记者,疫情结束她最想做的事情是好好休息。“我们收到的感情与支持太厚重,感觉承担不住。”刘淑君说道。

在武汉的这一个月,发生了太多让她“泪奔”的事情。刘淑君跟记者分享生活中每一点一滴的感动瞬间:酒店楼下消毒的工作人员每次送他们出门都要说一句“平安回来”;方舱里心愿墙上有患者贴着“希望早日康复,希望医护人员早点回家”的留言;接送他们的司机、方舱门口的保安、执勤的警察,每一个人,每一次见面,都会挥手致意,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内蒙古医疗队刘淑君:我是党员,也是护士,义不容辞

方舱病患写给内蒙古医疗队的感谢信

刘淑君所住的酒店旁边是一片居民区。她有一次从窗户望出去,看到突然多出来的一条横幅——“感谢你们支援武汉”!

每次遇到这样的感动,刘淑君都难忍泪水。她说:“我们就是在做这应该做的事情,做着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么多的感谢和支持,真是让我觉得受之有愧。”

刘淑君的女儿曾在武汉读书,她也曾经来武汉看望女儿。这次赴汉,却让她看到了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武汉。

“这里变得很孤独,马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和记忆中那个喧嚣热闹的武汉非常不同。”

但这一次的经历,却让刘淑君内心对武汉有了别样的情怀。她的队员也纷纷说:“等隔离解除了,咱们也好好看看武汉,看看黄鹤楼和长江大桥。”

“我是党员,义不容辞”

刘淑君是锡林郭勒盟的优秀党员,她担任支部书记的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护理系统第一党支部是优秀党支部。这次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请缨,要求到疫情最严重的、最艰苦的地方去。

在她报名的前一天,她的女儿刚带着新婚丈夫回到内蒙古的家中。听到她报名的消息,女儿直夸她勇敢。

作为队里唯一的“60后”,刘淑君坦言,家里最牵绊她的是年逾八旬的父母。刘淑君没有告诉父母自己要赴汉的消息。在离开家的前一天,她买了降压药送到父母家楼下,交给物业就离开了。在回家的车上,刘淑君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刘淑君说:“我是党员,我是医护人员,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时刻舍小家顾大家,义不容辞。”

而让刘淑君感动又意外的是父亲的支持。父亲是从朋友处得知刘淑君“出征”的消息,他给女儿留言:“你不用担心我们,你做的对。你是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我感到很骄傲。”

刘淑君说:“那些平时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很平凡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都非常有大局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