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不是怂包 邢芬利


老师,我不是怂包      邢芬利

开学报道那天,我被派遣到四·八班当副班,当时主要负责开票,班主任负责核对名字和与家长交流沟通。

大多数家长给孩子报完名后便陆续离开。

临近下班时,班主任因事先下楼了,这时走进来一名家长,她怯生生地向教室望了望,然后走到我跟前问我:“请问老师,您这学期是不是给四·八班代课?”

我点了点头,那家长接着又说:“刚才班主任在,我不敢也没脸进来,现在只剩您一个人了,我想您可能是孩子这学期新来的老师,所以我才敢给您说。我娃是这班的学生,叫小明,很淘气,我在家也经常打他呢,可他打不下,我简直管不住他,您年龄大,这学期能不能帮我教育教育他?”

当听到这些后,我只是机械地点点头,随口说出只要家长配合,我会尽力去教育孩子。从这一刻起,我就知道了四·八班有一个难缠生—小明。

开学第一天上课,还没等到我有意识地去认识小明时,小明就自动送上门来让我领教了。

那是课前,我准备早点去教室打开多媒体,没承想刚到教室门口,一个长得很结实的男生,用胳膊肘奋力的卡住一个小男生的脖子,那个小男生当时被卡的脸都有点发青,不断地干咳,眼泪挂在了脸颊上,看到这一幕,我当时既担心又愤怒,似乎是吼出“让他放手”几个字。

可那男生用冷漠的目光看了看我,“凭啥呢,老子想咋就咋,你管得着吗?”我当时气急了,想去抽他几个耳光,可硬是忍住,强装笑脸对他说:“孩子,我是你们新来的语文老师,赶快放手吧,这样会出人命的!”

我边说边用手去掰那男生的胳膊肘。那男生嘴里嘟囔着放开了手,走回座位还忿忿不平的在桌子上使劲拍了一下书。我再次强忍了下来,可心里着实生气,便问学生这孩子叫什么,学生便喊叫小明。

这时前一天报名的那一幕自然浮现在我脸前,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很难缠的孩子。

之后的日子里,小明几乎每天除了在班主任课堂上能稍微收敛外,其它课堂上都是老师最头疼的学生,往往会整出你想象不到的幺蛾子,让人措手不及。

有时面对他的不恭言行,我心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一定会狠狠地抽打他,但面对学生,我不能......所以一忍再忍,尽量不去理他,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们都逐渐改变了。

那是周二的一节语文课,我正在讲课时,他又躺在了地上(之前他就是这样,上课动不动就睡在地上老说自己热,好说歹说不管用)我无奈的继续讲课,谁知他这次变本加厉了,躺了一会儿自己起来,顺手把两边同学的文具推到地上,转身又将后面一个男生的字典使劲摔在地上,自己好像获胜的将军一样举起双手,咯咯的笑个不停,这时我气的停止讲课,班里的孩子们也都把目光投向我,看我怎样处理这件事。

说实话,我当时除了愤怒,真的不知所措,因为现在的老师不能动学生。我也看到了字典的主人——小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用似乎是无助的眼神瞅了瞅我后,便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字典,顺手翻了翻后,一句话没说把字典放到了他的课桌上。看着孩子的举动,我心里的确有点心疼,不由地说:“你看人家娃多有涵养,他就不计较这些小事。”

我的话刚落音,班里的又一捣蛋鬼——小强“霍”地站了起来,高高地举起右手,还没等到我让他发言,他脱口而出“老师,他不是有涵养,他是个怂包。”

班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可瞬间又安静了下来,因为那个一向非常懂事的男生,义正言辞的说:“老师,我不是怂包,小明上课经常捣乱,影响大家学习,我若和他一样,那么咱班的课就没法上。”

听了他的话,我当时既痛恨又感动,痛恨身为老师有时的无奈,感动小学四年级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我在班里说:“孩子们,你们平时在老师面前的所作所为,老师是看在眼里的,为什么老师不愿说你们,不是老师怕你们,而是爱你们。

老师也不怕你们犯错误,因为你们还是个孩子,自控力较差,是非观念也不强,但你们不能老犯同一个错误!就拿小明来说、、、、、、”刚一提到‘小明’这两个字,小明似兔子般的竖起耳朵,似刺猬般的做好抵御。

“他不是恶不可赦的坏孩子,他只是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不会用正确的方式。你们回想一下,他平时是不是常爱踢你一下,打你一拳,啐你一口,骂你几句等等,他不觉得自己这是错的,他还认为自己是和大家玩呢。”

当我说到这时,没想到一向言行都较肆意的小明脸上显出了从未有过的善意笑容。“老师,你说对了,我就是这样的,我在家里和我妹也是这样玩的,我妈每次都打我,有时还把我关在门外,我其实不是想欺负谁,我可能就是你说的不会和人玩吧!我以后会改正的。”

“看来小明虽然淘气,有时行为过激,但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和他计较,逐渐帮他改变自己。”

这时,只见小明坐在位子上面带微笑不停地搓手,能看出他很不好意思,一个调皮的让人头疼的学生,基本上让我稳住了。

老师,我不是怂包      邢芬利


接下来我又给孩子们讲了曹操和杨修的故事,当我讲完一人一口酥的故事后,我便故意用目光盯着小强说:“孩子们,老师喜欢你们的聪明,但聪明要用在地方上,不能耍小聪明,尤其是在处理事情中,要有是非观念,要理智,不能不考虑后果,反而火上浇油,不经意间伤害别的小朋友。”这时只见小强笑着用小手煽着自己的嘴巴,表示自己错了。

同学们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我国前任主席胡锦涛爷爷的事情,2012年G20峰会中,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们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唯有胡锦涛爷爷弯腰将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细节引发中外网友的赞叹。

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展示素养,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折射出人品。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咱们小刚同学小小年纪,就有着胡爷爷的风度,有着鲁迅先生惜时如金的精神,有着包容他人的胸怀,平时的成绩也很优秀,老师坚信将来的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大家为他投去掌声吧!”说完,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小刚的神态也由前面的郁闷无奈,转变为阳光灿烂了。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但却引起了我深深地思索:

1、作为一名老师,要先学会“以静制动”,有时面对学生的种种不恭行为,若我们先急躁的话,往往会把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使学生对自己有敌对情绪,这样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教师要多读书,多关注社会热点,多看法制节目,用身边熟悉的案例事实委婉的教育学生,这样易于学生接受。

3、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先成人,再成才。

4、教师也要学习当一名“中西医专家”。对有的问题学生,我们可以用“西医治疗”,很快会看到疗效。有的问题学生我们必须动用“望、闻、问、切”的中医方法,勤观察,从侧面了解情况,多和学生及家长沟通,用适合于该生的方法逐步从标到本的进行治疗。

(注:本文中的学生姓名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老师,我不是怂包      邢芬利

作者简介:邢芬利,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在文学海洋遨游,乐用学识与热情打动学生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