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萬參與者,歷時32年,發現適量吃雞蛋,無害反而有利

在全球,心血管疾病是男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飲食和生活方式無疑在心血管疾病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雞蛋是飲食中膽固醇的主要來源,雞蛋也是高質量蛋白質,鐵,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和類胡蘿蔔素的部分來源。但是,由於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高,因此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是激烈辯論的話題。關於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關係的許多前瞻性研究提供了相互矛盾的發現。

2020年3月4日,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等人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 在線發表題為“Egg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US cohort studi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有3個隊列共計21萬人參與,歷時32年,確定了14806名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參與者。

總而言之,適量食用雞蛋(每天最多一個雞蛋)與總體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而與亞洲人群潛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有關。

最後,BMJ發表題為“Egg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點評文章,系統評述了該研究成果。指出單一食品可能與健康相關,但是營養和飲食研究的複雜而廣泛確實支持了當前在建議和指南中對整體飲食模式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